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蓮
(福建省龍海市榜山鎮南苑小學,福建龍海 363100)
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受應試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教師往往將知識傳授作為主要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機械化教學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也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學習壓力,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為了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小學數學教師應將教學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上。
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師應先了解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含義。目前,學術界對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定義各執己見,基本上包括數學意識、數學技能、數學語言和數學思維等。其中,數學意識主要是指在思考數學問題過程中所呈現的數學意識和習慣;數學技能主要是在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展現出來的數學能力,常見的數學能力有口算和心算能力;數學語言主要是將解決問題的方式通過簡練的話語進行表達;數學思維主要是在思考問題時體現的數學學科特征,如嚴謹性和邏輯性。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僅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影響著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態度[1]。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課本知識教學,很少與生活聯系起來,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僅限于課本知識。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縝密性高的學科,脫離生活實際的教學導致學生難以理解課本知識。而開展生活化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就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最終實現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將學生所學數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積極聯系實際,從生活中挖掘數學素材,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數學案例和思考依據,營造生活情景,以此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2]。除此以外,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還能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相關問題時可以進行聯想,從而提高實際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多邊形面積”一課前,教師先讓學生回想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四邊形的,學生會聯想到公園中的花壇、家里的電視、超市的禮品盒等。此時,教師告訴學生:“你們所說的這些事物都是立體圖形,不是我們所學的平面圖形。”然后,教師把學生所說的事物以俯瞰視角畫出來,并標識長度,如長方形,長和寬分別為7 米和5 米;平行四邊形的底為7 米,高為5 米(見圖1),要求學生思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思考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與面積計算公式是否有聯系,從而引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教學結束后,教師要求學生選擇身邊的一種多邊形,并測量尺寸,計算出它的面積。這樣的教學既展示了實際生活與課本知識的緊密聯系,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

圖1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往往將知識講授放在第一位,認為只要學生能夠掌握課本上的數學知識即可,忽視了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應要求學生記憶更多的內容,而是應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掌握。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打造基礎的數學模型[3]。數學模型是指利用數學思維和數學語言對數學問題解題思路和數學知識進行抽象和概括。學生自主構建數學模型,意味著學生可以自主思考和解決相關問題。
在理論知識教學完成后,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鞏固性訓練,還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開放性問題訓練。例如,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公式后,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為每個小組發放不同形狀的多邊形或不規則圖形紙片,讓學生進行標準多邊形面積的實際運算,并使用分割、拼接的方式將不規則圖形轉化成標準的多邊形和三角形,以此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開放性問題設定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程度合理設置問題難度。問題不能過于簡單,否則便失去了訓練的意義;也不能過難,否則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無法順利得出正確答案時,教師首先應注意評價態度,以激勵性評價為基礎,對學生學習給予肯定和認可,然后客觀地對學生在實際訓練中的不足進行評價和引導,幫助學生自主解決開放性問題。
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學科學習難度比較大。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對數學概念進行理解和記憶,還要在計算數學問題時始終保持細心和耐心,靈活采用所學知識進行正確運算。所以,有效的數學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細心程度、耐心及邏輯思維,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方式。在實際學習中,學生在初步接觸數學知識時會遇到很多困難,尤其是對認知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在后期逐漸深入的數學學習中難免會因為學習過程不順利,導致學習積極性下降。對此,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知識,同時在學生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相互幫助,這樣不僅可以高效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還能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使學生在交流中發散思維,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僅將數學課堂作為知識傳授場所,顯然不符合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