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
摘 要:高等學校學院教育教學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認真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發(fā)揮領導者的影響力,提高教師素質培養(yǎng)教師能力,調動教師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帶領全體教師,增強學校發(fā)展活力、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本文根據教育管理工作校長助理的多年實踐,提出了學院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即要“領導”又要率先“垂范”,同時也要運用“制度管理”+適當的“情感投入”,外加“人格影響”并重等舉措,來進行學院的教育教學管理,才能很好地完成一個教學單位的各項教育教學管理工作。
關鍵詞:教育;管理;領導力
時代的變遷,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日趨重要,學院的教育教學搞得好與不好,突出的是領導者的領導力,領導者以法定的領導職權做為條件,以個人的人格魅力為基礎,對所屬環(huán)境及組織的發(fā)展和組織成員的成長產生的一種影響力。作為一名學院的教育教學管理者,既處于領導者、組織者、指揮者的地位,又集職、責、權于一身,同時又處在社會、上級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家庭等各種復雜關系的匯合點。這種領導力和影響力,是一個人和外部進行能量和信息交互的“場”,影響力越大,吸引力越強,這個場就隨之越大,對所屬員工的影響也就越大。一般來講,吸引人,同時又被人們追隨,需要三個要素,一是思想和認識上是領先的,二是政策和決策是符合多數人利益的,三是行為和影響要有親和力。親和力就是要設身處地地站在被管理者的位置想問題。管理好、建設好教師隊伍,從學校外部因素看,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上級對教育的投入、社會尊師重教的風氣,都將對教師隊伍的管理產生巨大的影響;從學校內部因素看,主要有人、財、物、時、空、事、信息等七大因素,其中直接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因素,因為人是管理中最活躍的因素。教師隊伍是學校內部管理的主要對象,如何提高教師素質、如何培養(yǎng)教師能力、如何調動教師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才真正是增強學校發(fā)展活力、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源泉。如何提高管理教師隊伍的藝術水平,贏得教職員工的擁護和愛戴,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本人多年來一直工作在教育管理的第一戰(zhàn)線,根據工作經驗和工作的實踐與思考,做好學院教育教學管理不外乎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即“領”又“導”率先垂范
管理主要是指管理者的工作所涉及的常規(guī)行為。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報酬的和強制性權力基礎上對下屬人員指明努力工作方向和發(fā)出指令,讓他們去遵循管理者指明的方向和指令要求,去工作。在學校中具體表現就是規(guī)劃目標、制訂計劃、編制課程、評定成績、提供教育資源、創(chuàng)建積極的工作學習氛圍,解決和協(xié)調處理學生問題等,以確保學校的有效運作,實現學校的預期工作目標。從行政管理的觀點看,學校行政管理是指對學校各種管理資源進行協(xié)調控制以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學院領導干部的職能首先是領導,其次才是管理,領導比管理更重要。所謂領導,就是即要“領”,領先率領、指導指引,主動承擔責任,是獲得教職工尊重和信任的基礎;同時又要“導”,也就是指導、引導、倡導、輔導。領導的言傳身教和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一所學校的教風與學風,領導的信心和干勁是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前進的動力。領導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學校工作立宗旨、明方向、樹規(guī)矩、嚴管理的前提條件。作為領導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身體力行,教職員工才會與你同心同德,共同戰(zhàn)斗,才能出色地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領導在帶頭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時,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教職員工的心聲,明白自己的教職員工,最需要的是什么,與他們同甘共苦,認認真真做管理,扎扎實實搞教學,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領導身教重于言教,廣大教師才能不講條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積極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一心撲在教學上。
二、制度管理與適當的情感投入
學校管理離不開制度,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但光靠制度管理,至多只是管理教師表層,而很難對其責任心和內因原動力發(fā)生影響,難以喚起管理對象的主人翁意識。所以,學校領導干部對教師管理要有自己學院本專業(yè)的特點。制度管理是共性管理,又要因人而異,教育管理工作不僅要用力,更要用心去做,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藝術,使教師真正把學校教育當做自己的事業(yè)。人們的心理與行為主要被情感所操縱,情感相通,心理相融,就和諧奮進,這樣才能使教師在最佳氛圍里進入最佳精神狀態(tài),發(fā)揮出最佳的教育教學效益。充分調動教師隊伍的積極性,恰當運用激勵機制,是以情聚人、建設教師隊伍的激勵理論。要調動人們的積極情感,要防止產生和緩解不滿情緒。在具體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斷創(chuàng)造積極上進的情感,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和業(yè)務素質,另一方面,盡量使教師避免產生消極情緒,使大家在互諒互助互愛,相互關心的氣氛里為單位的教育工作貢獻才華和力量。要達到此目的,首先,對每個教職工給予同樣的關心愛護。學生在健康成長中需要愛,教師在辛勤工作付出愛的同時,他(她)同樣也需要得到愛。作為學院領導干部以愛教師為先,以關心教職工為己任。只有把教師放在心上,教師才會把心放在教育上。所以,領導平時應注意深入各個專業(yè)教研室,了解每一位教師的心中所想,搭準每一位教師的思想脈膊,關心每一位教師的生活。當教師生病或生育時,領導主動探望;當教師家庭出現意外或困難時,更要及時出現在他們面前,如此等等。讓教師感到組織關懷的溫暖,“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教職員工也會把學校工作,真正當做自己的事業(yè)。其次,心理位移,角色轉換。學院的領導是領導角色,但作為教育工作者,又是教師角色。因此,學院的領導應時時心理位移,以“教師”的角色,出現在教師之中,與教師心理與感情的距離才能越來越近,才能成為教師的知心人,成為教師“知音”;只有甘當“后勤部長”才能激勵教師出色地高質量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除此而外把握教師情緒的兩極變化。從生理學角度來看,積極的情感產生時,它能提高大腦皮層活動積極性,在大腦皮層形成優(yōu)勢興奮中心,人的精神處于最佳狀態(tài),隨之工作效率也處在最佳態(tài)勢。因此,作為領導要運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努力探究教師心情的最佳期,適度激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以系心,情以聚人,在制定必要、有效、科學的規(guī)章制度的同時,更要注重做關心人的工作,利用每年的暑假,組織教職工外出團建,增加團隊的凝聚力。利用寒假元旦新年晚會,與教職工同臺共同活動,拉近距離,增強感情,在方方面面體現出“人情味”,表現關心人的情感,烘托團結、和諧、溫馨的氛圍,才能真正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共同把時代賦予我們的教育使命順利完成。
三、管理與人格影響并重
權力是一種控制力,也是一種強制力。學院的領導應當運用權力控制全體師生圍繞學校辦學目標進行有序活動,必要時也可用強制手段要求師生服從學校的意志,但一味追求權威、程式化、統(tǒng)一化,要求教師無條件服從,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教師自主性,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教師被動工作的習慣,將會極大地壓抑教師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的發(fā)揮。學校領導需要十分重視非權力性影響力的作用,它對教師的激勵作用是相當大的,往往能使被管理者對管理者產生發(fā)自內心的信賴與尊敬,滿懷激情地去執(zhí)行管理者的決策,追隨學校去實現管理目標。怎樣才能發(fā)揮出領導非權力性影響力呢?其一,領導要具有優(yōu)秀的品格,高尚的情操,較高的理論水平,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這樣才會使教職工產生敬佩感和吸引力;其二,要有較強的領導才能。一位德才兼?zhèn)涞念I導,必然能使學校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自然在群眾中產生極大影響力。如果一位領導連當一名班主任的能力都不具備,怎么能管理好一個學校呢?所以一位學校領導的領導才干、能力是其影響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其三,學校管理者還必須具有淵博的專業(yè)知識和較豐富的經驗,不僅要精通一至二門學科專業(yè)知識,還應具有多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同時熟悉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知識,勤于學習,善于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領導影響力。
學校管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而教師隊伍的管理,又是這項系統(tǒng)工程中的核心。在新的時期,在教師隊伍管理提倡“無為而治”的今天,務實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管理過程中,堅持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尤其是與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相結合,才能培養(yǎng)和造就出一支專業(yè)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總之,學院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在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不斷提高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