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
摘 要:近年來,大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結果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熱點之一,報告顯示大學生身體素質呈連年下降趨勢。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提出,要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政府高度關注高校學生身體素質情況,伴隨著全民健身關注度的持續提高,高校體育課程已經成為當前全民健身工作的先鋒隊。為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高校體育課程急需注入新鮮血液。本文以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分析了巴西柔術課程對高校學生的價值所在,指出了引入巴西柔術課程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論述了普通高校開設巴西柔術課程的可行性。
關鍵詞:巴西柔術;高校;課程;可行性
近年來,隨著UFC、武林風等格斗賽事日漸風靡,格斗已逐漸成為部分追求潮流人士的“時尚標簽”。巴西柔術作為綜合格斗的重要技術組成部分,正逐步為年輕一代運動愛好者所接受,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各大高校。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課程教學形式單一、內容安排已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需求。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日益分化,高校體育課程體系需要引入新的課程內容,來符合日新月異的教學需求。
一、高校現有體育課程概況
高校體育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選)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體育課程鍛煉學生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對學生進行思想和道德品質的教育。
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目前的體育課程設置從運動大類上包含田徑、籃球、排球、趣味田徑、足球、網球、乒乓球、太極拳共八大類運動,在有限的教學場地條件下,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內容。但是,這些課程中的部分內容經過多年的實踐教學證實,青年學生并不能很好的接受、理解教學內容。以太極拳為例,筆者教授的二十四式太極為楊氏太極拳簡化而來,不同于其他武術,太極拳內涵深刻,但外在體現較為平和、緩慢,在有限的課程設置中,學生很難理解,不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體育課程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筆者認為,體育課程設計應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入門較快,具有更好的體能訓練效果。拳擊、巴西柔術等當下熱門項目可與太極拳等傳統武術形成中外結合、相互補充的良好教學效果。
二、巴西柔術對高校學生的價值
巴西柔術巴西柔術源于日本柔道,特點在于充分利用杠桿,而非與對手抗力、比力。柔術練習者會選擇使用技術,讓對手屈服或耗盡其體力,最終將其制服。2018年,巴西柔術正式入選亞運會項目,在民間流行的趨勢下,其項目地位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的進一步認可。巴西柔術作為大學生體育課程備選課程,具有以下價值特征。
(一)提升身體素質。近年來大學生身體素質報告多次指出,在校大學生身體素質水平逐漸下降,隨著大學生活的融入,越來越多的“低頭族”、“宅族”產生,很多高校學生從大二開始發胖,甚至完成不了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急需鍛煉。巴西柔術技術體系較為豐富,在保證教學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學習摔、柔技術對學習者的協調、力量、反應、柔韌性均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二)提升心理素質。首先培養學生謙遜的性格,作為一項注重傳承與武德的格斗項目,練習中,始終要求學生尊師重道,明確自己的師承鏈,自身的言行要為師承負責;列隊時,要遵守帶色、訓練時長順序;練習開始、結束時,要分別行禮,尊重對手。其次培養學生沉著思考的能力,在對抗練習中,巴西柔術沒有模式化的對練套路,每次用力都有明確的發力點、著力點,通過假動作給對方布置陷阱,同時開動腦筋躲避對手的各種攻擊,要求學生時刻保持冷靜,善于觀察、思考,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系統思維能力。
(三)豐富了課余生活。巴西柔術進入中國較晚,部分對于格斗有興趣的學生只能通過商業健身房、俱樂部開設的部分課程了解簡單的格斗技術、學習門檻相對較高,巴西柔術課程通常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相對較為普及,但學習費用也較高。開設巴西柔術課程,降低學生學習巴西柔術的時間、金錢成本,促使更多的學習參與到練習中,從而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三、在高校推廣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巴西柔術的了解程度不高。了解巴西柔術這項運動的學生數量極少,大部分人對于格斗、武術的認識仍處于“功夫高手在民間”的階段。加上各大體育頻道對格斗項目的轉播很少,很少有渠道能夠接觸到柔術。在課程開設初期,大部分學生不知道這是一項什么樣的運動,而知道柔術運動的學生擔心身體素質不夠,從而懼怕參加。
(二)高校巴西柔術師資力量不強。巴西柔術進入中國只有短短十年左右時間,且沒有成為奧運項目,這些都導致各高校缺乏懂柔術的任課教師。巴西柔術仍舊主要活躍在少數發達城市的俱樂部中,也是巴西柔術在高校推廣的一個突出問題。目前,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僅筆者一人有過較為系統的巴西柔術訓練,具備初級的教練資格。
(三)高校巴西柔術教學條件不足。巴西柔術包括大量的地面纏斗技術,絕大多數基本功練習需要學生在地面進行。現階段,各高校基本都不具備相應的教學條件,主要是軟墊不符合練習要求、沒有相應的道服裝備,缺乏對練習巴西柔術學生的保護。
四、應對策略
(一)以社團等組織形式提高項目的普及力度。完成體育教學俱樂部的組建工作,逐步成立體育運動俱樂部。制定和完善各俱樂部的章程,使各教學俱樂部課內、外活動逐步正常化。達到每月一次活動,每學期一次俱樂部內部比賽,每學年一次校級競賽。社團活動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于學院教學樓前、運動場館等空閑場地進行防身技術展示、友誼對抗賽等形式,吸引學生、教師的加入。
(二)提高高校教師技能水平。作為巴西柔術教學活動開展的組織者和引導,自身技能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提高高校教師技能水平,建議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是有條件的情況下定期邀請本地柔術俱樂部專業人士入校園開設公開課,充分滿足校內巴西柔術愛好者的需求,促進校園柔術運動的普及與發展。二是高校引入有柔道、摔跤學習基礎的教師來牽頭開設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掌握巴西柔術基礎技術,并不斷學習新理論和新技術,不僅要示范準確的動作,也能運用生理解剖及運動生物力學等相關專業知識予以解釋。
(三)高校教學環境設立。巴西柔術分為有道服、無道服兩種技術體系,建議在室內選擇固定場地開展教學。需要采購一定面積的軟墊、軟性的墻體包圍完成教學場地的設立,進行有道服柔術教學,則需要采購十套左右道服。巴西柔術教學對于軟墊、道服等教學設施的損耗較小,一次采購可使用多年,在硬件支出方面對于高等院校年度教學支出來說,預算要求不高。
參考文獻:
[1]德萊·飛利浦.巴西柔術[M].成都時代出版社,2015.6
[2]克里斯蒂安·布勞恩. 巴西柔術從進階到實戰[M] .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