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西北大學成功研發出迄今為止最小的飛行器,該飛行器小于1毫米,可通過遠程控制緩慢從高處降落。集成了傳感器、無線通信、數據儲存等工具后,該飛行器是監測空氣污染以及空氣傳播疾病的理想工具。
6
桫欏(suō luó)又稱樹蕨(jué),身形筆直高大,莖干中空,葉子螺旋狀排列于莖的頂端。在適宜的環境下桫欏可高達6米,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起源于侏羅紀晚期,有著悠久的歷史。
12%
一項研究表示,走路時自然擺臂會更省力。在正常的行走速度下,相較于刻意讓手臂垂在身體兩側不動,自然擺臂可以少消耗12%的能量。
61
大食蟻獸的嘴又長又扁,嘴里沒有牙,黏糊糊的舌頭伸出來有61厘米長,方便探進蟻穴吸食白蟻。大食蟻獸的前爪卷曲,可以掏開蟻穴。不過它從不徹底毀掉蟻穴,而是保留足夠數量的螞蟻或白蟻,讓蟻群得以恢復。
600
西非長頸鹿,又稱尼日爾長頸鹿。它們的毛色比其他長頸鹿更淺,是長頸鹿最瀕危的一個亞種,最少時僅存幾十頭,生活在尼日爾西南部。
造成長頸鹿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有很多。它們的棲息地因為農田和城市的擴張而減少,人類的狩獵和食用,戰亂時被槍炮誤殺等;有些非洲部落認為食用長頸鹿可以治病,有的則認為用長頸鹿的尾巴做成的裝飾是地位的象征……這些原因幾乎將生活在非洲的長頸鹿逼上絕境。
為了促進西非長頸鹿的復興,尼日爾政府與國際組織合作,制定了“長頸鹿保育計劃”,限制森林砍伐,增設旅游項目,同時頒布嚴格的法律禁止獵殺長頸鹿。如今西非長頸鹿的數量已經恢復到約600頭,其中絕大部分生活在野外,成為非洲保護長頸鹿甚至全球保護瀕危動物的典范。
(責任編輯? 王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