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太波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南通 226010)
游泳運動不僅可以作為一項增進身體健康的鍛煉手段,也是一項求生的技能,青少年兒童學會了游泳,就會降低溺水事故發生的概率。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自己的兒女參加游泳培訓班。本文以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業余培訓班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業余培訓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與提高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業余培訓班的教學質量,促進南通市青少年兒童游泳培訓、教學的發展與提高。
本文以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業余培訓班為研究對象。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開發區全民健身中心、南通市水世界游泳館、南通市第二附屬小學游泳館、李寧文體運動中心游泳館、南通市體育館、南通市沃格游泳館為調查研究對象。
通過“青年少兒童游泳培訓”、“游泳教學”等關鍵詞,搜索查詢兒童游泳培訓、教學等方面的各種文獻資料,分析整理兒童游泳教學、訓練的研究現狀和研究的成果,據此制定了兒童家長、游泳社會指導員、場館管理員等相關人員的調查問卷,并檢驗了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對調查得到的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并運用SPSS 26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為研究提供相關的數據支持。根據研究的需要,還制定了專家訪談的提綱,通過電話、走訪等形式對游泳培訓、教學等相關方面的專家進行了訪談。
游泳是一項深受人們喜愛的體育運動。在炎熱的夏天,選擇游泳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防暑降溫,因此,夏季也是游泳培訓、教學的高峰期。
有48.3%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兒女通過參加游泳的培訓,可以鍛煉身體,達到增強自身健康的效果。因為游泳時,需要全身的肌肉的協調參與用力,同時因為水環境的特殊性,減少了運動時的身體負重,可以有效地鍛煉身體的各個部分,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游泳時,尤其是初學者需要克服對水的恐懼性,及在水中呼吸的特點,可以培養兒童的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意志力,所以有26.3%的家長希望通過參加游泳的培訓、教學課程,培養兒童的良好品德;15.3%的家長是希望通過參加游泳的培訓班,讓兒童獲得一技之長;10.1%的兒童參加游泳的培訓班是興趣使然。
圖1 南通兒童參加游泳培訓、教學的主要動機(N=426)
游泳是在水的特殊環境中進行的體育運動項目,初次下水的游泳者可能會因為不適應水環境而感到呼吸困難、嗆水、喝水,并可導致溺水或其他傷亡事故的發生。南通市的各個游泳場所在開課前都會對游泳教員及池邊的救生員提出相應的要求,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專業培訓,以保障安全。根據調查,76.8%的游泳教員在授課的過程中向兒童學員教授一些游泳池的安全常識,及在游泳池發生安全事故時的一些基本自救方法,并在上課的過程中嚴格要求兒童遵守相關的規定。
此外,南通市政府也硬性規定,對外開放的游泳場館必須購買意外保險,這對意外事故的發生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在一定程度上將安全保障措施落實到了實處。但在調查中,部分游泳場所雖然也制定了明確的安全保障實施辦法,但是存在著分工不明確,出現緊急情況時不能及時有效并準確地應對,存著一定的僥幸心理。
游泳教員是游泳培訓教學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其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力、專業知識水平、專項技能水平都直接影響著兒童游泳學習的效果,在兒童的游泳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游泳社會指導員的人員構成情況。
據調查的數據,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培訓班的游泳教員主要有退役運動員、學校體育老師、學生兼職、游泳愛好者(取得游泳社會指導員證書)及社會其他人員構成。其中,兼職學生及學校體育老師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別為35.1%和26.3%,兼職學生大部分來源于學校體育專業的學生,雖然在游泳教學實踐方面的經驗尚有欠缺,但勝過有接受過較為系統的游泳技術、理論的學習和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游泳教學的效果。學校體育老師具備較為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專業的學習,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對暑期兒童游泳的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退役的游泳運動員雖然在游泳的訓練與技術動作的練習等方面具備厚實的專業基礎,但是其文化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方面尚有所欠缺。游泳愛好者和社會其他人員雖然自己會游泳,一部分技術動作也較為規范,但是因其欠缺游泳理論知識,教學實踐經驗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足,教學中只是憑借著個人的經驗,游泳技術動作的規范性尚存在著不足,其教學的質量得不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兒童后續游泳技術的提高。
(2)游泳社會指導員的性別、年齡構成情況。
游泳社會指導員的性別、年齡構成情況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游泳社會指導員這一群體的工作活力、創造力。合理的年齡構成比例,可以形成良好的以老帶新的工作氛圍,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游泳社會指導員。
本文通過對抽取的6個場館中的52位游泳社會指導員進行統計分析,其中年齡在21-30歲之間的游泳社會指導員占到了26.4%;31-40歲之間的游泳社會指導員占比為37.3%。從年齡的構成比例上來看,南通市暑期游泳培訓班的游泳教員以中、青年為主。中、青年游泳社會指導員的一般都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體力和精力都較為充沛,對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的培訓順利開展和保持高質量的發展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調查中還發現,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培訓的游泳教員男、女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男性游泳教員所占的比例為56.6%,女性教員所占的比例為43.4%。從游泳教學的實踐角度來看,男性游泳教員更適合強度較高的游泳教學,但是女性游泳教員所獨有的細膩性是男性教員無法達到的。
(3)游泳社會指導員的職稱等級與學歷。
游泳社會指導員的職稱等級與學歷情況代表著其受專業教育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的綜合業務素質能力。
圖2 南通市游泳社會指導員職稱等級
在被調查的52名游泳社會指導員中,有36名持有初級社會指導員證書,占到所調查人數的68.2%;持有中級游泳社會指導員證書的有14人,占到總比例的26.9%,只有2人持有高級游泳社會指導員證書。值得慶幸的是在調查中沒有發現無證上崗的游泳社會指導員人員,這說明一方面南通市對游泳教員持證上崗的要求真正落實到了實處,管理較為規范;另一方面,家長也增強了安全意識,不愿意上無證的游泳教員的課。
此外,在被調查的52名游泳社會指導員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數有41人,這說明絕大多數的游泳教員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整體的素質水平較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培訓的質量,有利于暑期兒童游泳培訓市場的良性發展。
(4)游泳社會指導員的工作年限情況。
一般情況下,從事游泳教學的時間越長,其在游泳教學方法積累的教學經驗就越豐富,在針對不同人群、不同的教學對象時,就能做到教法因人而異。學員出現錯誤動作時,就能針對具體的情況做到準確的指出錯誤動作的原因及其有效的改正錯誤動作的練習方法,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從圖3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南通市游泳社會指導員工作年限在2年以上的占到所調查人數的61.5%,工作年限在3-5年的占到總人數的25%,6年以上的只占到了13.4%。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游泳社會指導員的流動性較大,一般都會在工作2-3年后就選擇跳槽。大部分受訪的教員選擇跳槽的原因是在原場館已無上升空間;二是目前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培訓的收費標準不高,直接導致游泳教員的授課提成不高,更多的游泳教員愿意選擇去蘇錫常、上海、南京等經濟發達的地方,在相同的上課時數和培訓人數的情況下,其收益要比在南通高出很多。
圖3 南通市游泳社會指導員員工作年限情況
(1)暑期游泳培訓班教學內容。
根據游泳教學的特點,初學游泳者首先必須熟悉水性,然后才開始游泳姿勢的教學。至于先教哪一種姿勢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員的年齡、技術基礎、教學場地、教學任務和學習時間來定。
暑期的游泳培訓班作為一種短期的培訓游泳教學模式,因其教學課時有限,且報名參加培訓的學員身體素質及運動技能水平參差不齊,為了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目前南通市暑期游泳培訓班主要以蛙泳教學為主,因為蛙泳的吸氣時間較長,蛙泳的技術動作與踩水的技術動作較為相似,學習蛙泳尤其是蛙泳腿部技術動作后,學員可以較快地轉入掌握踩水的技術動作,安全性較高,較為適宜暑期游泳培訓班這種學習時間較短,只學習一種游泳技術的人群。
此外,一部分報名參加暑期游泳培訓的兒童或因年齡較小(4周歲)、或是因為兒童的怕水的恐懼心理較重,選擇參加暑期兒童游泳啟蒙班,這一部分兒童數量占所調查人數的23.6%。在游泳啟蒙班上的授課內容主要以熟悉水性為主,且主要以水中游戲的形式開展,讓兒童在水中游戲的同時,消除對水的恐懼心理,培養其水感。選擇首學仰泳或是自由泳的培訓課程的人數占到總人數的19.7%,這部分的兒童基本都是之前學習過蛙泳技術,報名參加學習仰泳或是自由泳是想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技術動作。
(2)暑期游泳培訓班的教學組織形式。
暑期兒童培訓班的教學組織形式是指游泳社會指導員根據特定的教學思想,傳授游泳技術動作,培養游泳技術能力、陶冶情操的活動。教學組織的形式是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及學員個人的需要而不斷地進行發展和改進。
根據調查,目前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培訓班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有:一對一、一對二(親子模式)、一對多及小班制(15人以下)等教學組織形式,以滿足不同群體對游泳學習的需求。家長在選擇培訓班的時候,有41.3%的家長是基于培訓班的教學質量角度出發,而選擇一對一、一對二、一對三的教學組織形式;26.7%的家長在選擇教學組織形式考慮到培訓班的收費標準而選擇小班制。在調查中發現,98.6%的家長在選擇培訓班的時候都把安全因素放在首要位置。
(3)暑期兒童培訓班的教學時間。
目前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培訓班一期的次數為10次或12次(所調查的6所場館中有2家一期的上課次數為10次,其余都為一期12次課),每次上課的時間為60-90分鐘。每天一次課,連續上10或12次課。這是因為兒童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每次鍛煉的時長和強度不宜過大。每天都進行一定時間的游泳鍛煉,可以持續地對兒童的神經、肌肉進行刺激,促進其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也有利于游泳技術的學習與掌握。但是,目前暑期的游泳培訓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在教學的組織形式、時數的安排、教學的內容方面都是以經濟利益為出發點,而非以學員的實際情況出發來安排教學內容。這也是目前暑期游泳培訓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
(4)暑期兒童游泳培訓班的考核情況。
為了能夠掌握學員的掌握技術動作情況,就需要在課程結束時對其進行一定的形式考核。因南通市暑期游泳培訓班的首學泳姿基本為蛙泳技術,因此在此以蛙泳技術的考核形式為例進行闡述。蛙泳的考核形式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技術動作為準,課程結束后,學院基本上能做到完整正確的蛙泳配合技術,即一次蛙泳手臂、一次蛙泳腿、一次呼吸的配合形式進行游進,而對游進的距離不做過多的要求;第二種考核形式是以游進的距離為考核標準,技術動作為次要標準,即能以相對正確的蛙泳技術動作,如一次劃手、多次蹬腿、一次呼吸的形式進行游進10m以上的距離。以上的兩種考核形式都不考慮游進時的速度因素。
在被調查的家長中,有56.4%的家長認為只要蛙泳的技術動作是正確的,可以不考慮游進的距離,主要原因是認為兒童的體能儲備不足,通過日后的練習,可以不斷提高游進的距離。43.6%的家長認可第二種考核形式,其認為只要兒童能夠掌握基本的蛙泳技術動作,就可以保障其在水中的安全,考慮到授課的次數較少,結合兒童自身的身體素質情況,可在日后的不斷練習中,提高自身的技術動作。
(1)大部分的家長讓兒童參加暑期游泳培訓的目的是想讓兒童通過游泳鍛煉來增強體質,提高其身體素質水平,培養兒童的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意志力;
(2)南通市游泳場館都很重視安全問題,并將其擺在游泳場館對外開放的首要位置。但是個別游泳場館存在著分工不明確,發生安全事故后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驟不合理的現象;
(3)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培訓班的游泳教員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且都持有相關的游泳社會指導員培訓證書,基本都有大專及以上的高等教育學習經歷。但是執教經驗不是很豐富,一半以上的教員執教年限只有2年或2年以下,證書的級別也是初級游泳教員占多數;
(4)目前南通市暑期兒童游泳培訓班的教學組織形式較為多樣,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家長的特殊需求,首教的泳姿以蛙泳為主。家長對培訓結束后的兩種考核形式都能接受并認可。
(1)南通市的各游泳場館應協商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其中就包括暑期游泳培訓的收費標準,設一個最低的收費標準,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而非惡意競爭,這樣才能提升游泳教員的收入,從而留著更多的游泳教學人才;
(2)南通市的游泳社會指導員平時應注重自身業務水平的積累與提高,積極參加游泳社會指導員的培訓課程,提升自身的職稱水平,為南通市的游泳普及貢獻一份力量;
(3)南通市相關政府部分應加強對各游泳場館的監管力度,排查各游泳場館的安全隱患,促使各場館提高安全意思,為廣大游泳鍛煉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鍛煉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