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樂清市供電公司 周丹婷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溫州供電公司 陳 銘
針對項目效率效益低、依法合規監督難度大、數據質量差等問題,電力公司利用“線上”結構化數據和“線下”報告臺賬,通過關聯分析,構建了項目后評估、項目畫像、需求預測3個分析模型,以及項目進度、資金成本、物資供應3條業務主線的22個監測算法,服務專業部門掌握狀態、發現異動、規范管理,支撐企業更好地發展。
為了更好地挖掘數據價值、服務項目管理、支撐企業發展,供電公司創新突破,搭建配網“云導航”,搭建項目全景視圖,以提高配網管理效率。
企業的有效資產作為測算電網準許收入和輸配電價的依據,顯得至關重要。實際工作中由于配網項目實施各流程環節之間的信息不對等、協同不緊密,導致項目進度不達標、總體管控難度大。
從現有的運行效果來看,項目的合法合規風險問題依舊無法避免。年初,肖世杰總經理提出,要加強運監、審計、監察等監督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如何充分整合第三方監督資源,拓展監督手段、延伸監督鏈條,確保合理地利用配電網建設資金,科學地開展配電網項目建設,有效防范和規避經營風險,是急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公司在業務領域已經實施精細化管理。但是,數據資產作為公司資產的一部分,并沒有得到有效管理。由于數據可靠性、準確性、完整性不高,系統間數據難貫通,極大制約了數據資產價值的有效發揮。
為了多角度綜合評價項目,本課題采用“數字型標簽”與“文字性標簽”相結合的方式來描述項目,找到建設項目的相關模型以及對應理解項目相關性之間的關聯關系。
(1)聚類標準特征圖
首先,收集已經完工項目的全過程數據,用費用負荷密度曲線方法對所有數據做歸一化處理。然后,用k-means算法對所有數據提取特征圖像,根據實際管理經驗,不斷豐富和完善特征圖形,找到與管理要求最吻合的標準特征圖形。
(2)挖掘關鍵因素
運用機器學習相關計算機技術,找出影響圖形差異的原因,并且預測該項目可能的走勢。從而分析項目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以滿足項目日常運轉。圖1所示的異動特征曲線反映了工程資金竣工后集中支付的情況。
圖1 異動分析示意圖
(1)特征信息收集分類
獲取歷史工程的所有過程數據,總結歸納相關信息,并且分析出特征點。然后,利用隨機森林算法建立分類模型,將歷史工程數據的特征點放入到模型中運算,從而獲取數據類型特征。分類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項目分類過程示意圖
(2)抽取特征曲線
如圖3所示,能夠獲取所有在建時間內的項目實施進度,得到以時間為單位的項目施工過程的特征曲線。
圖3 過程數據還原示意圖
(3)特征曲線疊加分析
按月將在建項目的施工數據離散化,然后,將數據輸入到模型中,疊加已完成項目的特征曲線。然后,計算出施工進度、物資需求量和資金成本額等數據。就可以為后續的物資、人力、資金等準備提供可靠的、充足的數據。預測分析過程如圖4所示。
圖4 需求預測過程示意圖
監測模型:選取配網項目中各個與“時間”強關聯的施工節點,作為“工程進度”監測的主線,并按照“節點管理”的思想,設計了圖紙交付率等9個常規監測事項,開工不及時等8個預警事項,項目長期未關閉等13個告警事項。
監測模型:選取主線節點如圖5所示,按照“預算管理”的思想,設計了累計投資、當年投資、當年預算等11個常規監測事項。
圖5 資金成本監測主線
展示方式:如圖6所示,左上方區域按照設計、監理、施工、物資的費用類別,展示資金使用情況,中上方區域展示的是3個資金類重點指標,與項目概況展示場景一致。右上方區域是項目月度支付入賬的走勢圖。點擊橫條,可彈出該類異動的具體項目,選擇具體項目,點擊確定后,可在右下方區域看到該項目資金款項支付情況。
圖6 資金成本監測展示界面
監測模型:選取節點如圖7所示,作為“物資管理”監測的主線。并按照“流量平衡”的思想,涉及了庫存變動情況、物資領用完成率等8個常規監測事項,物資申報超設計用量、超需求領用等5個告警事項。
圖7 物資供應監測主線
深度激活數據價值,經濟效益顯著。配網“云導航”通過數據共享和技術支撐,打破壁壘,實現跨專業的信息在同一平臺管理,借助項目畫像、需求預測、進度監測、一鍵式報表等功能,助推業務流程簡化,施工準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