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倩 韓英
摘 要: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投身實踐,積極打造各個專業的展演平臺,積極構建創新型藝術育人模式,打造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想引領文化精品活動,積極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拓展新時代藝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藝術與思政教育的同頻共振,有豐富的實踐成果,對促使大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起到一定的探索和創新作用,為藝術門類創建特色精品文化拓寬培養路徑和實踐傳承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精品文化活動建設;傳承研究
一、藝術門類精品文化活動建設的重要性
精品校園文化是塑造校園文化精神內核的直接折射,通過精品文化活動建設為抓手融入學生日常,圍繞專業素養、文化素質、思想政治等多方面建設,不斷探索深化校園文化建設路徑,彰顯校園精品文化魅力,通過豐富形式促使師生廣泛參與,促使學生在良好校園文化環境氛圍中更好地成長成才。充分發揮藝術門類精品校園文化對大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強大育人功能,建設與創新藝術門類的精品文化活動,根植學校特色,以學校整體校園文化活動建設發展方向為導向,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結合學院專業發展特色和培養目標,有助于實現廣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升華以情促思、以情促學,形成層次豐富、途徑全面的藝術門類校園精品文化活動新局面。
二、藝術門類精品文化活動建設現狀
眾多高校以創立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品牌服務校園文化借以達到育人功能。而反觀目前校園精品文化的建設中,仍然存在著功利化的誤區,不重內涵重包裝,沒有符合自身校園文化特點的藝術活動品牌。部分高校在文化藝術活動開展上,缺乏長期的、整體的戰略規劃,做表面文章,追求短期效應,功利色彩濃重,僅把藝術型精品文化活動視為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娛樂工具,從而極大地限制了藝術門類精品文化活動育人作用的發揮。
校園精品文化形式日趨多元化,但在傳承方面逐漸演變成沿襲,精品文化活動逐步失去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的意義,幾乎沒有一套科學、可行有效的精品文化活動建設的評估體系來幫助有特色的可建設的精品文化活動建設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以實現形成名副其實的“精品”校園文化。
三、突出“藝術”打造“精品”的實踐路徑
在長期實踐中,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注重打造特色校園精品文化活動,不斷豐富擴大校園品牌內涵與外延,力求與時俱進持續深入發展,并逐漸形成了學院獨有的藝術門類校園精品文化活動。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投身實踐,積極打造各個專業的展演平臺,搭建“展、演、評、賽”多維品牌文化的培養路徑,積極構建創新型藝術育人模式,打造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想引領文化精品活動,積極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拓展新時代藝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藝術與思政教育的同頻共振,有豐富的實踐成果,對促使大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起到一定的探索和創新作用。
(一)藝術門類校園文化活動案例
1.“夢青杯”語言文化藝術節是我院從2014年開始開發的一個學生活動項目,在每年的4到5月結合重要節日以晚會的形式呈現。實現教學成果展演,隨著參與人員的廣度及組織作品的的深度其內涵意義也在不斷深化,現已成長為有著學院品牌意義的校級活動,其影響力不斷增加,此活動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及思想深度。至今,該藝術節已成功舉辦五屆,它在突出專業特點的基礎上,很好的采用各類新媒體技術的協助,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意于藝術作品創作中,以實現教學、專業實踐、思想教育、文化建設四方共贏的局面。
2.每學期在正常教學內容外,額外增加課外編排節目內容,學生自覺利用課外時間編排國內外經典劇目,劇目排演成熟時搬上實驗劇場演出,在舞臺上接受觀眾的評判,全體學生相互觀摩學習共同提高,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其中有較好表達紅色基因的作品《南京.南京》《爺爺那片土地》等作品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
3.根據自身專業特色通過“海之韻”合唱團,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既提高與升華了學生演職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思想,又提升觀眾在藝術作品中的思想認識。
4.通過每年兩次的社會實踐,引導同學們積極將藝術創作和紅色尋根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對祖國、對生活的真摯熱愛。
高校在開展文化藝術活動和提高文化藝術活動水準的同時,探索性的將工作思路和方向放在如何構建本校文化藝術活動的品格與風格,鍛造體現本校文化特色和文化藝術活動品牌上來。主動參與精品文化活動建設各環節,借助自身能力以及素養,科學發揮藝術特點在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作用,促使各階段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有序開展。調動各系利用自身專業優勢,依靠“中歌大舞臺”這個平臺,通過專業作品的創作,實現了教學、舞臺、實踐、教育的串聯,采取針對性措施,優化精品校園文化建設環節,促使校園文化建設更具針對性、合理性。通過同學們對紅色經典等各類作品的演繹及二次創作,既教育了自我又感染了他人,實現了參與者的精神互動與共鳴,從而提升了精品校園文化的影響力,探索借助新媒體等手段用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學生參與度高,表現出線下活動火,線上熱多高的景象,開啟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二)校園精品文化活動評估體系的構建
為不斷豐富和完善校園精品文化活動的外延和內涵,充分打磨發揮其育人價值,我院積極構建校園精品文化活動評估體系。
評估流程包括活動自評、綜合督導、學生評價、整改復評四個環節。評估前期準備階段,將評估指標和評估要求以通知的形式告知相關主辦單位,廣泛動員師生,主動參與到評估工作中來,建立相應的自評組,多方式多渠道收集、整理、歸納、分析信息資料,并遞交評估自評表,撰寫自評報告。綜合督導中邀請各兄弟學院以現場參與、座談或問卷調查等形式開展,提出意見建議進行匯總。學生評價階段邀請學生召開座談及撰寫參與觀摩活動的心得體會,從參與者和觀眾的視角對活動的認可度和反響進行梳理。整改復評是根據自評、綜合督導、學生評價三個環節匯總的反饋意見進行實踐整改,促使精品文化活動建設與時俱進,并對認可度高、反響強烈的活動可予以一定的鼓勵表彰。
校園精品文化活動評估體系的構建,確保各年級各專業各層次師生可以隨時互動、交流,共同探討校園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如何充分發揮藝術創作具體化作用,比如美育作用、激勵作用,共同制定解決方案并進行相關的實踐,在深化實踐中,科學解決校園精品文化建設中的各類問題,借助藝術門類活動植入建設校園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氛圍,促使校園文化建設理念深入人心,最大化提升校園精品文化建設水平。
四、結語
積極探索藝術門類精品文化活動培養有效的路徑,采用各類新媒體技術為陣地來拓展,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意于藝術作品創作中,呈現教學、專業實踐、思想教育、文化建設四方共贏的局面。挖深專業學習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理論學習與舞臺實踐相結合,學院引導與學生自我管理相結合,從而實現拓寬老師的教學方法與思路,提高與升華學生演職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思想,提升觀眾在藝術作品中的思想認識,推動高校特色品牌校園文化“精品”迭代,對校園文化活動建設作出定量、定性的分析和價值判斷,時刻找問題找差距,制定符合校園精品文化活動建設實際和發展規律的評估體系,不斷規范藝術門類精品文化活動體系化、規范化,不斷完善系統的評估體系,探索新的文化藝術實踐形式,改善校園活動的文化氛圍,以實現更好的傳承。
參考文獻:
[1]解艷麗.論校園文化在藝術類大學生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8).
[2]鮑榮娟.高雅藝術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發展路徑[J].藝術教育,2016(5).
[3]李營剛.文化藝術活動對推進大學文化建設的價值與價值實現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