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孝聽
說起成都,你能想到的是什么?火鍋?熊貓?麻將?辣妹?“巴適得板”!說到蘇州,你能想到的是什么?小橋流水?枕河人家?園林街巷?“精致得咧”!沒錯,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而事實上,成都的南部和蘇州的東部有著與古城截然不同的氣息。林立的寫字樓、熱鬧的產業園、密密麻麻的共享單車、人頭攢動的創業空間以及代表著“白領氣味”的“寫字樓咖啡”……創新、活力之城躍然眼前。
成都高新區與蘇州工業園區分處長江經濟帶東西兩頭,同時,又是中國168個國家級高新區中的佼佼者,在產業創新和資本合作方面也有著相似的情緣。蘇州工業園區自1994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的理念,打造創新創業高地;籌建于1988年的成都高新區,從城南神仙樹片區2.5平方公里的農田上開始精耕細作,一代代高新人前赴后繼的“激情燃燒”,在成都造就了一個蜚聲海內外的“西部硅谷”。
1991年,成都高新區獲批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2006年被科技部確定為全國創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試點園區;2015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區。縱觀全區,全域樓宇布局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全維度孵化“種子企業”;圍繞長島片區精心打造都市林盤型產業空間,形成“瞪羚聚落”;圍繞天府軟件園、新川創新科技園片區打造“獨角獸園”,彰顯新經濟價值;圍繞騎龍片區構建龍頭企業總部經濟高地,打造一樓一企的“騎龍灣”……
西部人才支撐造就了成都這座城市。但地域的相對封閉,使得西部的理念與一線城市存在差距。為了拓寬思維,即便地處內陸,成都高新區把目光放向了全國。2018年5月11日,成都高新區打造的“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在蘇州工業園區掛牌成立“盈創動力蘇州工作站”,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其首個外省推廣目的地。
33年來,成都高新區不斷釋放產業活力、人才活力、創新活力、資本活力、生活活力、開放活力,聚焦5G通信、數字創意、人工智能三大重點方向,留白未來產業,通過專業園區包裝,高端資源鏈接、產業生態圈構建、公園城市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經濟策源地和活力區。
不得不感嘆,從昔日的農村田壩到如今的城南梟雄,這座“不靠海”、“不沿邊”的城市,活出了“巴適得板”的另一種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