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打針是生病的快速治療方法,但同時也是小朋友們的噩夢。近日,新型的兒童專用無針注射器在中國被首先獲批,應用于兒童生長激素的肌肉注射,這讓打針不再是孩子的“至暗時刻”。沒有針頭也能注射,這是如何實現(xiàn)的?其中蘊含了怎樣的科學原理呢?
每一個足月健康新生兒出生后都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這是小寶寶來到豐富微生物世界的“保護卡”。以此為起點,小朋友會注射很多次疫苗。于是,醫(yī)院里經常會聽到孩子們撕心裂肺的哭叫聲。有些成年人,由于疾病的原因也需要常年注射藥物,如果這其中恰巧有人暈針,那就“苦不堪言”了。
為什么注射器一定要有針頭?這么嚇人的東西,就不能去掉針頭、直接打針嗎?
2021年8月17日,經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首次批準,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兒童專用無針注射器正式獲批上市,實現(xiàn)了中國兒童無針注射領域“零”的突破。
無針注射原理示意圖
無針注射器示意圖(繪圖/ 飛飛)
無針注射又稱射流注射,其原理類似于高壓水槍,利用動力源產生的瞬時高壓,使注射器內的藥物形成比頭發(fā)絲還要細很多的高速高壓射流。高壓射流可以穿透皮膚,到達皮下一定深度后完成藥物的釋放。
在無針注射中,高壓射流的直徑為76微米~360微米,而傳統(tǒng)的注射器針頭直徑是810微米,兩者相比,無針注射產生的“洞”要小很多。
傳統(tǒng)注射器(上)和無針注射器(下)對比圖
無針注射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快”,在護士按下注射按鈕的一瞬間,注射就完成了;第二是“柔”,整個注射的過程很柔和,幾乎沒有痛感。
因為不存在針頭,無針注射不僅可以降低痛感,而且可以避免針頭劃傷、折斷、污染導致的風險。但是,出于對無針注射器安全性和準確性的考慮,目前的無針注射器都為皮下注射使用,不能達到靜脈注射的要求。
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更多時候是基于人們的需求。相信科技會帶動更新更快的醫(yī)學發(fā)展,不止于小小針頭的變革。
打針可以分為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靜脈注射、皮內注射。不同的打法,因為進針角度和到達的皮膚組織不同,疼痛感也不一樣。
(責任編輯 / 高琳? 美術編輯 / 李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