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蓉
2018年到2020年,海南全島在黨中央的支持下逐步探索,構建了一套初步的自由港政策和制度體系,并于2021年起初步建立了自由港政策和制度體系。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嚴峻復雜的特定背景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啟動的意義更加凸顯。
同樣站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8’字形中間的重要交匯點上,2019年掛牌成立以來,蘇州自貿片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一樣,正通過一系列推動貿易、投資、加工制造、專業服務、金融、人員流動、旅游購物等更加自由便利的創新性政策,探索對內對接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作用,對外吸引全球優質資源集聚的發展新思路。
為提升貿易自由自由化便利化水平,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海口舉辦,吸引了來自69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外共超2500個品牌參展,并于5月16日,開通了首條第五航權全貨機航線。蘇州自貿片區則試點打造了全國首家保稅檢測集聚區,發揮綜保區“保稅+”平臺功能,將區內保稅政策與區外業務聯動,加速推動檢測檢驗產業集聚發展,同時在園區港增設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提升物流貿易便利化水平。
為了給創新型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海南銀行于9月10日推出“海知貸”業務,給企業提供了以知識產權質押作為擔保的全新融資方式。蘇州自貿片區則建立了“關助融”公共服務合作機制,完善進出口企業誠信體系,助力進出口企業提高信貸額度、降低融資成本。
在進行產業布局時,三亞市以打造國家南繁硅谷和全球種業科學中心為目標,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簽署了“種業創新實驗室”共建協議。而蘇州自貿片區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2+3+1”特色產業體系,實行了進口研發(測試)用未注冊醫療器械分級管理、一站式專利快速授權管理服務、市場準入本級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市場主體容錯糾錯機制等一系列推動重點產業發展的措施
如今的海南島,不僅是中國以開放促改革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敲門磚,更是中國人支持和推動經濟全球化、更深程度融入世界經濟的啟航處,園區也正通過改革創新舉措的實施,提供一個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高、開放程度深、開放領域廣、政策優惠、法制化程度高的區域發展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