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萍
歷史課堂上,常常有學生昏昏欲睡,提不起興趣。如何讓歷史課變得生動有趣?
為了改變現狀,我嘗試在課堂上使用還原真實歷史情境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自導自演的形式,對歷史事件的整個過程有更真實的體會,自主加深記憶,從而鞏固所學的歷史知識,享受融入課堂的樂趣。例如,我在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節課時,就從以下幾個方面還原真實的歷史情境一—
一是再現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場景。課前,將學生的座椅按照會議形式進行擺放;課上,小組6名成員作為代表依次發表簡單的演講,要求演講的內容與新中國成立相關,其余學生作為中國共產黨及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無黨派民主人士代表參與會議;之后,所有學生一起討論相關事宜,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采用公元紀年等內容。
二是模仿開國大典的過程。分為三個環節:環節一是模仿開國大典前會場的布置情況;環節二是模仿開國大典時的盛況,一名學生模仿主持人林伯渠,按典禮安排主持開國大典,另一名學生模仿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小組其他成員在教室內升起鮮艷的五星紅旗,播放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環節三是朱德總司令檢閱受閱部隊,這時我會要求班級所有學生參與到閱兵的情境中,讓他們把自己想象成天安門前整齊走過的軍官、將士,體會軍人的英姿颯爽、鏗鏘有力。
通過這種形式,學生的課堂配合度、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在感受歷史變遷的同時,逐漸培養了愛國主義情懷和歷史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