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亮源
(中山市東鳳鎮(zhèn)東鳳人民醫(yī)院內二科 廣東 中山 528425)
胃潰瘍屬于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病情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多伴隨出血癥狀,患者有嘔血、便血等臨床癥狀[1]。引發(fā)胃潰瘍的原因多為胃部感染導致的胃黏膜發(fā)炎,老年患者由于機體免疫能力較弱、恢復能力較差,在炎癥狀態(tài)下出血癥狀一般更為嚴重,易出現(xiàn)急性出血癥狀,影響患者正常生活,損害患者胃功能水平[2]。臨床多給予胃潰瘍出血患者藥物治療,奧美拉唑是常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出血癥狀[3]。不同劑量奧美拉唑在用藥效果上存在差異,也影響臨床治療療效及再出血情況[4]。為評估大劑量艾司奧美拉唑的臨床應用效果,以我院老年胃潰瘍合并出血患者70 例,于2019 年1 月—2021 年4 月展開臨床治療,具體如下。
選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老年胃潰瘍合并出血患者70 例。納入標準:①年齡≥60 歲;②符合胃潰瘍合并出血癥狀診斷標準;③接受艾司奧美拉唑藥物治療,對本次知情同意;④接受臨床評估及問卷調查,各項數(shù)據(jù)無缺漏。排除標準:①藥物過敏者;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③凝血功能障礙者;④合并惡性腫瘤者;⑤合并精神疾病無臨床配合能力者。將70 例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兩組,常規(guī)劑量組35 例中,男20 例,女15 例,年齡61 ~78 歲,平均年齡(68.27±3.24)歲,病程15 d ~6 個月,平均(1.83±0.37)個月。大劑量組35 例中,男21 例,女14 例,年齡60 ~79 歲,平均年齡(68.31±3.22)歲,病程13 d ~7 個月,平均(1.85±0.34)個月。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常規(guī)劑量組入院后靜脈滴注艾司奧美拉唑40 mg,而后8 mg/h 靜脈滴注治療,連續(xù)治療3 d 后轉為口服艾司奧美拉唑20 mg/d。
大劑量組給予入院后靜脈滴注艾司奧美拉唑80 mg,而后8 mg/h 靜脈滴注治療,連續(xù)治療3 d 后轉為口服艾司奧美拉唑20 mg/d。
兩組連續(xù)治療30 d。
比較兩組止血時間、胃潰瘍恢復時間、住院時間,連續(xù)治療30 d 后,評估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臨床療效評價標準:(1)顯效:出血癥狀消失、周圍炎癥消失、潰瘍面積縮小≥80%、無嘔血及黑便癥狀;(2)有效:出血癥狀消失、周圍炎癥改善、潰瘍面積縮≥50%、無嘔血及黑便癥狀;(3)無效:出血癥狀未完全消失、周圍炎癥未改善、潰瘍面積縮小<50%、嘔血及黑便癥狀未消失、再出血率。并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以SF-36 生活質量評價量表進行評價,總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大劑量組止血時間、胃潰瘍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常規(guī)劑量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止血時間、胃潰瘍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 s)

表1 兩組止血時間、胃潰瘍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 s)
組別 例數(shù) 止血時間/h 胃潰瘍恢復時間/d 住院時間/d大劑量組 35 34.83±4.37 13.20±2.74 15.82±3.40常規(guī)劑量組 35 40.60±5.03 15.07±3.15 17.86±4.05 t 5.123 2.650 2.282 P<0.05 <0.05 <0.05
連續(xù)治療30 d 后,大劑量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guī)劑量組,再出血率低于常規(guī)劑量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再出血率比較[n(%)]
大劑量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劑量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優(yōu)于治療前,且大劑量組生活質量評分優(yōu)于常規(guī)劑量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 s,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 s,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大劑量組 35 68.23±4.50 76.82±6.37 6.524 <0.05常規(guī)劑量組 35 68.31±4.47 72.70±5.86 3.524 <0.05 t 0.075 2.823 P>0.05 <0.05
胃潰瘍合并出血多為急性出血癥狀,引發(fā)患者便血、嘔血、腹痛等臨床癥狀,影響患者正常生活[5]。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退化,胃黏膜保護功能減弱,在胃部感染與胃黏膜炎癥的發(fā)生率上更高,胃部易受內容物積壓而導致胃酸產(chǎn)生,引發(fā)胃潰瘍并導致出血癥狀,且老年患者胃潰瘍的恢復能力較弱,潰瘍愈合時間較久,還可能造成潰瘍復發(fā)等多種不良影響,這極大影響患者生活質量[6-7]。
臨床治療胃潰瘍合并出血多給予藥物治療,常用奧美拉唑藥物抑制胃酸分泌、幽門螺桿菌繁殖,促進出血部位血小板凝集,從而起到抑制出血的作用[8]。本次以不同劑量艾司奧美拉唑的應用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在大劑量用藥方案下,臨床治療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劑量用藥。首次靜脈滴注艾司奧美拉唑80 mg,而后常規(guī)靜脈滴注、口服用藥,患者在臨床癥狀的改善效率上更為顯著,既縮短了止血時間、也縮短了胃潰瘍恢復時間,促進患者病情早期改善出院。另外,連續(xù)治療1 個療程既30 d 后觀察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大劑量用藥方案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更高,用藥后無效患者僅為1 例,而常規(guī)劑量用藥方案下無效患者高達6 例。且大劑量用藥方案下,患者再出血率較低,提示大劑量用藥能夠有效控制胃酸分泌,促進胃潰瘍愈合,減輕胃黏膜損傷,提高胃黏膜屏障功能,預防再次出血。其次,不同劑量艾司奧美拉唑的臨床治療中,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無顯著差異,而大劑量用藥方案下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更顯著。這提示大劑量用藥具有安全性,且能夠促進患者病情改善,是理想的用藥方案。
綜上所述,大劑量艾司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合并出血能夠起到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