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卓
摘要:在社會經濟良好發展的背景下,公路建設規模逐步擴大,社會各界對公路建設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高邊坡防護為關鍵施工內容,需根據施工情況合理應用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在安全的環境下順利完成高邊坡防護工程的相關施工作業,以保證質量為前提,盡可能降低施工成本,創造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關鍵詞:高邊坡防護;預應力錨索;張拉
引言
公路高邊坡防護工程的施工條件欠佳,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通過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后,有助于提高高邊坡的穩定性,且該施工技術在多種地質條件下都可取得較好的應用效果。但施工期間的干擾因素較多,施工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坡體監測工作,及時掌握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的效用,以便建設高品質的公路高邊坡防護工程,為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保駕護航。
1、錨索結構設計原理
錨索是指將滑動土體引出拉力傳遞到穩定巖土層中的結構體系,主要包括自由段、錨頭及錨固段等部分。其中自由段會將錨頭拉力傳輸到錨固段中間位置處,包括防腐結構及注漿體兩部分內容;錨頭主要以固定功能為主,用于錨索張拉固定或外端固定,包括保護帽、錨具及墊板等幾部分內容;錨固段能夠將遠端拉力傳輸到穩定系數較高的巖土中。通過對自由段、錨頭及錨固段的應用,可實現對外力作用的有效抵擋,能夠為邊坡穩固提供有效幫助,確保土體加固作用能夠得到全面性發揮,保證整體施工順利展開。
2、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在高邊坡防護工程中的應用要點
2.1技術準備
(1)張拉機具的選擇。以公路高邊坡實際施工情況為準,合理選擇穩定可靠的張拉機具,在其輔助下順利完成預應力錨索的張拉作業。(2)成孔設備的選擇。公路高邊坡的基本特征在于其坡度較大,若選擇的是體積和重量較大的施工設備,在施工期間將產生較多的安全隱患,高邊坡鉆孔過程中易引發安全事故,且施工靈活性欠佳,難以根據需求及時改變鉆孔施工方向,導致施工效率下降。由此表明,在公路高邊坡工程的成孔設備選擇過程中應高度注重設備的體積和重量問題,以施工作業正常推進為前提,盡可能選擇輕便的成孔設備。(3)需要多名參建設人員錨索進行抬放,確保其放在孔口邊。一定要在錨孔成孔之后,再加入錨索。在進行放置時,需要從孔底伸入塑料管,再利用壓縮空氣作用,確保孔內存在的巖屑可以被完全吹出,最后將錨索平順放入孔內,具有足夠的外留長度。
2.2錨孔鉆孔
為了保證高邊坡防護施工的順利進行,在錨孔施工前應建立框架,以確保滿足工程施工的承載力和固定條件要求。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孔位置,規范測量和放樣,并確保孔位置準確且符合要求。鉆頭就位后,根據設計要求測量孔的方位角并控制鉆孔精度。鉆孔偏差不得超過10厘米,錨索孔入口偏差不得超過2.5厘米。與鉆孔深度相比,鉆孔長度坡度的偏差必須小于2 %。采用氣動干法輔助鉆孔,并制作施工記錄。鉆孔直徑為110mm,鉆孔深度控制主要由鉆孔深度支持。與施工鉆孔深度相比,實際鉆孔深度超過了大約。40cm .為保證施工過程中的鉆井質量,采用高質量、高強度的鉆桿作為載體,并將斜桿安裝間隔設置為5 ~ 8cm,使鉆桿和鉆桿位于孔的中心,以防止深孔傾斜。在JXY-2指南針傾斜儀的支持下,應及時測量5-8 m鉆孔后的塞傾角,并修正坡度,以確保塞傾角在允許的設計范圍內。鉆孔深度達到解釋深度后,繼續鉆孔,去除高壓空氣孔中積聚的水、巖石和土,以提高孔壁的清潔度,促進泥漿與巖壁之間的有效連接。鉆孔完成后,及時檢查孔,安裝錨桿并在確認合格后規范注漿,間隔不應過長,否則孔容易坍塌。一旦發現孔坍塌,就有必要停止鉆孔、取出鉆桿并加固灌漿,以確保漿料強度達到標準,然后繼續鉆孔。
2.3錨索灌漿
機庫電纜的注漿應按照自下而上注漿原則進行。粘接錨索的灌漿分為內錨斷面灌漿和預應力斷面灌漿。錨索在內部錨固段被插入孔后可進行變形,而錨索應在錨固段被夾緊并鎖定后進行變形。電壓區段中的灌流與電壓下降之間的間隔不應超過7d。純水泥漿料用于內錨固段注漿,水膠比必須為0.38 ~ 0.45。適量的早期強度劑和膨脹劑應混合在漿料中,摻合料中不應含有腐蝕鋼筋等級的化學成分。錨固段的擠壓連續一次完成,注漿壓力控制在0.7 MPa以內。灌漿控制標準:灌漿量大于灌漿量的理論;當泥漿體的比重大于或等于污泥入口的比重,污泥入口量與污泥回流量基本相等時,污泥回流壓力為0.2 MPa,壓力穩定時間為灌漿結束前30分鐘。灌漿和孔密封也用于灌漿,污泥濃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采用灌漿壓力為0.2 ~ 0.7 MPa時可采用砌體。糞渣回油管將開口升高1米。當孔內漿液濃度大于理論污泥吸收劑時,厚污泥和污泥回流管的比重大于或等于污泥入口的比重,污泥入口與污泥回流相等,漿液壓力為0.3 ~ 0.4 MPa,時間約25分鐘。
2.4預應力錨索張拉、鎖定
牽引保障運行的前提是,注漿體強度必須達到100%,格柵梁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計劃強度的80%以上。構建格柵梁時,請確保軸承表面平整且軸垂直于錨點電纜。安裝時,錨固與錨固板和千斤頂緊密對齊。同時,錨孔、錨纜和千斤頂的軸線應位于同軸線上,以確保均勻儲存。夾緊錨索時應使用專用設備,在夾緊前應校準設備。錨點和剪輯在使用之前必須經過檢查和限定。
3、施工檢驗
(1)錨索承載力判斷試驗。在施工后,需要通過檢驗手段確定錨索承載力是否與設計要求相符合,判斷其是否和錨固安全系數要求一致。按照相關技術規程規定,施工驗收需要達到以下要求。1)所驗收錨桿數量要保證在錨桿總數5%以上。2)按照錨桿軸向拉力設計值1.5倍,確定永久性錨桿最大試驗荷載,按照拉力值1.2倍,確定臨時性錨桿最大試驗荷載。3)分組加荷試驗,將軸向拉力設計值0.1倍作為初始荷載,并按照一定規律進行荷載添加,完成分級加荷施工。4)每級的荷載穩壓都需要保持5~10min,且要詳細記錄位移增量,保證最后一級荷載能夠維持10min左右,并要在位移穩定之后立即進行卸載,且要通過加荷到鎖定荷載的方式進行鎖定操作,完成荷載位移曲線圖繪制。(2)拉拔試驗。該試驗主要是以判斷巖土體極限抗拔力數據,確定預應力錨索長度,進而按照數據修正設計和完善施工工藝。為保證試驗結果準確性,需要保證施工工藝、地層條件及桿體材料等和工程錨索的相符程度,以便模仿工程施工展開試驗。試驗數量需要保證在3根以上,且要采用分級循環加荷模式。經過試驗確定,本次工程各項數據設置較為合理,加固效果也較為理想。
結束語
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的應用,使公路邊坡支護施工得到了有效保護,不僅實現了對邊坡的妥善處理,同時也為公路正常使用提供了可靠保障。施工企業需要明確認識到該項技術所具有的價值與作用,應加大對錨索施工技術具體應用方式的研究與總結力度,確保該項技術能夠在邊坡加固與受力結構改善中發揮出更大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吳永強.高邊坡預應力錨索框格梁防護施工技術[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20,16(6):57–59.
[2]周青.試論公路高邊坡支護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20(2):273–274.
[3]林海松.深基坑排樁預應力錨索支護技術探討[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5):157–159.
[4]韋方興.基坑支護錨索預應力損失數值模擬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8(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