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琦 閆峰
在青藏高原高寒的氣候環境下,一些地區土壤和巖石中的水,多以冰的形式存在。這種溫度等于或低于0攝氏度、含有冰的各種巖石和土壤就是凍土。
根據土壤和巖石保持凍結狀態的時間,一般分為短時凍土、季節凍土和多年凍土,其中多年凍土的凍結狀態可持續數十年以上。
凍融是土層由于溫度降到0攝氏度以下和升至0攝氏度以上而產生凍結和融化的一種物理地質現象。
中國的凍土類型多屬于季節性凍土,即冬季凍結,夏季消融。由于溫度周期性地發生變化,凍土層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斷發生相變和位移,使凍土層發生凍脹、融沉、流變等一系列變形,這一過程被稱為凍融。
凍融作用示意圖
冰對巖石裂隙兩壁產生巨大的壓力。當氣溫回升時,冰融化,加于兩壁的壓力驟減,使兩壁的壓力向中間轉移。在反復的凍結和融化過程中,巖石的裂隙擴大、增多,以致石塊被分割出來,這種作用叫凍融作用。凍融荒漠化是在氣候變異以及人為活動的作用下,使高海拔地區多年凍土發生退化,季節融化層厚度增大,地表巖土的凍土地質地貌過程得到強化,造成植被衰退、土壤退化、地表裸露化、破碎化的土地退化過程。
青藏高原的凍融荒漠化十分普遍,在高寒草甸和土壤水分較多的多年凍土區,由于土壤的凍結作用、地下水或土壤水分遷移凍結,導致地下冰聚集,使地表隆起形成丘狀地帶,這一個個隆起“小山包”便是凍脹丘。
位于青海省剛察縣的凍脹丘(供圖/ 閆峰)
凍脹丘不僅讓草地退化,還會導致草地破碎化(供圖/ 閆峰)
對凍融荒漠化說不!
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的融凍泥流(供圖/ 閆峰)
為了盡量減小凍土退化對工程建設的影響,以青藏高原凍土區路基建設為例,除了及時做好工程區的土方回填、草地恢復外,還應該因地制宜地采用加保溫板、碎石護坡、熱棒以及通風管等工程措施,降低因凍土退化造成的危害。
位于青海省剛察縣的熱融塌陷(供圖/閆峰)
青藏高原凍融荒漠化防治任務艱巨。為了降低凍融荒漠化的負面影響,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緩解全球變暖強度。中國近期推進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對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有深遠意義;
合理安排凍融荒漠化地區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凍融荒漠化嚴重地區要大力開展天然草地的改良和恢復工作,科學籌劃當地畜牧業的發展;
合理開發和區域保護相結合,減少人類工程對凍土退化脆弱區的干擾和破壞,降低凍融荒漠化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