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瑋,暢柯飛,張鐵華
吉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春 130062)
鹿茸是傳統的名貴中藥材,俗有“東北三寶”之一的稱謂。據藥典記載,鹿茸具有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沖任、托瘡毒等功效。還有研究顯示,鹿茸具有增強免疫[1-2]、抗炎[3-5]、促進傷口愈合[6]、抑菌[7]、改善腸道微生物菌群[8]等作用。
2014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通知,指出在符合國家主管部門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政策和規定情況下,允許養殖梅花鹿及其產品作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拓寬養殖梅花鹿的使用范圍。吉林省是國內最大的鹿養殖基地,其中梅花鹿占85%~90%,開發鹿茸保健食品對于促進吉林省畜牧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振興地方經濟具有重要意義[9]。
市場化的鹿茸保健食品品種較少,多為片劑、粉劑、膠囊或者保健酒類,部分產品成分復雜,不利于特殊人群食用,如高血壓、高血糖人群等。此外,市場化的鹿茸口服液屬于藥品,不利于民眾接受和市場開拓。試驗從保健食品的角度,在實驗室酶解制備鹿茸多肽的基礎上,立足天然,明確劑量,研究開發食用型鹿茸多肽口服液,以達到豐富鹿茸產品類型、擴大市場的目的。
冷凍鮮梅花鹿鹿茸。
檸檬酸、木糖醇(均為食品級);堿性蛋白酶;乙酸、檸檬酸、氫氧化鈉、硫酸、硫酸銅、硫酸鉀、硼酸、甲基紅、溴甲酚綠、乙醇、苯酚、檸檬酸鈉、胰蛋白胨、酵母浸膏、葡萄糖、瓊脂、磷酸二氫鉀、氯化鈉、硫酸鎂、氯霉素、四氯四碘熒光素(虎紅溶液)、丙酮酸鈉、甘氨酸、氯化鋰、磷酸氫二鈉、結晶紫、草酸銨、碘、碘化鉀等(均為分析純)。
中藥切片機;萬能粉碎機;離心機;滅菌鍋;pH計;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海能全自動凱氏定氮儀;氨基酸分析儀。
將冷凍鮮梅花鹿茸清洗干凈,去皮毛,采用中藥切片機切成0.2~0.4 mm薄片,采用萬能粉碎機粉碎,按料液比1∶150(g/mL)加入去離子水,加熱至90 ℃保持10 min,降溫至55 ℃,調pH 9.5~10,按5000 U/g加入堿性蛋白酶,酶解2 h,以12000 r/min離心,收集上清液,調pH 7,超濾,收集小于10 kDa的溶液,濃縮、凍干成粉末。
取一定量鹿茸多肽粉末,用去離子水按比例配制成溶液,加入不同量的檸檬酸、木糖醇調節口味。
1.3.1 感官評定標準
邀請40名經過訓練的食品專業學生,男女各半,依據GB/T 12312—2012《感官分析 味覺敏感度的測定方法》對鹿茸口服液進行感官評價,從色澤狀態、滋味、香味、澄清度4個方面進行評分,具體評定標準見表1。
表1 感官評價標準
1.3.2 配方設計
根據《中國藥典》(2015版)推薦食用量1~2 g/d,試驗中的梅花鹿茸中蛋白的質量分數為53%,則1 g干鹿茸生藥含530 mg蛋白質,即每天可攝入鹿茸蛋白530~1060 mg。按GB/T 10789—2015《飲料通則》的規定,蛋白飲料蛋白含量應≥0.5%,故按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選用檸檬酸、木糖醇為調味劑,使用標準為按生產需要使用。
用0.15 mol/L乙酸、1 mol/L氫氧化鈉調節pH,加入檸檬酸和木糖醇調節口味。每組試驗配制100 mL,采用Box-Behnken設計進行配方篩選,通過感官評價,確定配方。
選取評分最好的配方配制口服液,按照《中國藥典》(2015版)中化學藥物(原料藥和制劑)穩定性試驗指導原則的規定進行穩定性試驗。以離心沉淀率和穩定性系數為評價指標,考察鹿茸口服液的穩定性。
1.4.1 離心沉淀率
將配制好的口服液混勻后,按一定比例加入不同濃度的穩定劑混勻,準確稱取一定質量樣品,于4000 r/min離心處理15 min,倒掉上清液后,稱定沉淀的質量,每個樣品重復3次,計算離心沉淀率。一般情況下,離心沉淀率越低,產品越穩定。
式中:m1為沉淀物質量;m2為離心樣品質量。
1.4.2 穩定性系數
將配制好的口服液混勻后,準確稱取一定質量樣品,于4000 r/min離心處理15 min,吸取上清液,用去離子水稀釋(1∶20,φ),以水為空白對照,測定在200~400 nm處最大吸收峰的吸光度,離心前后吸光度的比值即為穩定性系數,每個樣品重復3次,計算穩定性系數。
式中:A1為離心后溶液最大吸收峰的吸光光度;A2為離心前溶液最大吸收峰的吸光度。
口服液中蛋白質質量分數參照GB 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測定;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按GB/T 12143—2008《飲料通用分析方法》規定方法測定;鉛按GB 5009.12—2017《食品中鉛的測定》規定方法測定;砷按GB 5009.11—2014《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規定方法測定;氨基酸組成按GB 5009.124—2016《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測定。
依據GB/T 23784—2009《食品微生物指標制定和應用的原則》和GB 16740—2014《保健食品》規定,對口服液中的菌落總數、霉菌、酵母菌、致病菌進行檢測,具體參照GB 4789.2—2016《食品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GB 4789.15—2016《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霉菌和酵母計數》、GB 4789.3—2016《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GB 4789.4—2016《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和GB 4789.10—2016《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
將配制好的口服液裝瓶,于115 ℃滅菌30 min后,置于室溫保存6個月,分別于0,1,3和6個月取樣測定,測定多肽含量、菌落總數、pH及觀察口服液狀態。
采用軟件Design Expert 10和SPSS Statistics 20進行統計分析。
感官評定是主觀判斷口服液的可接受度,感官評分越高,說明口味越好,接受度越高。口服液的配方設計和感官評定結果見表2。
表2 Box-Behnken試驗設計及因素水平表
以感官評定評分為響應值,利用Design Expert 10程序對感官評定結果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編碼回歸方程Y=76-7.63X1+3.5X2+0.12X3+2.75X1X2+4.5X1X3+0.75X2X3+7.75X12-4.5X22+0.75X32。
得出實際因素的回歸方程Y=132-106.25X1+2.9X2-267.5X3+1.1X1X2+180X1X3+3X2X3+31.5X12-0.18X22+300X32。
在α=0.05顯著水平下對所得回歸方程進行顯著性檢驗與方差分析,分析結果見表3。回歸方程模型F=147.55,p<0.0001,回歸模型是極顯著的;模型R2=0.9962>0.95,Radj2=0.9895>0.95,說明試驗值與預測值擬合度高;失擬項p=0.6812>0.05,說明模型失擬值是極不顯著的,因此模型可以用于感官評定的預測。由于多肽的質量分數最低值至少為0.5%,故在指定范圍內,模型預測最優結果為多肽0.5%、木糖醇9.8%、檸檬酸0.03%,感官評分預測值為98.97分,試驗值與之相符,口感相比較好。
表3 模型方差分析
通過軟件Design Expert 10分析得到檸檬酸、鹿茸多肽、木糖醇3個因素兩兩交互作用,見圖1。鹿茸多肽含量和木糖醇含量變化對感官評價影響較大,多肽質量分數0.5%時,檸檬酸和木糖醇通過一定比例調配,感官評價顯示可以接受。但固定木糖醇、檸檬酸質量分數時,鹿茸多肽質量分數的變化對口服液感官評分影響明顯,這可能是鹿茸多肽具有明顯的特殊氣味,是導致鹿茸多肽口服液影響感官評定的主要因素。
圖1 鹿茸多肽、木糖醇、檸檬酸兩兩交互作用的曲面圖
為避免調配好口味的口服液放置有微小沉淀的現象,進一步考察穩定劑對口服液穩定性的影響。采用L9(34)進行優選,試驗值Yi與預測值Yi’見表4,通過極差分析,影響因素大小順序為C>A>B,即CMC-Na(C)>三聚磷酸鈉(A)>果膠(B)。綜合正交表確定的最適合組合為A3B3C2,即CMC-Na 0.04%、三聚磷酸鈉0.06%、果膠0.06%,口服液的離心沉淀率最低為3.19%。
表4 正交L9(34)篩選復合穩定劑的離心沉淀率
以穩定性系數為評價指標,試驗值Yi與預測值Yi’見表5。通過極差分析,影響因素大小順序為三聚磷酸鈉(A)>果膠(B)>CMC-Na(C),綜合正交表確定的最適合組合為A3B3C2,即三聚磷酸鈉0.06%、果膠0.06%、CMC-Na 0.04%,穩定系數為87.54%,與口服液的沉淀率研究結果一致。
表5 正交L9(34)篩選復合穩定劑的穩定性系數
鹿茸多肽口服液的理化測定結果顯示(表6),可溶性固形物、鉛、砷均滿足相關要求,蛋白質質量分數為0.50%~0.52%。
表6 理化指標
對口服液的氨基酸組成進行分析,具體結果如表7所示。必需氨基酸的總量占比20.45%;非必需氨基酸中甘氨酸含量最高,其次為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與王艷梅[10]、魏越[11]研究結果趨勢一致。
表7 口服液中16種氨基酸質量濃度
按照相關規定,在配制的幾個批次樣品中,致病菌、霉菌、酵母菌在所有樣液中均未檢出,少數幾個樣品檢出大腸桿菌,研發的鹿茸多肽口服液的微生物指標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見表8。
表8 微生物指標
將口服液室溫放置、避光條件下貯存6個月后,貯藏試驗結果具體見表9。微生物指標測定符合GB 1674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健食品》的要求,產品營養成分變化較小并且感官性狀無明顯變化,略有少量沉淀,不影響產品質量,在產品可接受范圍內。
表9 貯藏試驗結果
結果表明,鹿茸多肽質量分數0.5%、木糖醇9.8%、檸檬酸0.03%,口服液口味較好。穩定劑CMC-Na 0.04%、三聚磷酸鈉0.06%、果膠0.06%時,離心沉淀率最低為3.19%,穩定系數為87.54%,即口服液的穩定狀態最好。口服液的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都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養鹿業是吉林省重要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大環境下,提高養殖梅花鹿的精深加工產品的生產規模和附加值,運用生物工程技術,提升產品品質,打造地域特色鮮明的產品,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