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彪,于亞南,紀紅霞,談瑋
95894部隊
本文首先介紹美軍無人機體系建設和部署情況,提出其對亞太地區安全和穩定產生的威脅,分析亞太國家所能采取的應對策略,包括聯合偵察、網電對抗、火力打擊等應對手段,為亞太國家面臨的挑戰提供解決思路。
近年來無人機發展非常迅速,在信息戰、電子戰、協同搜索和偵察監視等多個軍事任務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軍用無人機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現已形成規模龐大、種類豐富的型譜,包括RQ-11“大烏鴉”“美洲獅”“死神”和“全球鷹”等無人機。隨著美軍無人機作戰體系日益成熟,越來越多的無人機被部署于全球各個地區,對很多國家和地區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2020年1月3日凌晨,美軍MQ-9“死神”無人機精準獵殺了伊朗革命衛隊“圣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彰顯出無人機在強大作戰體系支撐下的威力。無人機作為改變未來戰爭規則的顛覆性技術裝備,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飛速發展,已經成為國家間軍事博弈的重要力量。隨著作戰裝備加速向智能化演進,可實施廣域、分布式多點多向突擊的無人機集群日益成為戰場的“生力軍”,對傳統防御系統提出了極大挑戰。
傳統防空系統專為有人機設計,對抗小型、慢速、低空飛行的無人機集群并不具備優勢。如果美國將大量新型集群無人機優先部署于亞太地區,將對亞太各國的防空體系產生新的威脅。各國應著眼研究各種反無人機系統措施,充分利用多源探測手段,從體系對抗角度出發,采用軟硬結合和整體抗擊的方法,才有可能應對這種新威脅。

圖1 美軍已在日本部署“全球鷹”無人機。
目前探測手段越來越豐富,如何將獲取的各種復雜探測信息進行篩選、識別、融合和共享,是世界各國都在努力的工作方向。采用縱深梯次交錯配置、信息互交的結構布勢,將分散部署在陸、海、空、天的各種偵察預警系統進行綜合集成,可形成統一、快速、高效的聯合偵察預警體系,構建分層綜合探測體系,并利用頻率互補實施頻譜管理,使各頻段雷達和傳感器不發生互擾,能夠在復雜電磁環境中探測、識別各類無人機集群目標,從而形成聯合偵察網絡。
依托聯合偵察網絡,可實現無人機集群預警信息的高度共享和融合,以及戰場環境信息、敵我態勢信息和規劃命令等多種數據信息的集成,形成無人機集群探測綜合態勢圖,這將是提升“低慢小”目標探測和發現能力的解決方案之一。這種偵察網絡數據量大、反應速度快、處理能力強、識別能力強、融合程度高、共享機制完善,是未來偵察網絡的一種發展方向。
在無戰爭時,世界各軍事強國主要開展沒有硝煙的網絡戰和電子戰。亞太國家平時可利用多源傳感器集成技術以及多特征綜合識別技術,收集美軍無人機技戰特性、頻率特征、電磁特征、網絡特征等,建立美國無人機探測特征數據庫。
一旦戰爭爆發,亞太國家可以利用隱蔽偽裝、假目標設置和電磁靜默等手段,防止重要目標遭受無人機打擊和損毀。同時,根據美國無人機數據庫中的特征,采用網電對抗等高技術手段對其導航設備和數據鏈系統進行干擾,阻斷無人機飛控系統和通信系統的信號傳輸,實現無人機垂直降落或自動返航,從而使之失去戰斗力。

圖2 利用頻率互補實施頻譜管理,使各頻段雷達和傳感器不發生互擾,在復雜電磁環境中探測、識別各類無人機集群目標。
隨著反無人機技術進一步發展,亞太國家可利用入侵手段直接控制美國無人機,甚至可以做到下達指令使其攻擊美國自身的重要目標。這種高技術網電對抗是未來信息對抗的一個發展方向。
對于飛行速度慢、低空飛行的無人機,可以綜合運用彈炮打擊、激光武器打擊、無人機自殺式打擊和空中設障攔截等硬性手段,如榴霰彈可在到達目標附近時爆炸,釋放出上千枚破片,形成“彈片云”對無人機進行殺傷。同時也可以集中火力打擊系統對無人機指揮控制系統如通信衛星、導航衛星、地面控制站等關鍵節點進行硬摧毀,達到讓無人機失去控制的目的。
2013年,埃德蒙·斯諾登揭露了美國政府的越權監控行為,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美國國家安全局棱鏡計劃也浮出水面,使得絕密監聽計劃成為廣泛探討的話題,同時更加提醒全球其他國家,美國的情報獲取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美軍無人機部署于亞太地區,無疑會增強美國在亞太國家的情報獲取能力。亞太各國在戰備訓練、演習過程中將會受到美國更加嚴密的跟蹤和監控。亞太國家應主動提升防范能力,盡量避免被美國“眼睛”無時無刻地窺探更多秘密。
世界各國對我國古代兵法都有或多或少的研究,縱橫捭闔是其中一種非常有名的戰略戰術,在對抗美國時,也是一種可以實施的方法。目前亞太地區環境錯綜復雜,亞太國家應該充分利用地理位置抱團取暖,共同抵抗美國帶來的威脅,在政治和外交上形成有利態勢,用軟實力瓦解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優勢。
隨著美國無人機技術快速發展以及在軍事領域深度運用,對抗無人機入侵必將成為保衛國家安全的重要任務。各個國家務必重點關注無人機技戰指標、作戰方式和運用思想等方面的創新發展,進一步深化反無人機作戰研究,認真探索經濟有效的應對措施,保證在未來作戰中快速、有效應對各類無人機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