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蔓
無人直升機正在成為航拍“新勢力”
縱觀全球直升機產業,觀光旅游已經成為交通運輸外的第二大直升機應用領域。
被稱為“空中游覽車”的直升機有哪些優勢呢?和固定翼飛機相比,直升機可懸停,能讓游客更好地欣賞風景;“全景天窗”讓視野更開闊,給游客以“上帝視角”俯瞰地面。現在的空中觀光運輸工具五花八門,除了固定翼飛機、直升機,還有飛艇、熱氣球、滑翔翼等。和后三者相比,直升機的最大優勢是在高空更穩定、更靈活,安全更有保證。
直升機在飛行過程中,可能會遭遇氣流或緊急規避障礙物,在這種情況下,機身晃動比較劇烈。為確保安全,乘客在登機后需要系好安全帶與肩帶,并固定好隨身物品。落座后也要避免隨意移動,因為觀光直升機通常比較輕,重心范圍窄,極限狀態下的人員移動可能引起飛機重心的非預期性改變,帶來操控困難,產生墜機風險。
搭乘觀光直升機,乘客必須戴耳機也是一項慣例,其主要目的是降噪。在機場附近生活的人對飛機噪聲會深有感觸,直升機發動起來,主旋翼、尾槳、發動機都會快速轉動,旋翼的破空聲、發動機的轟響、尾槳的鼓噪齊鳴,如果不戴耳機,這噪聲怕是會大煞風景。
乘坐直升機觀光自然少不了拍照、攝影,專業的攝影團隊可以借助直升機拍出美美的航空大片,這種現代化的攝影方式就是航拍。
目前人們最常見的航拍飛行器有直升機、無人機、動力傘、滑翔機、飛艇等,這些飛行器形式各異、特色不一。
動力傘和滑翔機飛行時主要依賴風力和氣流變化,在實際的航拍操作中有較大的局限性,無法滿足重復拍攝鏡頭的需求。飛艇同樣受氣流限制,難以操控,飛行方式轉換也不夠靈活。想在短時間內拍出多角度的照片,飛艇往往有心無力。
與這幾種飛行器比技能,直升機的優勢要明顯得多。一是可以根據航拍需要,重復飛行動作;二是爬升性能好,可以根據拍攝需求自由控制高度;三是動力傘、滑翔機乃至無人機受高空氣流變化影響較大,航拍鏡頭晃動都相對嚴重,這是拍攝的大忌。直升機由于有云臺(航拍中的一種設備,在其他任務掛載下多稱為陀螺儀)的加持,能夠最大限度弱化機身震動對鏡頭的影響,保證航拍鏡頭流暢、穩定。另外,由于其他飛行器多處于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狀態下,受外部環境影響大,航拍風險也大。直升機空間相對封閉,較容易避開突發狀況的干擾,降低拍攝風險。
作為航拍最佳飛行器,直升機被稱為攝像機的“超級大三腳架”,可以說實至名歸。
如今,航拍鏡頭已經成為影視劇作品中的加分項。航拍這種比地面拍攝更自由的拍攝方式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了新的視覺維度,但對載人直升機航拍而言,要拍攝一部出彩的作品不僅要天時地利人和,硬件也得能跟上,比如云臺等。
有人說,如果把攝影機看作攝影師手中的“槍”,那么云臺就相當于槍上的“瞄準器”。它可以解決直升機飛行中產生的一定程度的振動、飛行位移、晃動等問題,防止抖動影響拍攝效果。直升機和云臺組成搭檔,防抖效果升級,拍攝出“大片”自然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