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熒
“向老師在我們學校人氣很高。”“她上的語文課堂堂精品。”“依姐是我們眼中的‘女神。”說起向祎依,長沙縣青山鋪鎮廣福中學初三學生對她和她上的語文課是一頓猛夸。
究竟她有什么魅力?她的語文課有什么魔力?
“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只希望能將遺憾降到最低,也希望我的語文課能給學生留下一些美好且有趣的回憶。”向祎依動情地說到。
向祎依是一位極其用心的老師,她精心設計每一堂語文課。區別于傳統的語文教學,她不按“套路”出牌:有時候會設計1~2個與本堂課息息相關的生活問題與學生互動、有時候朗讀自己寫在公眾號上的教學手記、有時候在大屏幕上分享隨手抓拍的優秀學習典型、有時候來一段當下流行的網絡神曲……總之,她總能在上課前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
深諳語文教學的她懂得,必須在45分鐘時間里去贏得有效高質的教育教學效果。對此,她有一套自己的“武功秘籍”,能讓每一個孩子愛上語文。
“‘聽說讀寫是學語文的基本功,如果一個孩子光成績好,但不會表達溝通,這就是當語文老師的一種遺憾。”向神依說。日常課上,小組合作學習是向祎依慣用的教學“法寶”。
每接一個新班,向祎依會根據學生綜合評價單給學生分組,每組基本以“S+L+Q+O”的模式搭配。向祎依向記者解釋道:“s”代表Study,指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L”代表Lovey,指性格活潑的學生;“Q”代表Quiet,指性格內向的學生;“O”代表OK,指為人隨和但缺乏主見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小組“官員”,擔任小組組長、副組長、解說員、記錄員。
這個學期,向祎依將學生彭麗(化名)分到了第三組的“Q”,并擔任解說員一職。這樣安排,她可謂是用心良苦。
彭麗是一個極其內向的女生,只要一開口說話,就會臉紅到脖子根。對于小組合作展示,她內心非常抗拒,但又礙于面子,怕拖小組后腿,才勉強開口。她將心事寫在日記本中與向祎依溝通。只要彭麗表達有進步,向祎依就會在班級公開場合表揚。在她一次次的鼓勵下,彭麗變得越來越自信了。
這么多年來,向祎依雷打不動的課堂操作是——每周五的最后一堂課都會上復習課,用來溫故這一周所學過的內容。她將學生分為“詩情”“畫意”兩個大組進行PK,由對方根據所學知識點出題,回答正確加分,回答錯誤扣分,最后獲勝者可免除一項周末書面作業。“她的激勵教學,讓我們成長很快,我們心懷感恩。”學生鄧超非常感謝向祎依的付出。
“全國優秀鄉村青年教師”“長沙縣第三批卓越教師”……前不久,向祎依還入選“2021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是長沙縣唯一入選教師。這些獎勵既是榮譽,更是責任。
“做一名鄉村教師,我無悔我的選擇。”對于從小生長在蜜罐里的向祎依來說,教學路上,她正年輕,她會耐得住平凡,更會守得住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