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惠
(江蘇省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北區校,江蘇揚州 225000)
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需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而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組織,強調以學生參與為主體,使學生從角色體驗中感知英語,樹立正確的英語語言意識,發展良好的語言能力。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引入角色扮演教學法,有助于緩解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說得多、學生開口少的問題,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具體的角色扮演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創設英語學習情境,搭建豐富的表演平臺,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進而構建充滿活力、趣味和靈氣的英語課堂。
組織與設計角色扮演活動,教師需要圍繞教學目標,細化表演角色和任務。例如,譯林版四年級英語上冊Unit 6 At the snack bar 的教學目標是圍繞如何點餐展開的。在第一課時Post-task 階段,圍繞教學目標,筆者創設了想象你是Mike,你和爸爸、姐姐、弟弟在小吃店的場景。接著,筆者讓學生扮演服務員、爸爸和幾個孩子的角色,并提供菜單,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如果有100 元,如何根據菜單合理點單,并在討論結束后開展角色扮演活動[1]。在這一活動中,學生靈活運用目標語言,如What would you like? Anything else? Can I help you? I'd like...A cup of coffee/A glass of milk/ Sandwich/Noodles/Hamburger...并形成對服務員和顧客的角色認知與體驗。
課堂上,對角色扮演活動的組織,教師還要注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學會換位思考、自主表達。例如,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 7 What's the matter?的重點詞匯多與“感受(feelings)”有關,如“hungry”“happy”“thirsty”“ill”“tired”等。對于感受類形容詞的理解,教師可引入角色扮演活動,結合生活中媽媽生病的情景,讓學生分別扮演媽媽和孩子,運用這些表示感受的目標詞匯展開交流,進而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學會換位思考、關心和幫助家人,完善人格,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英語學科的德育價值。此外,角色扮演活動的設計,教師要從鼓勵學生思考的角度入手,倡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意。
在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時,教師要結合具體內容,靈活設置對話形式,構建生動、形象、趣味的展演平臺,讓學生在角色體驗中深刻領會語言知識,感受英語的魅力。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Unit 1 Hello 時,由于學生初學英語,筆者從師生搭檔入手,呈現一天中早上、下午和晚上不同的場景,針對如何進行師生問候與學生展開模擬對話。
T: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class.
Ss: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Miss Zhou.
此外,筆者還引入教材中的人物Wang Bing、Liu Tao、Su Hai、Yang Ling 等,讓學生帶上人物頭飾,進行打招呼練習。這不僅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還使其進一步熟悉了教材中的主要人物,可謂一舉兩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演示,為學生間的角色扮演提供了參照。學生展開對話練習,在對話交流中掌握了本單元的打招呼日常用語。
教材內容是角色扮演的情境基礎,教師要仔細研讀教材,梳理和構設角色扮演活動,為學生提供練習機會和空間。例如,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主要圍繞“pets”展開對話交流,討論了與身體部位相關的名詞,如“leg”“arm”“foot”“tail”“wing”等。在角色設計中,筆者結合四年級上冊Unit 1 Animals的話題,將描述改為第一人稱的對話方式,讓學生扮演寵物朋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描述自己所扮演的寵物。有學生描述道:Look at me! I'm black and white.I have two big round eyes.My hair is short.My arms and legs are fat.Who am I?然后讓其他學生猜一猜他扮演的是什么動物,大家很快猜出來是“panda”。還有學生這樣介紹自己:I have a long tail.I can jump very high.And I like to eat bananas.由此,學生根據長長的尾巴,又擅長跳,喜歡吃香蕉,很快想到“monkey”。每位學生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展開描述,增強扮演的趣味性和個性。結合角色扮演活動,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創編活動,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使其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又如,以“玩具”為主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購買玩具的角色扮演活動,由學生扮演售貨員、顧客,對不同玩具的顏色、價格、使用方法進行交流。之后,教師可以延伸對話,讓顧客與收銀員對話,完成結賬活動。角色扮演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交流的機會,也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輕松地對話,進而使他們合理運用所學詞匯、句型、語法,增進了語言表達,提高了溝通技能。
要想有效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教師需要創設具體情境,明確學生的角色。例如,五年級下冊Unit 3 Asking the way 的話題是問路,教師可圍繞問路來設置情境,讓學生扮演問路者和指路者,參與到問路、指路活動中。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主要地圖信息,標示出與本單元知識點相關的場所,如“cinema”“hospital”“shop”“zoo”等,還可以設置主要道路,便于學生結合地圖展開問路的練習。這些情境的設計為學生正確、恰當運用英語,展開英語話題交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教師需要根據對話場景、內容,指導學生分配角色和任務。通常,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英語展開對話交流,讓英語口語能力強的學生幫扶英語基礎弱的學生,促使學生互幫互助,進而增進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在設置好情境,明確了角色后,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參與話題交流,從角色分工中展開演練。再以Asking the way 為例,對于該單元問路句型“How do I get to the...?”和指路的句型“Go along this street.”“Turn left/right at the traffic lights.”“You can see the hospital/bookshop/cinema/...on your left/right.”“Get on/off the metro/bus at...Station.”的練習,教師可讓學生自己繪制和設計地圖,并適當增加一些道路描述的輔助要素,使學生明晰如何問路、指路,進而選擇最佳的路線,同時在角色扮演活動中靈活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在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盡量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積極參與到情境扮演中;以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注重學生的直觀體驗和感受;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交流與對話,促進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英語、運用英語。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為學生創設寬松、自由、愉快的學習氛圍,并發揮自身的指導、調控作用,以新穎有趣、操作性強的扮演活動夯實學生的英語素養,同時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之后的討論和總結,從而優化教學行為,創新學生的活動方式,實現英語高效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