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霞
(陜西省寶雞峽引渭灌溉中心,陜西 咸陽 712000)
寶雞峽灌區是中國十大灌區之一,水利工程建設之初因為受到當時技術資金條件制約,均為敞開式設計運營。經過50年實際運行,時移世易,時代變遷,渠道巡護通道現更多為當地居民占用作為生產生活通行道路,加之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事務繁忙,思想壓力大,急躁情緒增多;父母外出打工,少年兒童安全監管責任“缺位”,導致渠道溺水傷亡事故多發,危及灌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此,管理單位通過調研開展試點,積極爭取陜西省水土保持項目資金,進行渠道安全防護工程建設。首先以塬上總干渠防護為重點,兼顧橋梁防護和危橋改造。主要采用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進行安全防護。項目設計渠道生態防護31.433 km,渠道護欄防護總計27.518 km。其中鋼波形護欄3.206 km,砼護欄3.703 km,砼鋼管護欄20.609 km。橋梁防護工程新建橋梁欄桿52 處,總長度1.96 km。其中33座橋梁采用砼欄桿,總長為1.228 km;19 座橋梁采用鋼欄桿,總長為0.732 km。橋面防護4 座,危橋改建3 座。
認真貫徹落實“以人為本、興利除害、服務民生、人的生命安全高于天”的宗旨,本著因情因地制宜、投資適度、效果最佳的原則,通過現場調查測量、綜合分析研究,妥善處置環境復雜性、多樣性與技術實用性、投資效果最大化之間的矛盾;與時俱進,學習借鑒鐵路公路防護經驗,結合實際采用林草措施、工程措施、技術措施,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不斷完善水利設施功能,消除弊端;多方并舉,加強安全提醒警示,增強群眾涉水安全風險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努力提升水利工程設施為民服務效能。
(1)布設位置
根據項目特點,按照揚長避短、適地適樹的原則,利用渠岸較寬,渠口有栽植條件或渠岸較窄兼有生產路,不通行車輛的渠段栽植水保生態林。具體根據不同渠段需要采用適宜生態防護形式。
(2)造林設計
①樹種選擇: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適應性強、耐旱、根系發達、枝葉茂盛的樹種,同時根據生態條件和樹種的共生關系搭配樹種,進行混交造林。喬木林樹種以蜀檜、紅葉李、獨干紫薇、獨干大葉女貞、木槿為主,灌木林種以叢生大葉女貞、大葉黃楊、側柏、小葉女貞、火棘為主。渠道左右岸均以喬灌木混交。
②樹木栽植:密度按當地條件、樹種及間伐次數確定,為了確保項目造林郁閉度,造林方法采用植苗造林,苗木栽植深度根據種苗而定,使苗木根系垂直、舒展為宜,覆土密實。
③栽植方法:造林全部采用植苗造林,時間分春、秋兩季。春季造林宜早,具體以樹木發芽時為準,一般在3 月初~4 月上旬土壤解凍后進行。秋季造林從秋末開始,至土壤結凍停止,一般在10 月下旬~12 月初進行。栽植時根系舒展,不可窩根或露根,覆土高度稍高于苗木根徑5 cm 為宜,分層踩實,保留15 cm 左右深度坑,以利于蓄水保墑。栽植時嚴格按照“三埋、二踩、一提苗”要求認真栽植。
④幼林撫育:幼林撫育是指在造林后至郁閉前這一段時間里所采取的各種技術措施。新造幼林一般要經歷緩苗、扎根、生長并逐步進入速生的過程,對以后林木快速生長影響極大。幼林撫育的根本任務在于為幼樹提供一個優越的生長環境,滿足幼樹對水、肥、氣、光、熱的要求。通過灌溉、松土、除草等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給幼苗幼樹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造林后3年內撫育2 次。撫育主要內容是松土、除草、培壟、定株、修枝、施肥、澆水、噴藥等。造林后要適時松土除草和澆水,成林前每年松土除草2 次,澆水3 次。
⑤造林設計:生態防護林帶綠地寬約0.8 m,綠化外圍采用300 mm×100 mm×800 mm 砼預制道牙筑砌。從安全防護著眼,結合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及適地適樹原則選擇植物品種,將生態修復性、環境景觀美化性與安全防護性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四季常綠,春夏秋三季有花,安全防護、美化效果突出。
2.3.1 橋梁防護工程設計
(1)橋梁防護
根據橋梁現狀寬度及通行情況,對無欄桿或欄桿達不到橋梁規范要求的,確定增設砼欄桿或鋼欄桿;其中橋寬大于或等于4 m 的橋梁,橋面較寬,選用砼欄桿;橋梁寬度小于4 m的多為便橋,設計荷載較小,橋面較窄,宜選用鋼欄桿。
1)鋼欄桿
欄桿材料采用方鋼管,立柱中心距為2 m,柱高1.1 m。立柱中間扶手高1 m,長1.9 m,采用60 mm×60 mm 方鋼管。扶手下設兩道柵欄,間距0.67 m。柵欄間由15 根20 mm×20 mm方鋼管組成。欄桿采用優質方鋼現場焊接。欄桿底座采用C20 鋼筋砼現澆,立柱和格柵防腐處理均采用除銹后涂紅丹二度,防銹漆二度,再全部涂成草綠色。
2)砼欄桿
砼欄桿采用預制C20 砼,立柱中心距為2 m,柱高1.54 m,扶手高1 m。兩立柱中間扶手長1.84 m,扶手下設置1.84 m 長柵欄。兩立柱間由6 根異形柵條組成,間距0.3 m。欄桿底座采用現澆C20 砼。橋梁砼欄桿設計見圖1。

圖1 橋梁砼欄桿設計圖
3)橋面防護
為保護橋面板,設計在橋面板上鋪設鋪裝層。橋面防護采用150 mm×150 mm 鋼筋網、10 cm 厚C40 砼現澆。
(2)危橋改建
橋梁發生結構性破壞無法保證通行安全即視為危橋。如塬上總干渠117+037 處生產橋,出現橋面塌陷,危及過往行人、車輛安全;塬上總干渠118+529 處、119+690 處2 座人行便橋,橋面塌陷、中間拱頂裂縫、橋體損壞嚴重,影響當地群眾生產生活交通安全,予以拆除重建,橋跨和橋面寬度與原橋梁基本保持一致。
生產橋荷載參照農橋-Ⅰ級設計,設計橋面寬4.0 m,橋梁跨度為22 m,上部結構采用C40 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高0.80 m~0.95 m,鋪裝層采用現澆C40 砼;下部結構蓋梁采用現澆C30 鋼筋砼,灌注樁采用現澆C20 鋼筋砼。欄桿為C30 預制鋼筋砼。
2.3.2 其他防護警示措施
(1)警示牌
警示牌由牌板和基礎組成,牌板采用高強度鋅板制成,牌板高0.8(1.0)m,寬1.2(1.5)m。地面以上部分高3.2(3.5)m,埋入地面以下0.3 m。基礎為現澆C20 砼。內容包括安全警示及危橋標志。項目區設置警示牌50 處。
(2)水簸箕
水簸箕采用C15 砼現澆,斷面形式為矩形槽。進水口寬度20 cm,出水口寬40 cm;高10 cm,厚6 cm。渠堤道路已硬化或沒有路緣石,需采取集中排水的路段,每間隔50 m~100 m 修建一個水簸箕,水簸箕應設在沿道路低洼處。項目區設置水簸箕367 個。
(3)限速、限載牌
標志牌大小、形狀、顏色按照國家標準制作,采用高強度鋁板,貼反光膜。標志牌用白色油漆涂刷,外圈用紅色油漆涂刷,字用黑色油漆噴寫,立柱采用73 mm×4 mm 鋼管,底座采用500 mm×400 mm×400 mmC20 現澆砼。
限速牌沿渠道兩岸設置且間距不大于1.5 km,僅在砼路面旁設置。每個橋頭設置一個限載牌,限載重量根據橋梁實際破損程度而定。項目區設公路限速牌29 個,橋梁限載牌52 個。
(4)電子監控設備
根據實際需要,目前在王家崖水庫、大北溝水庫、泔河水庫、二庫等行人車輛穿越密集處,安裝TGSG-110 小型聲光報警器或KXB127 聲光語音報警器,就近連線,在管理站、閘點建立值班室,對工程、人員安全進行監控,并及時報警提醒;對向渠道內部亂排污水、亂倒垃圾的重點地,如西干渠西蘭倒虹處、西干渠某化工廠圍墻外安裝了監控攝像頭,進行拍照取證,及時查處問題,發揮了新科技、新產品智能化、便捷化優勢,保護了渠道運行和行人安全。
(5)管護安全責任牌
管護責任牌采用素砼預制而成,其中牌高0.9 m,寬1.2 m,厚0.08 m。責任牌嵌于渠道土護坡之中。牌板地上部分用白色涂料粉刷,內容采用紅色油漆噴寫。
民為邦本,安全防護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關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寶雞峽灌區渠道防護工程設計,充分借鑒鐵路公路實踐經驗,注重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務求科學合理效能優化;防護工程經過連年實施,進度質量走在了全國各大灌區前列。該項目的實施,有效地減少了灌區人員溺水傷亡及車輛墜渠事件的發生,確保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了社會和諧、單位穩定、家庭幸福;減少了垃圾入渠問題和工程維護費用,改善了渠道安全運行條件;使渠道工程面貌得到了美化、綠化、凈化,區域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受到灌區各界、群眾廣泛好評,今后應按照規劃逐年持續推進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