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黃興仲
電表的選擇常以安全因素與誤差因素作為指導,師生往往“見風使舵”,看似有法實則亂法。文章立足現狀,提出在電表選擇上應以待測元件的額定電壓或額定電流為關鍵詞,以數據為要點,以電表至少偏轉滿偏刻度的1/3以上為基礎的思路并舉例說明,以供師生參考交流。
電學實驗是高考必考實驗,備考點常集中在電表的相關搭配(如電流表內接法或外接法),然而作為實驗的前一環——如何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電壓表和電流表卻少有涉及。教輔書常以如下兩個因素為參考:
(1)安全因素:通過電源、電阻和電表的電流不能超過其允許的最大電流;
(2)誤差因素:選用電表量程應考慮盡可能減小測量值的相對誤差,電壓表、電流表在使用時,其指針應偏轉到滿偏刻度的1/3以上。
然而,學生在實際解答習題過程中,并不能簡單依靠以上兩點進行有效解題,反倒因為各種各樣習題產生的解析而無從下手,因此,對于電表的選擇問題,如何提供一個較為有效的路徑指引學生則顯得尤為重要。
筆者在查閱相關文獻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了如下路徑,以供廣大師生參考借鑒。在電表選擇時可基于以下三點進行考慮:
(一)以待測元件的額定電壓或額定電流為關鍵
中學實驗一般認為待測元件不能超過其額定電壓或額定電流,因此可結合該上限值合理選擇電壓表或電流表。
(二)以數據為要點
題中所給的數據一般是用正確的電表測量出來的,因此在選擇電表時,可通覽全文,直接根據數據逆向選擇電表,但是必須保證該數據與前面所說實驗是相同的原理與器材。
(三)以電表至少偏轉到滿偏刻度的1/3以上為基礎

(1)所選用的電壓表必須準確;
(2)電路中其他元件的電阻。
在考慮以上三點過程時,以前兩點為優先,再考慮(三)點,并可相互結合使用。同時,在審題時,還應關注電表內阻是否為準確值,如果是,則需考慮此時電表的三個方向:
(1)電壓表可看做電流表,電流表可做電壓表(電表改裝);
(2)電表擴大量程(需要定值電阻或電阻箱,在審題時應多加注意);
(3)實現無系統誤差處理。


圖1
【例1】一同學用圖2所示電路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所用的實驗器材有:

圖2
A.待測電源(電動勢約為3 V,內阻約為7 Ω)
B.保護電阻R1(阻值為10 Ω)
C.滑動變阻器R(阻值范圍為0~20 Ω)
D.電流表A1(0~300 mA,內阻約為2 Ω)
E.電流表A2(0~30 mA,內阻約為20 Ω)
F.電壓表V1(0~15 V,內阻約為15 kΩ)
G.電壓表V2(0~3 V,內阻約為3 kΩ)
H.開關S,導線若干
(1)按圖甲連接電路,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電壓表應選用________;電流表應選用________。(均填器材前的字母序號)
(2)用該電路測量出多組數據,作出圖3所示的U-I圖像,則待測電源電動勢E=________V、內阻r=________Ω。(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圖3
【答案】(1)G D (2)略
【分析】在做實驗題時,應尤其關注全文以及提取審題要點,該題的審題要點包含以下幾個:
①實驗目的:此題的實驗目的是測量電源的電動勢與內阻,因此其考查要點在于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以及其常規電路圖的相關變形;
②實驗器材的相關數據:如此處的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估值(電動勢和內阻估值是為了驗證是否可行);電表量程與內阻(內阻阻值是否為準確值)等;
③電路圖或相關圖像。如此處出現的U-I圖像說明U與I成一次函數,且提供了相關數據等。
根據審題要點,結合先前的思路指引,可知該電表內阻阻值為估值,因此通過電壓表不能得出所通過的電流,電流表不能得出電流表兩端的電壓。在電表選擇時,有以下兩種方法可行:

【解法2】由于實驗第(2)問所給的數據依然為同一實驗,因此,根據思路指引(二)可直接根據所給數據得出所用的電壓表應選0~3 V,電流表應選用0~300 mA,即電壓表應選G,電流表應選D。
【總結】由解法1和2可知,善用數據可起到異曲同工之效,但數據一般出現在選擇電表之后,因此在審題時,應注重通讀全文,并抓住審題要點。同時,數據既可能以表格或圖像呈現,也可能以單獨一兩個數據呈現。在某些情況下,還可關注數據的精確度,由電表的精確度推導出所需的電表。此外,應重點關注數據的正確性以及對應的實驗目的。
【例2】某物理“科技制作”小組裝配一臺小直流電動機,其額定電壓5 V,額定電流0.5 A,線圈電阻小于1 Ω。已知當電動機兩端電壓小于1 V時,電動機不會發生轉動。為了研究其在一定電壓范圍內,輸出功率與輸入電壓的關系,請你幫助該小組完成該項工作,已知學校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
直流電源E,電壓6 V,內阻不計;
小直流電動機M;
電壓表V1,量程0~0.6 V,內阻約3 kΩ;
電壓表V2,量程0~6 V,內阻約15 kΩ;
電流表A1,量程0~0.6 A,內阻約1 Ω;
電流表A2,量程0~3 A,內阻約0.5 Ω;
滑動變阻器R,0~10 Ω,2 A;
開關S一只,導線若干。
(1)首先要比較精確地測量電動機的線圈電阻r。根據合理的電路進行測量時,要控制電動機不轉動,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和電流表有合適的示數,電壓表應該選________。若電壓表的示數為0.1 V,電流表的示數為0.2 A,則內阻r=________Ω,這個結果比真實值偏________(選填“大”或“小”)。
(2)在圖4方框中畫出研究電動機的輸出功率與輸入電壓的關系的實驗電路圖。(標明所選器材的符號)

圖4
(3)當電壓表的示數為4.5 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5所示,此時電動機的輸出功率是________W。

圖5
【答案】(1)V1略 略
(2)

圖6
(3)略
【分析】審題要點①實驗目的:第(1)問是要測量電動機的線圈電阻r,第(2)問則研究電動機的輸出功率與輸入電壓的關系;
②實驗器材:電壓表電流表的內阻均為估值;
③實驗數據:在第(1)問和第(3)問分別出現數據。
針對審題要點,以下主要探討電表的選擇問題:
【解法1】(1)要測量電動機的線圈電阻r,則需要控制電動機不轉動,根據條件可知此時電動機兩端電壓要小于1 V,故電壓表應選用V1;
(2)要研究電動機的輸出功率與輸入電壓的關系,而電動機的額定電壓5 V,額定電流0.5 A,因此電壓表應選用V2,電流表選用A1。
【解法2】(1)第(1)問提供的數據為0.1 V,根據思路指引(三)可知在電壓表V1和電壓表V2之間應選擇為V1;
(2)由于第(3)問提供的數據是繼承第(2)問電路圖基礎上測量的數據,因此由電壓表的示數為4.5 V可知此時應選用的電壓表為V2,根據電動機的額定電流為0.5 A,因此電流表選用A1。
【總結】在同一實驗題中出現兩個實驗目的能增大考查的容量,也是近幾年較為常見的題型,因此在做這類題型時,應關注不同實驗目的下對應的實驗原理,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有效選表。
【例3】小魯同學想要描繪標有“3.8 V,0.3 A”字樣小燈泡L的伏安特性曲線,現有E=6 V的電源、最大阻值R=10 Ω的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可供選擇的儀器還有:
A.電壓表V1(量程3 V,內阻等于3 kΩ)
B.電壓表V2(量程15 V,內阻等于15 kΩ)
C.電流表A1(量程200 mA,內阻等于10 Ω)
D.電流表A2(量程3 A,內阻等于0.1 Ω)
E.定值電阻R1(阻值等于1 Ω)
F.定值電阻R2(阻值等于10 Ω)
G.定值電阻R3(阻值等于1 kΩ)
(1)要求測量數據盡量精確,繪制曲線盡量完整,還需選擇的儀器有________。
(2)請在圖7的方框中將電路圖補充完整。

圖7
(3)小魯同學繪制的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8,其中明顯的不妥是________。

圖8
【答案】(1)ACFG (2)略 (3)略
【分析】審題要點:
①實驗目的:描繪標有“3.8 V,0.3 A”字樣小燈泡L的伏安特性曲線,因此滑動變阻器應選用分壓式接法;
②實驗器材:如小燈泡的規格為“3.8 V,0.3 A”,電壓表、電流表的內阻阻值均為確定值,出現定值電阻等;
③實驗圖像:如圖8呈現曲線且有數據,但結合第(3)問是問其中圖像反映出來的不妥之處,因此在使用時應結合分析再采用。
【解法1】由于小燈泡的規格為“3.8 V,0.3 A”,但此處電壓表有兩個,根據思路指引(一)可知,小燈泡最大電壓與最大電流為3.8 V與0.3 A,但此處出現兩個電壓表,分別為量程3 V和量程15 V。根據思路指引(三),若采用量程15 V的電壓表,則至少偏1/3即5 V以上數據較為準確,因此應選擇量程3 V的電壓表。此外,該量程電壓表內阻阻值為準確值,且有定值電阻,可進行擴大量程,與定值電阻R3串聯形成量程4 V的電壓表,滿足3.8 V的測量需求;同理可知電流表應選A1,并與定值電阻R2并聯形成量程為0.4 A的電流表。故需要選用ACFG。
【解法2】由于在第(3)中出現圖像,且是同一實驗情況下測量出來的,但數據是否可行,還需進行驗證。如若采用量程3 V的電壓表和量程0.2 A的電流表,則可通過定值電阻進行擴大量程,能更好滿足3.8 V與0.3 A的測量需求,因此數據是正確的,故需要選用ACF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