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 司春波 趙志強 李曉勇 米 凱 康 珺
5G是當前應用和研發最為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也是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支撐,能夠有效的支撐8K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移動云服務、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應用,具有更低延遲、更高帶寬等特性,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意義。5G移動通信的組網模式包括兩種,分別是NSA(Non-Standalone)模式和SA(Standalone)模式,NSA是基于4G核心網的過度組網模式,僅支持超移動寬帶業務,不能實現全部的5G特性。SA是5G通信的標準組網模式,基于5G基站、5G核心網和5G核心技術,滿足5G業務的不同應用需求。SA組網模式采用服務化架構,以云化為基礎,支持網絡切片、分布式部署和邊緣計算等特性,5G通信的SA組網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SA的5G組網架構
5G網絡架構包括核心網5GC和無線接入網NG-RAN兩個部分,核心網5GC包括三個功能性邏輯網元,分布式UPF(用戶平面功能)、SMF(會話管理功能)和AMF(接入和移動性管理功能),5G接入網包括兩種網元,分布式gNB和ng-eNB,gNB提供NR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的功能及協議,ng-eNB則提供E-UTRA用戶平面和控制平面的功能及協議,NG屬于無線接入網和核心網的接口,Xn屬于無線網節點之間的接口。
5G通信技術為了提高通信傳輸能力,采取了大規模MIMO技術,該技術能夠提升5G網絡的信息收發能力,降低數據傳輸時延,滿足車聯網、工業控制網絡的實時性和高可靠性。大規模MIMO技術具有很多的先進優勢,比如,該技術在頻譜寬度固定不變的情況下,基于虛擬化技術可以提升5G信道的容量,利用分時傳輸和復用的基本園林,提高物理信道的利用率,降低傳統通信資源頻譜資源浪費的問題,減少5G通信網絡運行的成本,還可以提高系統的通信傳輸的可靠性。大規模MIMO技術基于先進的有源天線單一技術針對其進行編碼,可以動態的在垂直方向實現發射信號的波束賦形,提高有源天線的數據傳輸速度,避免數據傳輸發生錯誤和提高通信質量,并且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高5G信號覆蓋范圍,減少基站的建設數量和健身成本。
超密集組網技術可以增加5G通信基站的單位數量,尤其是利用小型通信基站提高數據傳輸的頻率復用,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傳輸機制。超密集組網技術經過研究和改進,誕生了無限物理技術和虛擬層技術。無限物理技術可以有效的提高5G網絡的頻譜帶寬使用效果,加強通信網絡的熱點強度,擴大信號覆蓋范圍,有效擴充5G網絡通信容量,滿足熱點應用場景的通信需求。虛擬層技術可以更多的優化網絡層面,基于單層的實體通信實現多層網絡傳輸功能。超密集組網還可以以宏基站為平臺,在虛擬層技術的支持下,構建一個虛擬的網絡體系,實現數據的高效傳輸,實體基站負責實體層的通信數據管理,虛擬層可以加強網絡的動態管控,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分配通信資源,最優化的利用通信帶寬資源,避免通信傳輸效果不佳。
邊緣計算是5G通信的重要應用技術之一,其可以為5G通信網絡應用提供一個邊緣計算和存儲單一,這就可以加快5G通信數據的處理速度。一般地,無線網絡組成的結構非常復雜,運行與計算過程也非常繁瑣,需要將數據從基站傳輸到服務器,以便能夠提供給業務平臺進行加工處理和路由轉發,此時無線網用戶才可以下載數據,這個過程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也存在很大的數據延遲,因此不能夠為車聯網、工業控制網提供技術支持。因此,5G網絡為了滿足萬物互聯且時延小的需求,采用了邊緣計算技術,該計算模式能夠為每一個用戶提供電信級的通信服務,并且利用云計算等特點,實現無線數據存儲的本地化,從而可以加快數據傳輸,并且能夠降低數據處理時延。邊緣計算可以充分的讓5G網絡發揮自有性,比如帶寬高、處理速度快等,減少5G核心網設備的數據存儲和轉發壓力。
5G通信的目標是實現萬物互聯和移動互聯,關鍵技術應用場景包括超密集部署應用場景、機器之間通信應用場景、宏覆蓋增強應用場景和低延遲與高可靠應用場景。
目前,大型商業廣場、會議中心、高等院校、城市社區等多屬于人口較為密集的場所,這些場所通信需求量大。5G通信可以為這些場景提供超密集部署基站,提高用戶的通信傳輸速率,將數據傳輸速率維持在1G以上。超密集部署應用場景可以充分的結合大規模MIMO技術,將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劃分為三個種類,分別是宏小區、微小區以及毫微小區,每一種小區的網絡架構都具有獨特的特點,提現了5G組網的多樣性和異構性。
5G通信可以實現萬物互聯,尤其是物與物之間的通信互聯,比如物聯網、工業控制網、環境監測網等,這些設備終端都可以采用5G通信技術,基于射頻傳播等實現數據端到端的收發,滿足機器之間的通信傳輸功能。機器之間的通信傳輸涉及到的5G應用技術非常多,比如有控制信令優化技術、非正交傳輸技術以及窄帶傳輸技術,不僅可以擴大物聯網通信范圍,還可以提高設備控制水平。
宏小區的面積通常比較大,覆蓋半徑長達千米,因此不同的用戶距離基站長度不同,數據傳輸的損益也不同,信噪比差別更大,5G通信傳輸則利用大規模天線技術,構建一個非正交傳輸技術和新型的調制編碼技術,產生的總增益量可以有效的疊加在一起,有效的提高信號的覆蓋范圍。同時,5G通信還可以充分的利用微基站的部署水平,在一個小微范圍內實現基站的部署,加強數據的通信傳輸和應用。
5G的峰值速率同4G技術相比起來,存在著從1Gbps到2Gbps的大幅提升,5G的網絡時間延遲降低了十分之一,在移動性、連接密度和網絡能量效率方面都有著質變的改善,5G的用戶體驗速率比起4G的用戶體驗速率,也從10Mbps提高到了100Mbps,因此5G通信在低延時與高可靠的應用場景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比如,工業控制網絡在制造和加工精密機械時,每一個加工和制造指令都可能影響機械的精密程度,因此為了保證指令能夠得到快速處理和執行,就需要降低數據傳輸延遲,確保執行設備接受指令進行加工。智能駕駛是車聯網發展的重要方向,如果車聯網存在較大的時延,就會導致高速行駛的汽車發生安全事故,因此5G網絡可以為車聯網和工業控制網絡提供一個較低的時延,能夠利用邊緣計算技術,加快數據傳輸的速度,提高執行設備的操作靈活性和實時性,比如加工機械或汽車,確保5G應用的安全可靠。
結束語:5G通信是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實現的關鍵技術,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已經在很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引入的關鍵技術也非常多,比如大規模MIMO技術、超密集組網技術和邊緣計算技術等,這些技術可以有效的支持5G通信傳輸速率,能夠創新現代社會生活和科學技術發展,實現車聯網、工業控制、環境監測等,進一步提高了互聯網的應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