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剛
摘 要:目前,我國國內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正是因為這個前提,它直接促進了住宅建設項目的穩步發展,為了更好地應對巨大的市場需求,有必要在住宅建設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采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因為這種技術可以真正提高住宅建設的效率和基本質量。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本文將首先分析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現狀,然后分析該技術的意義,最后給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應用的標準要點,希望能為相關團隊提供參考。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大體積混凝土;技術分析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城市化的步伐正在加快,這直接加劇了城市建設用地的短缺,高層建筑工程的建設應該以高安全性和高科技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為基礎,其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是最重要的施工技術之一,因此,在住宅建設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重視對該技術的研究非常重要。進一步分析表明,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住房建設項目越來越多,這項技術的也應用越來越普遍。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概述與分析
在進一步開發后續內容之前,有必要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一定程度的總結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特點,為項目的合理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該技術的應用主要是解決建筑施工過程中因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混凝土開裂問題。為了有效減少開裂造成的返工問題,需要提供整體施工質量,通過合理的配合比、溫度控制和混凝土澆筑,使施工過程中的不利影響降低到最低水平,從而保證房屋施工的質量水平。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厚度很厚,超過1m,澆筑后內部溫度會聚集上升。雖然表面溫度低,但內部溫度高,容易導致裂縫,如何控制溫度是大體積混凝土技術的一個關鍵點。另一方面,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有明確的要求,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進行大規模澆筑,并注意對施工厚度的把握。該技術在應用中非常重視混凝土配合比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采用合理有效的石料含水量,并有效調整礦物摻合料,從而真正有效地控制裂縫。
2研究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基本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的速度越來越快,在這個前提下,城市規模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擴大,人口基數也在不斷增加,住房建設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我們需要面對住房建設的質量和規模等問題,無論是住房建設人員還是住房結構。此后,在房屋建筑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是整個施工中最重要的事情,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對房屋的穩定性和一些具體性能起著極其重要和決定性的作用。舉一個簡單的案例來說明:在一些住宅建設項目中,由于施工隊伍沒有掌握相應的施工要點,往往會導致施工完成后出現過振、滲水等明顯的問題,工程隊伍在分析問題后,最終將重點放在大體積混凝土技術的關鍵點上,從而重新啟動該技術的應用和測試,最終理想地解決了存在的問題。通過對這個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只有重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要點,才能真正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住宅建設項目中的應用要點研究
根據前兩部分的內容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概述以及在建筑施工項目過程中研究該技術的意義,然后需要對具體的技術應用點進行科學研究。
3.1有效把握配合比設計
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科學地避免水泥水化熱現象等原因引起的開裂和變形,需要保證配合比設計滿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合理控制水泥和礦物材料的使用。正式施工前,應對混凝土進行抗壓強度試驗,如最大溫差和最大溫差收縮的應用試驗。施工前期充分考慮各種條件,選擇合理有效的膨脹劑、粉煤灰等復合材料。根據水泥材料的選擇,科學地尋找水化熱相對較低的水泥,以減少水泥用量。在此過程中,粗骨料的選擇主要要求粒徑為5毫米至25毫米的礫石,含泥量應< 1%。如果粗骨料是大直徑石料,此時需要考慮和易性抗壓強度等。從而更好地降低混凝土因溫升而產生的水化熱。此外,對于礦渣粉的選擇,施工技術人員還需要考慮施工季節和溫度條件,如果夏季施工或施工現場處于高溫環境,使用礦渣粉可以增強混凝土的后期強度,并將干燥收縮徐變值保持在較低水平。當這些方面的關鍵點能夠得到科學的解決,相關的關鍵點能夠落到實處的時候,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水平就有了本質上的大幅度提升。
3.2注意溫度控制
對于原材料的溫度控制,比如水泥溫度需要合理掌握,具體溫度需要控制在60攝氏度,60攝氏度以上的水泥要堅決放入罐內。至于骨料的溫度,需要保證料場硬化,并有足夠的排水槽進行冷卻處理。為了控制砂石的溫度,施工現場應設置遮陽篷,目的是減少陽光帶來的高溫,避免高溫對材料的影響,遮陽篷應采用蛇皮編織布。還需要特別注意砂石堆放高度大于6cm,以保證溫度控制接近當月平均溫度。另一方面,如果在夏季進行施工作業,應在石雨篷頂部設置雨水管道,以便隨時隨地控制溫度變化。當溫度過高,影響石材質量時,需要通過噴水降溫(或風冷、浸水、噴淋冷水,或加冰、加冷水拌合混凝土),將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還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噴水方式沖洗集料土時,此時泥漿含量應進一步降低。因此,在攪拌混凝土的操作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將石料溫度降低到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根據專業施工技術隊伍的研究和試驗,石料每降低1攝氏度,可降低混凝土攪拌溫度0.6攝氏度,從而很好地維持施工溫度,避免不必要的問題,影響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水平。
3.3注意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出現裂縫,裂縫可以分為三個活躍期。早期裂縫是這樣的:混凝土入倉后的前三天溫度比較高,水化熱引起的溫度會高于入模溫度,施工人員也要根據不同的階段開始降溫,大約需要30天左右降溫到周圍溫度,在此期間,會出現15%-25%的混凝土收縮,混凝土結構可能出現裂縫,稱為早期裂縫。混凝土結構存在裂縫,需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的補救施工,只有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最終的房屋建筑工程才不會出現滲漏問題。為了有效防止這些裂縫,有必要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和科學來降低混凝土的溫度應力,總溫差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溫差經歷時間,混凝土結構分為多個部分,每個部分的長度應適當控制,同時需要科學地與施工間隙相結合,以降低混凝土收縮和溫度應力。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技術是,后澆帶的施工間距需要合理把握,要有效降低過程中的收縮和溫度應力,要考慮與施工縫的緊密結合,在正常施工條件下,后澆帶的間距往往為30~40m,后澆帶的施工通常需要42天,后澆帶的寬帶需要設置在80~100 cm之間,無論采用何種形式的后澆帶,施工技術人員都必須在施工前將結合面鑿毛、清除浮漿、雜物,沖洗干凈。由此可見,施工技術隊伍在開展房建工程時,需要掌握大體積混凝土后澆帶施工技術的要點,因為只有保證該技術的應用要點并得到最根本的把握,才能為整個工程的合理化奠定堅實可靠的前提基礎,最終大大提高施工技術的基礎質量水平,促進房建工程經濟效益的實現。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住宅建設項目的建設是當前建設項目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保證這個項目的建設始終處于高水平,才能大大提高公眾的生活滿意度,而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點是合理把握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上述主題分析是從三個方面進行的,施工技術的相關要點是逐層深入闡述的,相信在施工技術團隊的不斷關注和把握下,國內住宅建設項目的施工質量水平和施工的進度效率是可以實現的。
參考文獻
[1]張華。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研究[J]。四川水泥,2020年12月:27-28。
[2]董哲。引用該論文王志平,王志平,王志平.福建建材,2020(11月):42-43+70。
[3]王松。引用該論文王志平,王志平,王志平.湖南城市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29(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