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慶平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明確在環境治理中環境檢測的重要性。通過文章的分析可知,環境檢測有利于確定環境治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標、為環境治理提供技術支持、為環境治理提供決策支持等。同時,在強化環境檢測和環境治理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制度上的建設,加強環境災害的風險檢測等。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為今后環境治理中更好地應用環境檢測技術提供借鑒。
關鍵詞:環境檢測;環境治理;環境檢測技術
前言:
新型的生態社會是我國未來將要實現的目標,但如果不盡早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這一目標的實現將遙遙無期,為此,環境保護有關部門必須對生態環境的檢測技術不斷優化和創新,確認大氣污染、水體污染的指數以及排放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在此基礎上找到對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污染物,集中力量展開治理,爭取早日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盡早建成生態社會文明。
1.環境監測的內涵
我國的環境監測主要由生態管理體系負責,監測的主要方式是信息監測,在環境監測之前,需要建設大量的基準站,在此基礎上綜合利用與環境監測有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對大批量的生態管理體系信息進行監測,進而通過篩選和分析工作,獲得我國環境的基本生態信息。同時,以重點檢測的詳細資料內容為參照,可以生態管理體系在狹義區域中的重點監測分為以下幾項內容:一是對環境影響破壞性生態管理體系進行重點監測;二是對污染性的區域生態管理體系進行重點監測;三是整治破壞性生態管理體系進行重點監測。
2.環境檢測技術在環境整治中的重要性
現階段,在檢測周邊環境的過程中,環境保護的工作人員會嚴格遵循檢測的步驟,同時使用科學的檢測方法,將周邊環境中污染物的來源進行確定,對污染的各項數據進行收集,對污染物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最終整合各項污染物的數據。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應用環境檢測技術,首先需要在污染的環境中取得污染物的樣品,將下來分析污染物樣品,進而了解關于污染的各項信息,使得工作人員在判斷污染情況的過程中有據可循。此外,在環境整治的過程中,必須完善環境檢測技術的各個環節,這樣才能將生態環境最真實的一面展示出來。
3.環境監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作用
3.1有利于確定環境治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標
在局部受到污染的環境中,污染的程度和環境的破壞程度可以通過環境檢測獲得充分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可以利用信息對局部環境污染的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了解污染影響的范圍,進而將這些結果進行匯總,呈遞國家環境監測局以及其他相關科研機構。現階段,我國通過對土壤中的水、大氣和土質污染的環境進行檢測和分析,展開對土壤環境的治理。在環境治理的各項工作中,制定防治的目標,以及明確各項工作的開展方向都需要環境檢測獲得的各項重要數據作為支撐。只有獲得關于環境污染的各項關鍵數據,才能制定出治理環境的標準化的規劃為工作提供指導[1]。
3.2為環境治理提供技術支持
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應用為環境治理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為了提高環境治理的水平,提高環境治理的效果,需要對各項環境檢測技術進行合理地運用,為我國的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持。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由于經濟發展較晚,環境保護工作起步較晚,缺少時間的積淀和實際經驗的積累,我國的環境治理體系還遠未達到完善的程度。由于缺乏重要技術的支撐,整個環境治理工作沒有主心骨,阻礙了環境治理工作的進行。但是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難以一蹴而就,為了在短時間遏制住環境部污染的勢頭,需要積極從國外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為我國當下的環境檢測與治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及時發展在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處,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有效推進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進一步開展[2]。
3.3豐富環境治理相關決策依據
順利進行環境檢測工作,并獲得關鍵的數據,可以為后續的環境治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在處理環境污染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要將需要處理的各項統計數據提前準備好,這樣在對環境執行解決方案進行整治和完善時,不至于手足無措,也可以將環境整治工作中出現差錯的概率降至最低,同時,將各項數據預備好,并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有利于提升環保相關工作的效率,使得治理環境問題的方案更加嚴謹。利用環境檢測技術,可以獲得環境污染物的類型信息、污染物的質量指數以及其他重要信息,這些信息在制定環境整治項目的執行解決方案時,可以為決策層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撐[3]。
4.強化環境檢測與環境治理的有效對策
4.1建立標準化的環境監測與治理制度
在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中,檢測環境與治理污染是兩項重要的工作,為了使這兩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需要及時構建一套標準化的管理制度,負責這項工作的主體應當是我國的環境保護部門。環境保護部門要開展環境檢測工作,獲得一些關于污染的重要數據,在深入分析之后作為制定制度的重要依據。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的環境污染,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利用不同的治理技術,將環境污染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為了不斷完善環境檢測和污染治理的標準化制度,需要國家層面提高重視,財政部門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科技部門給予更多的人才和技術支持,在多方的努力下,環境檢測與污染治理制度將更加完善。但在兩個制度制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開放性,在制度內容上留有一定的余地,待到將來環境檢測技術檢測出新的污染物之后,可以將新的污染物納入到兩個標準化的制度當中。此外,兩個標準化制度的現實意義在于為當下的環境保護執法工作提供重要的政策和制度依據[4]。
4.2加強環境災害事故的風險監測與綜合治理
在環境檢測的工作中,日常的預防和后期的維護工作十分重要,為了做好這兩項工作,必須監測并治理生態環境災害事故。首先,相關部門必須明確環境災害事故的類型,比如霧霾等大氣污染、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質災害等。要明確環境災害對周邊的危害程度,選擇具有針對性檢測手段,將急需進行治理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細化,在此基礎上,采取最適合的管理手段和處理措施解決環境災害事故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排查環境問題出現的原因是環境檢測與治理工作的重點,將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原因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總結,可以為今后預防或者處理這一類的環境污染事故提供寶貴的經驗。其次,要積極采用并不斷完善應急預警系統和應急處理手段,加快訓練出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專業技術隊伍,積極引進并自主研發大型的應急處理檢測設備,多管齊下,可以監測數據的技術準確性大大提升[5]。
結束語:
當下,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愈發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也緊隨而上,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我國在環境管理方面相關的行政部門要格外重視由生產建設產生的污染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檢測環境污染,將有關環境污染的數據廣泛收集起來,為環境問題的治理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決策,以期徹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助力。
參考文獻:
[1]吳愛平. 淺談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作用[J]. 區域治理,2019(9):1.
[2]古春霞,蔣喆. 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作用[J]. 建材與裝飾,2020,000(011):203-204.
[3]沈濤,李鵬. 淺談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作用[J]. 農家參謀,2020,No.645(03):168-168.
[4]張雷. 環境監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作用研究[J]. 農民致富之友,2019(24):209-209.
[5]陳聰漢. 環境檢測的特性及對環境治理的促進作用[J]. 中國化工貿易,2019,011(0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