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太原分公司 張亦軍
室內覆蓋系統作為解決深度覆蓋、提升用戶感知和分流業務量的有效手段,近年在國內開展了大規模建設。由于目前各運營商的移動通信業務重點領域相似,室內覆蓋系統的建設目標大多重復,如果由各運營商獨立建設,不但建設協調工作量大,而且重復建設帶來資源浪費也非常嚴重。在滿足運營商網絡性能指標的前提下,通過對室內站點進行共建共享,可有效節約建設資源和時間,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有助于解決站址資源稀缺場所進入難等問題。
以高性能極簡網絡為目標,共同打造競爭、成本、效率領先4G共享網絡。
電聯(電信和聯通)雙方建立室分深度共享溝通機制,本著“快、多、好、省”的大原則進行方案落地,力爭共享效果最大化。總原則:應享盡享,能享則享。
太原城區傳統室分雙方信息全共享,按需選擇性共享,留優去劣,增強樓宇深度覆蓋,提升市場競爭力,初期共享為1800/2100傳統室分全量共享。
校園、場館等特殊場景不進行共享;只針對常規傳統室分場景共享;數字化室分、MADS不共享;針對信源進行共享。
優先對不共址室分進行共享;共址室分,雙方覆蓋摸底測試、現場勘測的基礎上制定每個傳統室分的共享和關停方案。
對電聯雙方進行容量評估,站點共享后存在容量問題(評估后PRB利用率大于60%)的小區,待共享方案實施后對熱點區域進行擴容。

圖1 流程圖
聯通頻譜:中國聯通主要以FDDL1800用于室分覆蓋,FDDL2100使用相對少;電信頻譜:中國電信主要以FDDL2100用于室分覆蓋,FDDL1800使用相對少。
非共址:兩家可以直接進行共享,增加有效覆蓋,提升用戶使用和感知率;共址:覆蓋和容量不理想的可以進行互補,既能提升覆蓋,又能增加容量。容量和覆蓋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拆除一家的用于其他無覆蓋區域。
設置電信頻點為低優先級,服務小區低于-120,目標小區高于-106時會切換到電信小區。頻點及重選優先級設置如表1所示。

表1 頻點及重選優先級設置表
設置電信頻點采用A2+A4事件,基于覆蓋的A1、A2、A4相關門限值前期繼承大網門限值,可減少網內波動;后期可根據共享后的指標情況進行調整。如表2所示。

表2 業務類型及功率門限設置表
(1)聯通需要開啟SRLTE
影響:未開啟SRLTE,核心網下發CSFB指示,基站不響應,終端只能超時或者主動發起釋放,影響用戶感知和掉線KPI。開啟SRLTE,核心網下發CSFB指示,基站響應,發起釋放,重定向指示到Cdma。
(2)電信需要開啟CSFB
影響:電信現網LTE基站沒有開通CSFB功能,如果聯通用戶占用電信承建的LTE共享錨點時,無法進行CSFB業務,影響用戶語音業務,引起用戶投訴。
適用范圍:只在共享站點上進行配置,防止乒乓。(低業務站點可不配置)
優點:可分運營商配置,配置簡單,容易理解。
缺點:A2門限難確定,盡量往高配,共享方存在異頻測量性能損失。
太原聯通、太原電信于2021年4月28日完成一階段—非共址室分按需共享:聯通開通共享小區287個,電信開通共享小區523個。
共享前后業務量情況:共享完成后,室分共享站點流量增至9799.53GB,環比增長19.6%;RRC平均用戶數增至4404,環比增長19.5%。
共享后覆蓋情況:室分共享實施后,改善94個弱覆蓋區域。其中,包括住宅弱覆蓋60個,政企單位弱覆蓋16個,商務辦公區7個等。
共享后客戶感知:太原室內覆蓋網絡共享完成后,月均投訴量從64條降至23條,其中32個弱覆蓋區域解決22個,26個上網慢解決15個。投訴改善64%。
投資成本分析:共建共享室分小區開通287個,License共計花費100萬元。
總結:電聯雙方將在充分合作、合力共贏的基礎上,持續深化4G共建共享,全面整合資源,推動4G共享規模取得突破,加強行業協同,不斷豐富共建共享內涵,進一步提質增效,盤活資源,后續電聯雙方仍需在日常工作中操作配合、策略協同、投訴處理等,雙方間需要頻繁地協調、溝通,保障用戶的體驗和感知,對共享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進行梳理,積累優化經驗,方便后期優化及推廣,持續提升網絡競爭力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