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市場作為創新源泉,以市場導向作為創新成敗的根本,才能找到技術創新與市場之門對接的那把鑰匙。
一線成長起來的技術能手
李普育,蘇州東吳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程總監,來自湖南,畢業于江蘇大學機電專業。剛來蘇州時,李普育服務于一家央企建筑公司,成為一名機電設備的管理人員,在一線崗位上開始不斷積累、成長。2005年,隨公司參與園區獨墅湖高教區的建設工作,李普育便跟著項目來到了蘇州工業園區。
那時候的園區,正值大開發的階段,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李普育一下子就被園區的大環境吸引,“這個城市猶如一個大花園,不但環境優美,教育資源豐富,還有很多就業機會。我在做項目的期間,感受到這是一座非常開放包容的城市,重視人才,為了吸引人才,園區積極做足配套,讓人才可以安心落戶?!?/p>
三年后,李普育加入了蘇州東吳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園區分公司,從一名普通的工程技術人員做起,兢兢業業,一步步成長為負責物業項目工程相關工作的專家,連續多年被評為公司技術能手、崗位能手、創新標兵等個人稱號。2014年李普育被評為蘇州工業園區“高技能領軍人才”,2017年獲得蘇州市“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獲得江蘇省住建系統“勞動模范”……十三年來,他堅守“工匠精神”,努力鉆研,不忘創新,堅持學習,知識層次和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迅速成長。
創新智慧物業平臺,覆蓋全生命周期場景
近年來,東吳物業發展迅速,項目覆蓋了全國22個省份、40多個城市,服務全國160多所高校,服務師生近500萬人。在項目較為分散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專業化、標準化的服務品質?如何確保透明化、標準化的過程管理?這成為公司面臨的一大課題。在此背景下,李普育以“物業+互聯網”的理念,創新建設了“智慧物業應用平臺”。
“很有幸,我們趕上了最好的時代,近些年我看著移動終端和物聯網的興起與普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我就萌生了一個想法,我們物業管理工作同樣可以打造一個先進的智慧管理平臺,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p>
憑借著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和多年的設備管理經驗,以及孜孜不倦的好學精神,李普育向著“標準化”和“信息化”的質量管理模式邁進,實現業務和管理的轉型創新。2019年,東吳智慧物業系統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并主導參編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1項、地方標準5項。
李普育向記者介紹,東吳智慧物業系統將傳統的物業管理實現了移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我們把業務標準化植入系統,以‘物業+互聯網’的理念,以信息化為抓手,牽頭建設了東吳物業的智慧物業應用平臺”。
該平臺包括“5+2+1”三個模塊:5是指五個系統,包括云物聯系統、云物管系統、云教育系統、云監控系統、云車管系統;2是指微信+觸屏兩個客戶端,1是指一個員工端App。其中,客戶端服務窗口連接平臺,來實現員工App各類自動派單作業,實現公司總部對項目的遙視、遙控、遙測,達到物業維修服務、設備點檢巡視、設施保養等標準、流程信息固化管理,使公司在管理服務上更加標準化、專業化,實現了物業管理的信息化與智能化。
目前,東吳智慧物業系統平臺已在200多個項目中進行推廣,包括蘇州恒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園區分行等,實現了物業管理的信息化與智能化。該智慧物業系統平臺,也獲得了全國高校后勤信息化示范項目稱號。
沒有“教室”的教學,讓人才更快地融入
李普育除了是工程總監,他還有一個身份,便是“老師”。只不過他所任教的地方并不是一間“教室”。
“我們東吳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也是蘇州很多像是蘇州大學、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蘇州技師學院、常熟理工學院等學校的實習基地,我們會以實訓為導向的授課,把整個教學過程變成即將畢業的學生學習技能的過程,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學習理論、鍛煉技能,感受職場氛圍。職業教育的本質是教育,核心是職業。我認為,職業教育是職業生成教育?!?/p>
在李普育看來,要加強區域技能創新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的力度?!靶F蠛献鞯恼嬲~帶是人才培養。園區很多學校與企業合作,大量參考了企業的崗位標準,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培訓。希望政府可以更多地參與進來,牽頭企業和學校,把生產經營與實訓教學結合起來,讓學校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和區域發展相契合,采取現代學徒制的方式,更好地帶動人才的輸入。”
“創新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動力,讓美好的創新愿景真正落地生根、結出果實,讓創新真正創造出經濟與社會價值,我們不能只是簡單把創新當成一門技術活,而必須把成果轉化、市場運營作為一個系統串聯起來?!崩钇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