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乙
(江蘇省泰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檢驗科 江蘇 泰州 225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慢性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持續性氣流受限為特征,在受涼、感染、接觸有害煙霧后急性發作,引起咳嗽、氣短、喘息、胸悶等癥狀急性加重,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目前COPD 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已有的研究認為,氣道高反應性、炎癥反應在COPD 的發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1]。白細胞計數(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utrophilicgranulocyte, N%)、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反映機體炎癥、感染程度的敏感指標。有研究認為,年齡是影響COPD 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2],但年齡對COPD 患者預后的影響機制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觀察不同年齡段COPD 患者WBC、N%、CRP 等指標的差異性,現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20 年1 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361 例COPD 患者,均因COPD 急性加重住院治療。根據年齡大小分成兩組。158 例75 歲及以下者納入A 組,其中男性134 例、女性24 例;年齡45 ~75 歲,平均年齡(68.00±6.31)歲。203 例75 歲以上患者納入B 組,其中男性155 例、女性48 例;年齡76 ~96 歲,平均年齡(82.40±4.92)歲。本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出現咳嗽、咳痰、氣短、喘息、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 年修訂版)》[3]的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伴發支氣管擴張、哮喘、氣胸、合并嚴重的心、肝、腎功能障礙、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臨床資料不全者。
于患者入院當日或次日在空腹狀態下(禁食禁飲時間>8 h)抽取上肢靜脈血3 mL,置于EDTA-K2 抗凝管,于取血2 h 后上離心機處理,離心參數:轉速3 000 r/min、時間10 min。取上層血清,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CRP,檢測儀器:cobas80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羅氏公司),CRP 正常范圍為0 ~5 mg/L。另取一份靜脈血標本,采用CL-2000i 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深圳邁瑞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檢測WBC、N%,WBC正常范圍為3.5 ~9.5×109/L, N%正常范圍為45.0%~75.0%。
采用SPSS 13.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 s)表示,行t檢驗。P<0.05 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A 組患者WBC、N%、CRP 指標低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WBC、N%、CRP 水平比較( ± s)

表1 兩組WBC、N%、CRP 水平比較( ± s)
注:與A 組對比,*表示P <0.05。
組別 例數WBC/(×109?L-1) N% CRP/(mg?L-1)A 組 158 7.21±2.81 70.74±12.05 21.39±38.81 B 組 203 8.12±4.84* 74.29±11.26* 36.15±59.99*t 2.1031 2.8411 2.6856 P 0.0362 0.0048 0.0076
近年來由于社會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COPD 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以中老年人為高發人群。COPD 屬于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患者的氣道在長期炎癥刺激下解剖結構發生改變,防御功能變差,更易發生感染而引起COPD 急性發作。而COPD 急性發作可引起呼吸道癥狀加重,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盡管目前COPD 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臨床上對其危險因素的研究較多,有研究認為高齡COPD 患者的預后往往更差[4]。但其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基于COPD 病情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本研究選取WBC、N%、CRP 等三個炎癥指標來評估高齡患者和非高齡患者機體的炎癥反應程度,以期探討高齡COPD 患者預后更差的原因。WBC 是一類重要的血細胞,可吞噬異物、產生抗體、抵御致病微生物入侵。在機體發生細菌性感染、組織損傷、白血病、尿毒癥時水平增高[5]。WBC 又包括五類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其中中性粒細胞屬于多形核白細胞,參與機體非特異性細胞免疫,其細胞膜可釋放花生四烯酸,引起炎癥反應、疼痛等病理過程,并能影響血液凝固。N%是指中性粒細胞和白細胞總數的比值,嚴重感染、組織創傷、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中毒等均可引起N%升高[6]。本研究發現,75 歲及以下的COPD 患者WBC、N%等水平均低于75 歲以上的COPD 患者,提示75 歲以上的高齡COPD 患者機體感染、炎癥程度更加嚴重。這是由于高齡患者機體免疫功能較差,對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抵御能力較差,易發生感染而導致WBC、N%升高。此外,合并基礎性疾病也是易發生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CRP 是由肝臟分泌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臨床常用的炎癥標志物,可迅速診斷急性感染性疾病、組織損傷,其對炎癥反應的敏感度較高,在多種炎癥性疾病診斷中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7]。此外,有研究認為,CRP 不僅是一種炎癥標志物,還可作為炎癥介質直接參與炎癥反應過程,與心腦血管疾病、COPD 的病情呈現一定的相關性[8]。正常情況下血中CRP 水平極低,但當機體發生感染、炎癥反應時炎癥介質白細胞介素-6 大量釋放,介導肝細胞分泌CRP 而引起血中CRP 迅速升高[9-10]。本研究發現,75 歲及以下的COPD 患者CRP 水平均低于75 歲以上的COPD 患者,這一結果也證實75 歲以上的高齡COPD 患者機體感染、炎癥程度更加嚴重。
綜上所述,75 歲以上的高齡COPD 患者的WBC、N%、CRP 水平更高,機體炎癥程度更嚴重,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應予以重視。WBC、N%、CRP 等指標對炎癥反應的診斷敏感性較高,但對COPD 病情的評估特異性較差,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應重視尋找更多、更好的實驗室指標來評價不同年齡COPD 患者的病情差異,以期為臨床合理治療COPD 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