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娣
喬莎莎,我軍聯合作戰的“領頭雁”,南部戰區某部高級工程師,她是用精準計算打勝仗的奇女子。喬莎莎為打勝仗,帶出了很多會打仗的人。她和她的團隊,是“逐夢強軍、奔向一流新時代”的中流砥柱!
本文主人公喬莎莎
1981年7月,喬莎莎出生在湘北一個軍人家庭,爸爸是一名優秀的海防軍人。小時候,爸爸是莎莎的偶像,家中有爸爸的一張照片,小莎莎非常喜歡。爸爸英姿颯爽地站在蔚藍色的大海邊,頭戴白色海軍帽,身穿白色海軍服,行著標準軍禮,瞭望遠方大海。小莎莎經常捧著這張照片看了又看,她為爸爸驕傲,同時,她更想成為爸爸一樣的軍人。那片蔚藍色的大海,就是小莎莎的詩和遠方。
喬莎莎的姥爺也是一名軍人,他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孩提時,小莎莎只要一去姥爺家,就黏著姥爺,讓姥爺講打仗的故事。姥爺非常喜歡小莎莎,看著她瞪著烏黑明亮的大眼睛看著自己,姥爺就繪聲繪色地講起他肚子從上到下3個彈孔的來歷:第一個是俘虜國民黨副軍長時受的傷;第二個是在廣西剿匪時留下的紀念;第三個彈孔最大最深,負傷的時間最早,是搞偵察時被子彈打的。
那時候,姥爺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當偵察排長,有一次,他帶著11名戰友深入敵區搞偵察,結果遭遇敵人的巡邏隊,一場惡戰后,只有姥爺和身邊的一名小戰士活了下來,其余9名戰友都壯烈犧牲了。
姥爺聲音哽咽地講起這段歷史,默默地脫帽致哀,并對小莎莎說:“莎莎,打仗一定要打有準備之仗,一定要計算準確,想好萬全之策。”雖然那次偵察,姥爺完成了任務,并且和大部隊一起消滅了敵人,但是一想到犧牲的戰友,姥爺就心痛不已。
小莎莎聽著,淚水奪眶而出,她用小手擦去眼淚說:“姥爺,我長大了,要為這些姥爺們報仇!”姥爺緊緊地把小莎莎抱在懷里說:“好孩子,咱們長大了也當兵打仗。”
受兩代軍人、全家黨員的家風熏陶,喬莎莎從軍報國的信念一直堅如磐石。高三那年,喬莎莎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99年,喬莎莎高中畢業,如愿考上了國防科技大學。
當時,社會上“出國熱”“下海潮”風起云涌,喬莎莎毫不動心,毅然決然地選擇攜筆從戎。她對姥爺說:“等我到了部隊,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讓偵察兵既打勝仗又少受傷。”稚氣未脫的話語,聽得姥爺淚如雨下。
一次,中國工程院院士、時任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盧錫城院長組織“我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事件”討論,同學們個個義憤填膺。老院長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光氣憤有什么用?關鍵自己要有本事。”接著,盧院士從技術層面對外國軍隊精確制造的導彈炸彈的性能特征、飛行軌跡等進行了系統分析。從此,“用技術研析作戰”的理念深深刻印在了喬莎莎的腦海里。
喬莎莎在認真學習
喬莎莎與戰友們交流工作
軍校畢業后,喬莎莎先后在通信、保密、檔案等崗位上工作過,但她從沒有忘記軍人的職責,利用一切時機提升自己的作戰素質。她擔任基層分隊長時,虛心學習帶兵之道;她做機關保密員時,一有機會就跑到作戰部門當“編外參謀”,一點一滴學習作戰籌劃;她當檔案管理員時,潛心研究戰史戰例,從一份份作戰方案、戰斗日志和行動總結中探尋戰爭制勝機理。
2016年2月1日,戰區成立。喬莎莎從新聞聯播上看到習主席給各戰區授予戰旗、發布訓令的情景,激動不已。喬莎莎預感到:我軍備戰打仗的新時代已經開啟,自己離心中的那個夢想,越來越近。
當南部戰區面向全軍選調聯合作戰人才時,喬莎莎率先報名。這些年,喬莎莎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她刻苦學習,頑強拼搏,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大膽創新,獲得4項國家專利、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在軍中小有名氣。
喬莎莎的好朋友聽說她要到戰區“自討苦吃”,立即跑來勸說她:“別人都朝著安逸奔,你怎么偏向‘苦山行?”她說:“備戰打仗的前沿陣地,是實現夢想和展現人生價值的最好舞臺。”
選調考核時,主考官連連追問:“作為一名女同志,你為什么放棄舒適的生活,而選擇艱苦的地方?”喬莎莎擲地有聲地回答:“我喜歡備戰打仗。”“新崗位一切從零開始……”“我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如果去了,沒有給你安排職務……”“我就想當一名從事作戰工作的軍人!”看著喬莎莎執著渴望的眼神,聽著她堅定的話語,主考官露出了欣喜的微笑。
2016年6月,喬莎莎如愿成為南部戰區某部一名工程師。她興奮得徹夜難眠,索性起身在筆記本上寫下明志詩句:“一個人的夢想有多大,大到可抵蒼穹;一個人的夢想有多久,久到可以穿越一生。”她還寫道:“我就想一輩子干一件事情,務打仗謀打贏!”
在南部戰區,喬莎莎主動請纓參加戰區作戰課題研究攻關,這是我軍聯合作戰的新興領域,一切都得從零起步。起初,喬莎莎團隊只有幾個人,她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攻關中,千方百計推動這個領域“立起來、走出去,形成保障能力”。她帶著團隊成員深入部隊生活,登戰車、訪軍艦、上戰機,深入一線,虛心向官兵學習。
有一年,在聯合作戰背景下,一場紅藍對抗演練正在緊張進行著。紅方“中軍帳”內,一組組復雜“敵情”接踵而來,戰場態勢瞬息萬變,指揮所里氣氛嚴肅而凝重,仿佛掉一根針都能聽到聲響。
“綜合藍軍兵力布勢、補給陣位等特點分析,‘敵作戰鏈和補給體系上存在5個方面的短板……”喬莎莎干脆利落的聲音,打破了指揮所內的沉寂。紅方指揮員果斷采納喬莎莎的意見,以“敵”短板弱項作為作戰籌劃突破口,打了藍軍一個措手不及。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喬莎莎敢于打破常規,在一次軍事演習中,她大膽提出:“運用轟炸機隱蔽突防,打擊藍軍軍事基地。”喬莎莎一語既出,立即引起大家的爭論。很多人反對,認為沒有制空權,轟炸機執行任務的可能性不大。面對質疑,喬莎莎說:“行不行,科學數據說了算。”
喬莎莎帶領團隊,運用結構力學、材料力學,蒙特卡羅法、網絡分析法等等計算方法,精算細算,反復驗證,還設計出相關計算支撐軟件。計算時,喬莎莎收集、消化信息資料數十萬字,涉及多個軍兵種、涵蓋多種武器彈藥,涉獵計算機編程、運籌學、爆炸力學、測繪學等多個專業學科。喬莎莎和團隊成員一起,算天算地算萬物,硬是把自己的團隊逼成了“科學家團隊”。
幾天后,一套以數據和仿真推演結論支撐的火力打擊方案送到作戰會上,經過討論,方案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認可。他們說:“真沒想到,仗還可以這么打!”
有一次,喬莎莎出海執行勘察任務,剛出海的時候,海上還是風平浪靜,景色宜人,大家站在甲板上談笑風生。艦艇向大海深處行進,突然間,天空中出現了黑云,黑云越聚越多,黑壓壓密布頭頂。隨即,海風呼嘯而至,海浪一波接一波地襲擊艦艇,艦艇顛簸得非常厲害,盡管團隊里的人都已經回到船艙中,并且趕緊服用了暈船藥,但是忽高忽低顛簸震蕩的艦艇,還是把所有人都搖暈了,不少人吐得下不了床。喬莎莎也被震蕩得頭暈眼花,但她依然憑著驚人的毅力,努力工作著,硬是完成了既定任務,取得了第一手數據資料。
一次演習中,為校準預設靶標,喬莎莎冒著凄風寒雨,踩著泥濘水坑,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到訓練一線,她冒雨將40多個散亂分布在上百畝山地叢林中的模擬靶標,逐一進行踏勘校驗,直到所有靶標都達到標準。看著全身濕透、滿褲腿泥巴的喬莎莎,在場官兵肅然起敬。在這次任務中,喬莎莎全程與各作戰鏈條人員捆綁作業,為演訓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決策依據。
“搞聯合作戰需要科學家精神,”喬莎莎說,“因為打仗來不得半點虛假,否則上了戰場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在一次演習作戰研究會上,指揮員突然詢問:“如果對藍軍實施封鎖,他們最長能堅持多久?”現場一片寂靜,很多人搖頭嘆息,認為指揮員的問題不切合實際,都覺得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藍軍一個補給站每次能補充多少物資?補充哪些物資?物資儲備是多少?每天消耗多少?這些基本問題都不清楚,怎么算?”
喬莎莎不服氣,她帶著大家從海量數據中探索、尋找,對藍軍自持力反復進行提煉分析。藍軍每個陣地能存多少水、油、主副食和武器彈藥,每天主戰裝備消耗多少油,每天人員消耗多少主副食,最長能持續多少天,喬莎莎團隊都反復精算,經過兩個多月的苦戰,終于拿出了“圖表+數據”的精準研究報告,每個數據都精確到了個位數,機關指揮員看后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
喬莎莎帶兵打仗,“嚴”字當頭。一次演習中,喬莎莎組織部隊學習某作戰行動“敵情”資料,沒想到任務布置下去一段時間后,不少官兵還是一問三不知。她當場毫不客氣地質問幾名帶隊營連教官:“連基本的‘敵情都不掌握,你們想去白白送死嗎?”有些干部不服氣。隨后,喬莎莎組織了一場紅藍對抗演練,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讓大家終于認識到“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對喬莎莎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嚴”是喬莎莎團隊放在第一位的標準。報告中每個數據必須嚴格論證有出處,態勢圖上每個隊標隊號必須精準規范,材料中每個標點符號都必須準確無誤。正是在這種近乎苛刻的要求下,團隊成員才不斷突破自我,人才梯隊拔節成長。
在喬莎莎團隊,研戰務戰蔚然成風,不管是博士、碩士,還是普通戰士,都是鉆研打仗的一把好手。剛畢業的研究生吳尚燁,在她的引導下發揮專業特長,一年多就能獨當一面,成長為業務能手。行政管理干部褚達文想學業務,喬莎莎給他量身打造學習計劃,如今成功轉型為工程師,成為軟件開發尖子人才。中士劉康,在喬莎莎帶領下參與后臺值班,學習作戰標圖,成為遠近聞名的“兵專家”。下士沈興懋,到部隊不久便在喬莎莎的幫助和鼓勵下,主動到后臺跟班學習,積極參加業務培訓,成為團隊的“編外研究員”。
幾年來,喬莎莎以密集的課題任務為“磨刀石”,帶領團隊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培養了一批研究打仗的“活字典”“專門家”,24人成長為本專業領域的核心骨干,5人入選戰區骨干人才庫。她帶領團隊先后取得重大研究成果30余項,填補了我軍相關領域的空白。
2021年“八一”前夕,喬莎莎所在團隊群眾性戰法創新傳來捷報:多項研究成果和分析數據進入實戰方案,為指揮員研判和決策提供了可靠支撐。喬莎莎注重發揮團隊“聚合效應”,已然結出累累碩果。
2020年11月,喬莎莎作為全軍唯一的女代表,被評為“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2021年7月1日,她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應邀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2021年7月31日,中央宣傳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授予喬莎莎“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稱號,她的青春最美麗!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