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軍玲,孫琳凱,王凌彥,張雅軍(通訊作者)
(1 濟南市優(yōu)撫醫(yī)院精神科 山東 濟南 250117)
(2 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科 山東 煙臺 261400)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為攻擊性、不可逆轉的記憶障礙和認知功能障礙[1]。2014 年,阿爾茨海默病流調數據報告,美國約有520 萬AD 患者,到21 世紀中葉,這一數字將達到900 萬[2]。國內的多中心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990 年—2010 年,阿爾茨海默病輕度(認知受損)病患者數量為193.1 萬,2000 年為371.4 萬,2010 年為569.6 萬。預計到2025 年,中國的阿爾茨海默病確診患者數量在1 000 萬左右[3]。有研究表明,認知訓練療法可有效穩(wěn)定和改善AD 患者的認知功能[4]。認知訓練是在專業(yè)治療師指導下進行的訓練,旨在反映一系列針對特定認知障礙(如記憶、注意力或執(zhí)行功能)的標準任務[5]。生活經驗、教育水平、職業(yè)成就、休閑活動等能夠提高認知儲備,而對認知儲備觀念的理解力水平能夠減緩年齡造成的認知衰退和降低癡呆的風險[6]。因此,本研究通過精神科護理學所倡導的精神病行為護理,觀察改善長期護理模式對阿爾茨海默病輕度(認知受損)患者減緩認知功能衰退和保持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有益影響。
選擇2020 年1 月—2021 年6 月,山東省濟南市優(yōu)撫醫(yī)院及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門診及病房內收治的AD 患者90 例,其中濟南優(yōu)撫醫(yī)院20 人,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70 人。90 例患者中男性61 例,女性29 例;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學歷1 例,中專及以上學歷89 例;年齡分布60 ~84 歲,平均年齡(69.88±4.20)歲。對入選患者按照年齡排序后,應用隨機數表法給予90 位患者編號,并按照隨機數表的編號個位數為奇數的為實驗組,個位數為偶數的為對照組。
入選標準:①阿爾茨海默病輕度(認知受損)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診斷標準(ICD-10)診斷;②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穩(wěn)定;③患者有基本的語言溝通技能,可以參加聽力和口語活動;④沒有嚴重的身體疾病(并發(fā)癥可能影響認知如高血壓、糖尿病、肺心病、腎衰等);⑤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有其他嚴重的身體疾病(主要指可能影響認知);②結合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衰退期);③中途因各種原因退出研究。
1.2.1 干預方法 所有患者干預前進行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測評,并記錄評分,測評醫(yī)生均為全職從事精神科的3 年以上主治醫(yī)師。對實驗組進行為期1 年的長期隨訪式護理干預,在首次干預后1 個月、6 個月和12 個月各進行一次MMSE 評分及ADL 評分,評估智能和認知功能。
干預措施包括:(1)基礎護理:密切關注AD 患者日常飲食(如營養(yǎng)搭配)、血壓控制、大小便(頻率及質量)、體溫波動等基礎生命體征指標。(2)生活護理: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教導家屬監(jiān)督協助患者進行自我生活能力管理,鼓勵患者自己完成獨自穿衣、飯前便后洗手、科學進食、規(guī)律如廁、衛(wèi)生清潔等。(3)相關檢查和治療的護理:及時隨訪并引導患者或家屬進行精神科復診及相關軀體疾病復查,嚴格按照醫(yī)囑進行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4)心理護理:建議家屬增加陪伴時間,積極促進患者及家屬之間溝通交流,并引導患者參加集體活動(以語言交流及簡單計算為主,如組織病友會一起打牌等),防止患者出現因反應及計算能力下降引起的失用性抑郁。(5)認知護理:通過專項人員向患者及家屬宣講AD 的相關知識,并緩解患者及家屬的病恥感,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對應適合自己的功能訓練計劃,強化患者的近期記憶和減緩認知功能衰退。(6)出院指導:責任護士認真做好已康復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指導,培養(yǎng)患者家屬適應患者逐漸消退的生活能力,以及患者適應家庭、社會的能力。(7)上門隨訪:患者出院后,按照每周1 次的頻率與患者家屬通過電話或視頻完成隨訪,按照每月1 次的頻率進行上門隨訪。指導患者家屬繼續(xù)對患者進行近期記憶強化,并給予單獨的簡單運算能力、定向力、判斷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計劃。(8)講座沙龍:每月分別集中患者和患者家屬舉行一次病友互助會,讓患者家屬知曉AD 最新研究進展,相關藥物及照顧護理知識和技巧,同時,為患者及家屬提供良好的交流學習和傾訴平臺,發(fā)現自己在日常照顧中的瑕疵,并相互傾訴釋放心理壓力,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于干預前、干預后1 月、6 月、12 月進行詢問和評分。
1.2.2 測評工具 (1)簡易智能量表(MMSE):量表共分為19 個選項,滿分30 分。在這項研究中,國內評估的標準限制是:文盲組得分至少為17 分,小學組得分至少為20 分,中學或以上組得分至少為24 分,達到相應知識水平但測評得分低于界值為認知功能受損[7]。(2)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ADL):量表為國際通行反映短期水平的自評量表,是國內及國際間AD 早期診斷和療效評估的有效工具,且在精神科觀察性研究中得到廣泛認同。量表包含14 個選項,其中6 項評估軀體生活自理能力,8 項評估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采用1 ~4 級評分,20 分表示完全正常,大于20 分則表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7]。
數據采用EpiData 3.0 軟件雙人核查錄入,并由第三人核對信息。應用SPSS 18.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前,對照組MMSE 評分為(24.33±2.23)分,實驗組為(23.51±2.19)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6 個月后,實驗組MMSE 評分(22.55±2.06)分高于對照組(21.59±2.21)分,差 異 具 有 統 計 學 意 義(P<0.05); 干 預12 個 月后,實驗組MMSE 評分(21.41±1.90)分高于對照組(20.59±1.86)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1 年以來,AD 患者MMSE 評分呈下降趨勢,且對照組下降幅度高于實驗組,說明長期隨訪式護理干預對于減緩AD 患者認知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詳見表1、圖1。
表1 兩組MMSE 評分比較( ± s,分)

表1 兩組MMSE 評分比較( ± s,分)
干預12 個月后實驗組 51 23.51±2.19 22.73±2.14 22.55±2.06 21.41±1.90對照組 39 24.33±2.23 23.51±1.99 21.59±2.21 20.59±1.86 t 1.753 1.786 2.120 2.053 P 0.083 0.078 0.037* 0.043*組別 例數 干預前 干預1 個月后干預6 個月后

圖1 實驗組和對照組MMSE 評分變化情況(橫坐標單位:月;縱坐標單位:分)
護理干預前,對照組ADL 評分為(90.51±6.47)分,實驗組為(92.75±7.23)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1 個月后、6 個月后及12 個月后,實驗組ALD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觀察1 年以來,AD患者ADL 評分均呈下降趨勢,但對照組下降幅度高于實驗組,說明長期隨訪式護理干預對于維持AD 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詳見表2、圖2。

圖2 實驗組和對照組ADL 評分變化情況(橫坐標單位:月;縱坐標單位:分)
表2 兩組ADL 評分比較( ± s,分)

表2 兩組ADL 評分比較( ± s,分)
注:*P <0.05,**P <0.01。
干預12 個月后實驗組 51 92.75±7.23 89.02±6.71 85.29±5.78 81.18±6.21對照組 39 90.51±6.47 86.15±6.73 81.54±9.04 73.08±8.32 t 1.54 2.005 2.396 5.289 P 0.127 0.048* 0.019* 0.000**組別 例數 干預前 干預1 個月后干預6 個月后
阿爾茨海默病(AD)作為一種不可逆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疾病的發(fā)展,AD 患者的認知功能,如注意力、記憶力、推理能力等顯著下降,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也加重了患者家屬的負擔。
研究表明,長期隨訪式護理干預對改善AD 患者的認知功能及提高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8]。研究選取了90 名AD 患者遵循了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與干預前相比,6 月和12 月AD 患者的MMSE 評分有所提高,而ADL 的整體值和工具日值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長期隨訪式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AD 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日常活動能力,但對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并不顯著。李春利等[9]研究表明,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影響AD 患者的生存質量;魏蔚[10]的研究表明,認知護理干預可以改善AD 患者的認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均與本文結果一致。因此,對AD 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應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和延緩疾病發(fā)展的有效手段。其機制可能與大腦中N-甲基-酪蛋白受體1 的表達水平增加和血紅蛋白氧酶-1mRNA 表達的增加有關[11]。一項Meta 分析研究證實,AD 患者的日常生存能力與執(zhí)行功能有關[12];研究還表明,AD 患者的日常生活有不同的損傷,這可能是長期隨訪式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提高AD 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原因,而且對身體獨居能力的影響并不顯著[13]。
過去,在護理干預和認知康復訓練中,對AD 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進行了更多的研究,而這項研究的區(qū)別在于培訓家庭成員參與干預過程。綜合一般護理、生活護理、認知關懷、心理咨詢等干預方法,采取咨詢、培訓、講座等多種選擇,對AD 患者進行長期隨訪式護理干預,從多方面提高AD 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日常活動效果。與以往研究不同,這項研究將ADL 分為身體生活的自我護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存能力,并發(fā)現全面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地提高工具性日常生存能力,但對身體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并不顯著。此外,一年期干預期可更好地監(jiān)測中長期護理干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