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渝
1940年8月24日夜里,170架德國戰機飛臨蘇格蘭北部進行了一系列轟炸。當時德軍采用了先進的無線電導航,通常由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在前方發出無線電為后方的飛行員導航。但不湊巧的是,那個夜晚偏偏有兩架飛機意外掉隊了。因為在黑夜,他們除了依靠接收無線電確定基本方向,對其他信息一無所知。恰在此時,地面英軍的高射炮發現了他們并開火,原本就落單的兩架飛機高度緊張,只想著趕緊扔掉炸彈后迅速逃離,機組人員打開投彈倉,將炸彈一股腦傾瀉而下。
兩架德機的飛行員并不知道,他們此刻就在英國的首都倫敦上空,從飛機上投下的炸彈落到市中心,震天動地的巨響驚醒了這座古老城市,剎那間市區煙塵滾滾,火光沖天,一些市民尚未來得及反應便葬身烈焰。這是二戰爆發以來,倫敦首次遭到轟炸,歷史也在這里發生轉折。
眾所周知,從西班牙內戰到波蘭戰役,納粹空軍針對平民的空中屠殺已屢見不鮮。但在即將對英倫發動空戰之際,希特勒卻下了一道禁令,明言除非得到他本人允許,否則德國空軍不允許對英國平民進行轟炸。希特勒向戈林下達指示時,刻意強調這條禁令主要針對倫敦,大空襲發動之后,德國空軍絕對不能轟炸英國的首都倫敦。
然而兩架掉隊的德軍飛機偶然飛臨倫敦上空,又偶然地投下炸彈,這是不折不扣的誤炸。但這些已不重要。丘吉爾一方面對德國空軍的暴行表示憤怒,另一方面立刻召集參謀人員召開緊急會議,他們迅速研究出一套報復方案,鎖定的目標正是柏林。8月25日晚間,英國皇家空軍的81架“漢普頓”式轟炸機裝滿炸彈,相繼升空,朝著柏林的方向飛去。
倫敦大轟炸
英軍對柏林實施報復是戈林最為擔心的事,畢竟他此前曾信誓旦旦地表示,柏林絕對不會遭到轟炸,如果哪天英國皇家空軍對柏林進行空襲,那么大家就別再叫他元帥,直接改稱他為“農夫”得了。8月25日就是戈林“農夫”之名坐實之期。這天晚上,柏林的空中傳來引擎聲,那是英國人的飛機來了!傾瀉而下的炸彈在柏林市區爆炸,猶如昨夜倫敦一樣,霎時火光四起,驚呼慘叫不絕于耳。這是戰爭爆發以來柏林第一次遭到英國空軍的轟炸,盡管造成的損害不大,卻極大震懾了柏林的人們。
8月30日不列顛空戰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因為在這天德國空軍收到新的作戰命令,他們被告知“海獅”計劃即將實施,在大規模的登陸戰開始前,他們必須全力以赴摧毀皇家空軍戰斗機指揮部。在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皇家空軍位于比金希爾、坎雷和埃塞克斯郡的北維爾德航空站、機場均遭受德軍破壞。這一天皇家空軍戰斗機指揮部出動飛機1050架次,打破了不列顛戰役以來的紀錄。激戰中擊落德機36架,自身也付出21架飛機的代價。
仗打到這份上,皇家空軍顯然已不堪重負,但德軍不會大發慈悲。進入9月,德國空軍的大規模空襲沒有絲毫減少,戈林也親自來到法國,直接接過了德國空軍空中戰役的指揮權。9月6日,皇家空軍的損失已經到臨界點。如果德國人持續對皇家空軍各大基地進行毀滅性打擊,摧毀英軍戰斗機指揮系統,掌握不列顛領空的制空權應該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希特勒的新戰略出臺了,它徹底改變了不列顛戰役的走向。
9月7日,德國空軍打擊目標不再是襲擊戰斗機指揮部下屬的機場以及飛機生產廠,而是直接對英國首都倫敦進行報復性打擊。一連7天,每天都有龐大的德軍機群飛抵倫敦上空投下炸彈。倫敦從此迎來漫長而黑暗的大空襲歲月。然而也正是因為德軍作戰目標的轉變,為英國皇家空軍換來了寶貴的喘息機會,尤其在倫敦轟炸最初的一周,皇家空軍的各基地抓住難得的戰機,迅速恢復了元氣。另外,納粹空軍對倫敦的轟炸也激起了整個不列顛人民的憤怒,這也是丘吉爾進行全國戰爭總動員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德軍對倫敦的大轟炸沒有使英國人屈服,雖然空襲和死亡從此彌漫在首都的上空,但當時有一句名言在不列顛首都流傳——“倫敦能夠應付”。
(摘自“國家人文歷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