胡浩
摘 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園林綠化工程不僅具有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而且具有改善空氣質量的作用。因此,我國十分重視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為了提高園林綠化的施工質量,對施工工藝進行了優化。反季節種植技術已成為園林綠化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術。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反季節種植技術
引言
園林綠化施工缺乏規律性,如果工作任務比較急,需要利用反季節種植技術。但是時間和區域等因素會影響反季節種植效果,因此園林工作人員需要全面分析反季節種植技術,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調節城市空間環境,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1概述反季節種植技術
反季節種植技術是指在不適合植物種植的環境和溫度中進行綠化施工種植,在這種環境情況下種植植物,將會影響到植物存活率。植物自身恢復能力等諸多因素會影響到植物施工和養護工作,增加整體工作的難度。在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需要順利種植各種苗木,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和充足的養分,以保證植物成活且茁壯成長。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可能會枯死,主要是因為植物吸收的水分不符合光合作用的要求。在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要在植物休眠期種植植物,通常是初春和秋末階段,在這一時期植物水分蒸發量比較少,方便苗木種植,有利于提高植物成活率。如果在其他時間段種植植物,工作人員要注重保護植物根部,提高植物成活率。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由于反季節種植植物不處于最佳的生長時期,故反季節種植時,工作人員要結合物種特征,合理選擇種植方式,提高物種的成活率。此外,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則。工作人員在園林綠化施工中要結合土壤特征合理選擇反季節種植的植物,為植物提供良好的土壤條件,促使植物適應土壤。
2反季節種植的注意事項
2.1科學選擇苗木
為保證植物栽植成活率,需科學選擇苗木。在非常規季節開展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工作,氣候環境較差,因此在選擇苗木種類時,需盡量選擇具備耐寒、耐旱等效果,且生命力比較強的苗木。在確定苗木種類之后,需選擇健壯、根系發達、未患病蟲害、形態較好、與園林設計要求相符的植株。在選擇非本地植物時,需盡量不選擇反季節栽植植物。通常情況下,反季節種植中選擇的是1到4年苗齡的植株。在起苗之前,工作人員需做好灌溉工作,以免土壤結構過于堅硬對苗木根系造成負面影響。起苗過程中,工作人員需盡量保證根系完整性。起苗完畢后,需盡快將苗木運輸到移植地點。針對部分需長途運輸的苗木,需在苗木根系蘸取泥漿,之后利用濕草將苗木根系包裹好,同時進行強修剪,以免運輸中根系失水嚴重。
2.2科學運輸、假植苗木
反季節種植過程中苗木假植、苗木運輸將影響苗木成活率。其中,假植是影響苗木種植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大規格苗木。假植之前,需選擇健壯苗木剪除不必要根系,將苗木種植在木箱、花盆等容器中,以保證苗木成活。苗木種植過程中,需依據苗木假植中使用的容器,選擇脫離或不脫離容器種植植物,最終達到提高苗木成活率的目的。其主要特征為:管理難度較低、可操作性較強。若園林綠化施工中選用的新挖掘的落地苗木,為緩解樹冠蒸騰作用,需對苗木進行修剪。通常情況下,需修剪樹冠三分之一的枝葉。另外,工作人員需將苗木上的枯枝、病枝剪除,嚴禁剪除樹冠上長勢良好的枝干。針對根系較短、只有主根的苗木,需促進其生長須根。若裸根苗需長途運輸,需在裸根苗木根部涂抹泥漿,在外部包裹濕草,以免根系失水量過大影響苗木成活率。在將苗木放置在運輸車輛上時,需保證樹冠朝向車尾位置,保證苗木斜方在運輸車輛上。針對樹木與車幫接觸位置,需在樹木、車幫之間防治柔軟物質,以免運輸中樹皮受損。為降低樹木蒸騰作用,在運輸苗木時需做好遮陰工作。
3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應用
3.1科學的選擇和運輸苗木
園林綠化工作人員在選擇反季節苗木的過程中,需要選擇耐寒耐旱型物種,有利于提高反季節苗木成活率。要盡量選擇小苗木,因為小苗木更容易成活,同時要攜帶較大的土球,有效保護植物的根系。工作人員選擇好苗木之后,利用麻帶和草包等包裹樹枝和樹干,同時要定期灑水,降低苗木水分蒸發量。在裝車過程中要根據固定順序擺放所有的苗木,同時要設置墊層,利用繩索捆扎好所有的苗木,避免在運輸階段苗木發生磨損等。在運輸花卉時工作人員要采取直立裝車的方式。保護好苗木攜帶的土球,利用網兜吊起苗木,如果運輸時間比較長,要注意覆蓋土球,避免植物根系缺乏水分。
3.2土壤選擇及處理
作為綠色植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保障,適宜的土壤對植物的存活和生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若想保證植物種植后繼續保持較強生命力,施工人員及技術人員必須為植物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一般情況下,反季節種植施工大多集中在氣候條件較惡劣的秋冬季節,在該時間段內,綠色植物大多處于休眠狀態,其種植不易存活且生長相對緩慢。此時若想提高植物的生命力,就必須為植物創造適宜、良好的生長環境。因此,在反季節種植技術具體應用前,技術人員必須嚴格檢查施工所在地的土壤情況,分析土壤內部的酸堿環境。一旦發現土壤不適合植物生長,必須及時處理土壤中阻礙植物根須生長的相關物質。此外,因地層表面土壤溫度較低且極易受到自然環境影響,難以為植物根部的生長供暖,所以,在種植入土挖坑過程中,技術人員還需翻耕植物栽種的具體區域,保證土壤的松軟程度。盡量做到深挖處理,不僅能為植物提供更適宜的生長條件和空間,同時能讓植物獲得充足的水分補給。
3.3合理修剪苗木
在反季節苗木種植之前,工作人員要合理修剪苗木,降低苗木水分蒸發量,提高反季節苗木成活率,保障苗木生長。工作人員在修剪苗木枝葉的過程中,要避免損壞苗木根部,合理修剪植物枝葉,避免在移栽過程中耗費較多的水分,降低苗木根部的水分壓力。可以適當地修剪苗木的根部,主要是修剪斷根和死根,控制根系的長度,避免在種植苗木過程中發生窩根問題。如果是移栽落葉樹木,要留下生長枝和強枝。在修剪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合理選擇修剪方法,同時嚴格控制修剪數量,避免影響到移栽苗木的成活率。
3.4后期養護工作
為了提高植物存活率,園林綠化工作人員要重視養護工作。首先,做好澆水工作。根據園林土壤情況控制澆水量。如果土壤含水量比較大,工作人員可以延長澆水間隔時間,結合植物葉片的變化,嚴格控制澆水頻率,保障植物存活率。合理密植同種屬性的植物,園林綠化施工中可以利用自動澆灌系統,保障園林土壤水分。工作人員還要做好施肥工作,通過施肥工作可以改善土壤土質,使土壤更具肥力,同時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工作人員每隔2個月就要在植物根部追肥。另外,工作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搭設支架和風障,避免因外力導致植物傾斜。搭設風障之后,可降低風力對于植物的影響,避免風力過大損傷植物的枝葉。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有的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反季節種植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其突破了綠化植物的種植季節限制,進一步改善了園林綠化水平,提高了園林綠化施工效果,為城市綠化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后續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應用將更加普及。加強對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園林綠化施工人員制訂更完善的綠化植物反季節種植計劃,也能進一步確保園林綠化施工種植部門工作的合理展開。
參考文獻
[1]張雙成,倪惠芳.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技術探究[J].現代園藝,2020,(14):58.
[2]陳召建.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技術[J].山東工業技術,2019,(1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