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馬與奧迪致力于發展車用燃料電池技術
近期,寶馬公司與奧迪公司正在積極開發燃料電池乘用車。有部分研究人員認為,一些不確定因素可能會推動汽車產業向氫燃料領域發展。2家公司在氫燃料領域持續進行開拓與創新,也源于德國政府對氫燃料領域的重視。
截至目前,德國政府已在氫燃料領域投入總金額達數十億美元的研發資金,用以實現節能減排的發展目標。其中,寶馬公司不僅為自身規劃了明確的燃料電池技術發展路線,而且還期望以此影響中國與歐洲其他國家的氫燃料政策。
目前,寶馬公司旗下的研究人員已經取得了一些技術進展,其已在X5車型的基礎上開發了1款新型氫燃料電池汽車。負責氫燃料電池汽車項目的相關管理人員表示,寶馬公司將在2022年內建立起1支擁有約100輛燃料電池汽車的測試車隊。與此同時,奧迪公司也已組建起1支擁有100多名研究人員的技術團隊,并已生產出了一定數量的燃料電池汽車,以不斷推動該項目的后續發展。
舍弗勒集團提供高效且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電氣化解決方案
近期,舍弗勒集團以“實現交通運輸的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亮相于2021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 2021)。除了推出可用于混合動力汽車變速箱的高效軸承及減振部件外,舍弗勒集團還展示了一系列新產品,包括800 V電機控制器與高度集成的熱管理系統。
舍弗勒集團汽車科技事業部首席執行官馬迪斯·青克對此談到:“無論在零部件還是系統層面,舍弗勒集團都是全球客戶的首選技術合作伙伴。我們在內燃機領域擁有70多年的技術積累,為推動電驅動技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舍弗勒集團已在電驅動技術領域簽訂了多份量產訂單,表明集團所選定的戰略發展方向是正確無誤的。”
2021年上半年,舍弗勒集團電驅動事業部一共簽訂了總價高達21億歐元的多份新訂單,提前實現了全年業績目標。舍弗勒集團電驅動事業部負責人約亨·施羅德博士對此談到:“舍弗勒擁有強大的技術開發和生產能力,涵蓋了所有電驅動系統零部件領域,可以為客戶提供具有先進技術及低廉成本的產品。”
菲亞特動力科技波旁朗西工廠獲得世界級制造(WCM)認證
在國際上,世界級制造(WCM) 是1種可用于優化制造過程的重要方法,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采用。菲亞特動力科技位于法國波旁朗西的發動機工廠,是其全球范圍內第1家獲得WCM認證的工廠。該工廠自1998年起,開始專業生產Cursor C8、C9、C10、C11、C13和C16系列發動機,一共能生產77款機型,其年生產能力約為8萬臺,并且擁有1 200余名員工。該工廠是柴油機和天然氣發動機領域的頂級制造中心,可為不同客戶提供最佳產品方案,并實現量身定制。
作為1家高度專注第4次工業革命(工業4.0)的工廠,波旁朗西工廠已將其內部的先進技術和以研究為導向的產品方案應用于多個重大項目之中,為此受到了重要國際科學出版物的認可,并且還獲得了法國政府的表彰。
通過對可持續性發展理念的認真貫徹,波旁朗西工廠在當地遠近聞名。該工廠旗下的許多項目專注于減少工業活動所產生的影響,并致力于保護周圍環境的生態多樣性。
近期,菲亞特動力科技的業務一直在不斷改進,其行業競爭力也在與日俱增,從而使該公司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動力總成開發商之一。
特斯拉公司公布全新車用熱泵系統
近期,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1)在中國海南省海口市國際會展中心順利舉行。會議期間,特斯拉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方面將繼續致力于提高生產效率,使電動汽車成為更多客戶的首要選擇。
本次會議期間,與會領導公布了“2021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的評選結果,特斯拉公司用于優化熱源的電動汽車熱泵系統也榮膺該獎項。目前,特斯拉公司用于優化熱源的熱泵系統已在Model 3和Model Y車型上成功搭載,其為1種可將低溫熱源的熱能轉移到高溫熱源的空調裝置。相比于其他車型,特斯拉旗下車型產品與熱泵系統的集成度更高。該熱泵系統配裝了業內首創的八向控制閥,選用了由特斯拉自主開發的空調系統控制軟件。特斯拉旗下的研究人員通過采用精妙的設計方案,使該熱泵系統在硬件和軟件方面實現了雙重創新,從而有效提升了熱泵系統的制熱效率,降低了能耗及成本,相應提升了車輛在冬季運行條件下的充電與續航能力,保障了車輛行駛過程中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汽車電動化轉型不易 捷克拒絕采納歐盟2035年內燃機汽車禁令
早期,歐盟曾公布到2035年將禁售內燃機汽車的提議。近期,捷克總理安德烈·巴比什拒絕采納該項提議,并認為歐盟設定氣候保護目標必須建立在不損害捷克本國汽車工業的基礎上,設定氣候保護目標必須要合理地開展。
同時,巴比什還提到,捷克是世界上人均汽車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汽車產業是捷克經濟的支柱產業,其占捷克國內工業總產值的26%,占捷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不僅如此,捷克也是大眾旗下斯柯達汽車等汽車制造商的生產基地。
向電動汽車的轉型會使捷克本國的汽車工業面臨巨大的挑戰。目前,捷克國內共擁有3家汽車工廠,分別為斯柯達、現代和豐田-標致-雪鐵龍(TPCA)。這3家汽車工廠均已推出了一定數量的純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據估計,目前在捷克國內生產的汽車中大約只有10%是電動汽車。巴比什還表示,捷克將支持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但不會對電動汽車產業進行補貼。
捷克國內汽車工業如果要向電動汽車轉型,需要大量知識、技術和投資,使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歐盟的支持。目前,捷克政府計劃斥資20億歐元建造超級工廠來生產動力電池,該項目旨在利用捷克本國儲備的大量鋰材,同時也增加了捷克國內民眾對電動汽車的期望。據悉,捷克政府正在就該項目與大眾汽車公司進行商業洽談。
助力可持續發展 康明斯開發新款氫燃料內燃機
近期,康明斯宣布了其最新的氫燃料內燃機發展計劃。目前,康明斯旗下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新款6.7 L中型氫燃料發動機和15.0 L重型氫燃料發動機。
康明斯發動機業務總裁Srikanth Padmanabhan對此表示:“作為PLANET 2050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我們制定了包括零排放在內的重要發展目標。為減少從油井到車輪(well-to-wheels)的碳排放,我們需要在能源和電力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創新。雖然以蓄電池和燃料電池為代表的車用動力系統都有著較好前景,但內燃機在燃用氫燃料方面的相關技術也可為未來零排放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補充。康明斯在全球天然氣汽車市場和氣體燃料技術領域長期保有領先地位,且擁有深厚的技術底蘊,因此我們能夠為中重型汽車市場開發這些新款氫燃料內燃機。我們將加快推動氫燃料內燃機發展計劃的實施,以確保康明斯成為這項新技術的領導者。”
康明斯后續的發展目標是實現零碳排放,并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密度和熱效率。該款6.7 L氫發動機將用于中型貨車、城市客車等車型,而15.0 L氫燃料發動機將用于重型貨車。
華為已上市30多款智能化汽車零部件
近期,華為智能汽車首席運營官王軍表示,華為已經上市了30多款智能化汽車零部件,包括自動駕駛計算平臺(MDC)、激光雷達、鴻蒙車機在內的多款全新產品。
王軍提到,2021年華為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的研發資金投入將達到10億美元,研發團隊規模將達到5 000人,研發中心遍布于歐洲、中國和日本等地區和國家。2021年12月,華為蘇州創新中心也將正式對外開放。華為計劃每年提供總金額達5 000多萬元的資金支持,同時與車企合作伙伴開展聯合創新,并圍繞MDC、數字平臺構建合作生態圈,以此發展超過300家生態合作伙伴。
王軍表示,今年汽車行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好勢頭,智能汽車已成為了行業熱點,且備受用戶關注。電動汽車已經從政策驅動走向了消費驅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促進了消費升級,很多用戶購買了第2輛車用于市區代步,電動汽車成為其首選車型。同時,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正在成為購車主力,其對電動化、智能化、個性化的產品認可度較高。近年來車展的關注熱點,以及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00%的數據充分體現了這一趨勢。
上汽乘用車公司2021年8月新能源車型銷量增長408.01%
近期,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了2021年8月的車型銷量數據。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中,上汽乘用車公司在同年8月的新能源車型總銷量為16 998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08.01%,增速排名國內第一。至此,上汽乘用車公司在2021年1—8月的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達到近10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乘用車公司在國內新能源車型銷量保持前列的基礎上,克服了銷售淡季產生的影響,以2 261輛的成績刷新了歐洲新能源車型市場的單月歷史銷量紀錄。在海外疫情的影響下,這一表現無疑展現出了上汽乘用車公司車型產品的強大生命力。
在國內車型市場中,上汽乘用車公司旗下的新能源車型布局日趨完善,帶動銷量穩步上升。榮威RX5 ePLUS、榮威ei6 MAX、榮威RX5 eMAX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憑借強勁動力、超低排放、舒適體驗得到了眾多客戶的青睞。
在海外車型市場中,上汽乘用車在中國車企中更是出類拔萃,其旗下的MG車型蟬聯了中國單一車型品牌海外銷量第一,并于2021年8月刷新了單月歷史銷量紀錄。截至目前,上汽乘用車已經進入了66個國家和地區的車型市場,暢銷于英國、法國、挪威、荷蘭、德國等國,為實現歐洲地區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
吉利控股集團旗下首款新能源概念重卡即將發布
2021年9月23日,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集團供應鏈大會上,分享了主題為《創造智慧互聯 引領綠色商用——中國商用車探索智慧綠色運力創新發展》的主題演講。
李書福透露,吉利遠程汽車將于2021年內發布1款概念重卡,支持純電動、增程式混合動力、甲醇等多種新能源動力型式,并可通過自動駕駛技術和豪華駕駛座艙,為用戶提供房車般的使用體驗。
商用車在推動了全球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給地球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據測算,1輛柴油重卡污染物排放量相當于306輛乘用車。目前,全球已有30多個國家提出了碳排放目標,商用車的新能源化已是大勢所趨。
李書福表示,汽車行業的變革開啟了全球產業鏈調整的空窗期,新的競爭即將來臨。戴姆勒、大眾、沃爾沃等全球知名汽車制造商紛紛謀求轉型,制定了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多種動力技術并舉的多能源戰略。
大陸集團將印刷電子產品集成到橡膠部件中 加速輪胎智能化發展
在汽車領域,橡膠多用于制造輪胎及管路等部件。近期,汽車供應商大陸集團正計劃開展1項關于印刷工藝的研究項目,該項目負責人為蒂姆·沃爾弗。若該項目順利實施,上述橡膠部件將配備一定數量的智能傳感器和執行器,并被應用到車載系統中,以實現數字處理功能。該研究項目的重點是實現智能系統和網絡的集成,沃爾弗對此表示:“我們正在研究由彈性部件制成的組件接口,以及電子設備的集成。”
其中,重要性最高的是“sensIC”項目。通過該項目,研究人員可將集成傳感器技術應用于電動汽車的軟管中。目前,大陸集團旗下的研究人員正在弗萊堡的印刷技術中心開展該研究項目,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為該項目提供了290萬歐元的費用資助。
大陸集團的管理人員對sensIC項目寄予厚望,同時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對該技術進行大力推廣,使其得到廣泛應用,并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里卡多公司與LS汽車技術公司開展合作
近期,里卡多公司與韓國LS汽車技術公司簽署了1項合同,將為其開發新款高壓直流-直流(DC-DC)變換器,并為電動汽車的低壓電網供電,這是里卡多公司支持全球交通低碳化進程發展的1項重要舉措。
LS汽車技術公司是1家汽車電子元件制造商,里卡多公司則為其開發全新DC-DC變換器。該款DC-DC變換器可將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中的高壓直流電轉換為低壓直流電,并為汽車燈、風扇、泵、雨刷和電子控制單元等設備提供能量來源。電力轉換必須實現高效運行,以確保設備的冷卻,并要求其在整車系統中只占用很小的空間。為了實現預設的高效率、高性能及高能量密度等目標,里卡多公司的研究人員通過采用碳化硅和氮化鎵等材料來制造相關電子器件。憑借從一系列研發項目中獲得的獨特知識和深湛經驗,里卡多公司的研究人員能夠為變換器提供1種新穎的設計方案。與現有的同類產品相比,該款DC-DC變換器的效率和性能均得到了顯著提升。
根據合同約定,LS汽車技術公司的研究人員將與里卡多公司的研究人員共同組成開發團隊,便于實現技術共享,同時加快未來新產品的設計和制造過程。
加快實現碳中和 日產公司推動旗下車型電動化進程
早在2010年,日產公司就已發布了聆風(LEAF)型電動汽車。目前,該車型依然是美國汽車市場上續航里程最長的電動汽車之一,并且一直保持著暢銷狀態。在聆風發布之后的11年中,日產公司并未推出其他電動汽車。為進一步實現環保目標,日產公司在最新的聲明中表示,其將盡快使旗下車型實現碳排放減半的目標。
2021年上半年,日產公司承諾將在2050年前使所有車型產品實現碳中和。為了加快實現這一目標,日產公司的管理人員啟動了EV36Zero項目。這是1項全新的制造戰略,可進一步推動電動汽車的生產和制造進程,并與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充分結合。日產公司未來的目標是在全部運營中充分消除碳排放,并圍繞著電動汽車開發1個生態系統,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能源儲存,以及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回收再利用等方面。
日產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日產公司希望實現碳中和,其發展核心是大力推廣電動汽車及相關技術。此項工作從2010年即已啟動,并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日產公司的目標是,到21世紀30年代初期,在日本、中國、美國和歐洲等主要汽車市場上,使所有的新車型都100%實現電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