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琳,呂丁丁,楊曉赫,高 晗,邵 嘯
(1.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101;2.吉林市中心醫院 吉林 吉林 132011;3.白城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吉林 白城 137000)
我國葛根資源十分豐富,有葛屬植物11種,除新疆、西藏外,在各地都有種植,其中,尤以野葛和粉葛分布最為廣 泛[1]。現代藥理學發現,葛根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能發揮改善血液循環、抗心律失常、降血壓、降血脂血糖、解酒護肝、預防骨質疏松、抗腫瘤以及抗氧化等作用[2]。用葛根制備的滴丸劑所具有的優點是傳統劑型所不具備的,葛根素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葛花中的黃酮可以降低大鼠酒后血中的乙醇濃度以及ALT和AST的水平[3]。近年來,制備滴丸劑的研究成果涌現,已經獲批臨床研究的項目也在不斷增加[4]。迄今為止,滴丸劑的制作方法可分為下行滴法(懸滴)、上行滴法 (躺滴)、定量制丸法、脈沖切法和振蕩制丸法等,本試驗采取的滴制方法為下行滴法[5]。將葛根制成滴丸便于患者服用,以降低成本及風險,提高用藥安全性。采用超聲提取法提取葛根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利用單因素試驗,考察葛根提取物滴丸劑的工藝,確定滴丸劑輔料和最佳配比。
葛根、75%乙醇、PEG-4 000、PEG-6 000、液體石蠟、電子天平、智能溶出試驗儀、電熱恒溫水浴鍋、電熱鼓風干燥箱、自制滴丸機等。
利用超聲波提取法提取葛根中的藥材并進行粉碎干燥,過篩,加入75%乙醇溶液,固液比約1∶10,提取60 min,提取溫度為60 ℃,將提取后的混合液體過濾并提純,同時將溶劑蒸發、冷凝回收,對提純后的藥物進行干燥,得到所需有效成分。
試驗選取中藥葛根提取物,以外觀、圓整度、拖尾、黏連、硬度5項指標的綜合評分為依據,篩選出基質、藥液基質比、藥液溫度、滴距,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進行正交試驗,確定最終處方。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設定混合基質的比例(A)、藥液基質比(B)、混合藥液溫度(C)、滴距(D)4個影響因素,根據單因素試驗打分結果,選出分數較高的3個水平,充分考慮各因素之間的交叉影響,對下行法滴制工藝進行L9(34)正交試驗設計,通過制得滴丸評分的高低,對下行法葛根滴丸滴制工藝進行優化。
對優化后所制得的滴丸劑通過外觀、質量差異、溶散時限進行質量檢查。
3.1.1 基質的篩選結果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不同的基質進行滴制,即PEG-4 000∶PEG-6 000(1∶1、1∶2、2∶1)收集得到的滴丸,根據外觀、圓整度、拖尾現象、黏連情況、滴丸硬度分值得出PEG-4 000∶PEG-6 000=1∶1為最佳基質。
3.1.2 葛根提取物與基質比例的篩選結果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提取物與基質比例進行滴制,即葛根提取物∶基質(1∶3、1∶5、1∶7、1∶9、1∶11)收集到的滴丸,根據外觀、圓整度、拖尾現象、黏連情況、滴丸硬度分值得出,葛根提取物與基質比例1∶9為最佳提取物與基質比。
3.1.3 藥液溫度的篩選結果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藥液溫度進行滴制,即篩選溫度60、70、80、90 ℃收集到的滴丸,對比外觀、圓整度、拖尾現象、黏連情況、滴丸硬度分值發現,當藥液溫度在90 ℃時,滴丸的分值最高,效果最佳,為最佳藥液溫度。
3.1.4 滴距的篩選結果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滴距進行滴制,即4、6、8、10、12 cm收集到的滴丸,根據外觀、圓整度、拖尾現象、黏連情況、滴丸硬度分值得出,8 cm為最佳滴距。
通過正交試驗法來優化處方試驗設計,因素為混合基質的比例、藥物與基質的比例、混合藥液溫度、滴距;正交值為綜合打分值,得出以下結果(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優化處方結果
正交試驗法分析結果顯示,根據極差R值的大小,可以判斷出各因素對滴丸劑質量的影響程度。其中,黃酮類化合物與基質比對滴丸劑質量的影響最大,4個因素的主次順序是:B>A>C=D,根據均值k的大小可以判斷各因素的最佳工藝,最終得出最優組合為A1B3C3D2,即 PEG-4 000∶PEG-6 000=1∶1、黃酮類化合物∶基質=1∶9、藥液溫度為90 ℃、滴距為8 cm。
3.3.1 外觀檢查結果
隨機取20丸葛根提取物滴丸進行觀察,目測取出的滴丸大小均勻、色澤一致,均為褐色,無黏連、拖尾等現象,結果符合2020年版《中國藥典》的相關規定。
3.3.2 質量差異檢查結果
隨機取葛根提取物滴丸20丸,精確稱取20丸總質量0.663 20 g;再精確稱取各丸質量,求出平均丸質量=20丸總質量/20=0.663 20/20=0.033 16≈0.033 20 g。
因隨機抽取的各丸質量均在0.030 00~0.100 00 g,所以,每個滴丸的質量差異限度都應不超過±12%,即20丸質量均應在0.029 20~0.037 20 g。結果符合2020年版《中國藥典》的相關規定。
3.3.3 溶散時限檢查結果
隨機抽取6丸進行精確稱量,記錄各丸質量后,開始溶散試驗,溶散時間分別為8.5、9.2、8.3、7.9、8.2、9.1 min,平均時間為8.5 min,經檢查,隨機抽取的6丸溶散時限均在 30 min內,結果符合2020年版《中國藥典》的相關規定。
采用單因素試驗法對混合基質比例、藥物與基質比例、混合藥液溫度、滴距4個因素進行逐一篩選,再采用正交試驗法進行優化,結果顯示最優處方為PEG-4 000∶PEG-6 000=1∶1、葛根提取物∶基質=1∶9、藥液溫度90 ℃、滴距8 cm、冷凝劑選用液體石蠟。制備的葛根提取物滴丸劑成品大小、顏色均勻且沒有黏連、拖尾現象,顏色呈褐色,具有解酒功效,符合 2020年版《中國藥典》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