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義,崔曉錦,趙軍龍,李曉霞,張明濤,張澤原
(甘肅銀光聚銀化工有限公司, 甘肅白銀 730900)
甘肅銀光聚銀化工有限公司氣體制造廠(以下簡稱聚銀公司)新建1套水煤氣處理能力為8 500 m3/h(標態)的變壓吸附(PSA)生產裝置,分離提純CO和H2(體積流量分別為1 500 m3/h和4 000 m3/h,標態)。該PSA裝置自開車以來,制CO工序一直運行不穩定,CO產品氣中CH4和N2頻繁超標,質量合格率較低。這不僅影響后工序的穩定生產,而且CO回收率低導致生產成本增加,成為制約高負荷、安全穩定連續生產的瓶頸。為此,對制CO工序進行了研究分析,利用最短的時間和最低的投入進行優化改造,提高了生產能力,降低了生產成本。
原PSA裝置制CO工藝采用6臺吸附器,吸附劑為5A分子篩,6臺吸附器中的2臺同時進料,采用兩步置換和抽空解析工藝[1]。因5A分子篩對原料氣中的CH4、N2和H2分離效果差,造成前端工藝調整彈性受限、損失增加,導致后段產品質量合格率低、收率低、廢氣量大、生產成本增加。
為此,聚銀公司對多家CO生產企業和PSA設計企業進行詳細考察、調研,并對改造工藝的先進性、投資回報期、生產成本等因素反復論證和對比,結合企業自身特點,決定利用CO專用銅吸附劑對原工藝進行優化改造。
該技術方案具有改造周期短、操作安全穩定、有效組分回收率高、產品氣純度高、產品氣質量穩定等優勢。
將原5A分子篩吸附劑更換為CO專用銅吸附劑,并對工藝流程進行相應改造。因CO專用銅吸附劑具有在一定溫度下對CO吸附強且較穩定的特點,同時對CO、CH4、H2和N2分離系數大。故在入口管線增設加熱器提高溫度,并增加5臺真空泵以提高真空度,保證CO完全解析。此外,在出口管線增設冷卻器,同時對PSA時序進行相應優化[2-3],以實現CO自身置換及吹掃再生,提高吸附劑再生效果和氣體回收利用效果。
(1)原料氣組分見表1。
(2)控制溫度:60~90 ℃。
(3)壓力:0.5~0.8 MPa。
(4)處理氣量:8 500 m3/h(標態)。
改造前工藝流程簡圖見圖1,改造后工藝流程簡圖見圖2。

圖1 改造前流程圖

圖2 改造后流程圖
因CO專用銅吸附劑在670℃左右對CO2、CH4等氣體吸附力小,在吸附過程中就能分離脫除,不影響產品氣純度。前段脫碳工序出口氣體中原CO2體積分數為<0.3%,現可提高至0.6%。在滿負荷工況下,CO和H2體積流量可分別達到1 988 m3/h(標態)和4 200 m3/h(標態),脫碳回收率>82%,CO回收率>80%,H2回收率>91%,總回收率>80%,產品氣CO和H2質量合格率達100%。
改造后負荷率從60%提高至100%,見表2。

表2 改造前后負荷率對比
CO產品氣質量指標合格率為100%,H2產品氣質量指標合格率為100%。
CO專用銅吸附劑與5A分子篩性能對比,見表3。

表3 CO專用銅吸附劑與5A分子篩對比
改造后,生產線操作彈性明顯增大,前段脫碳工序回收率大幅提高,在同等產品氣量下,大幅降低了水煤氣消耗,年節約費用為400萬~500萬元[4];在提高產品質量合格率的同時,大大減少停車損失和水煤氣排放量,既保護了環境又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液態溶劑分離制CO工藝基礎上改為固體分離技術,可避免因深冷法分離和液態溶劑法帶來的設備投資大、占地面積大、操作復雜、生產成本費用高、管道設備腐蝕嚴重、環境污染等缺點。采用國內外廣泛使用的PSA工藝,具有投資少、占地面積小、設備管道布置緊湊、操作強度低、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同時,大幅度提高了產品收率和純度,改變了國內PSA工藝CO收率不足60%的現狀;明顯降低了單位CO的生產成本,提升PSA分離CO裝置的運行效率。
改造后,產品氣質量合格率達100%,CO純度>99.2%,CH4含量為0,脫碳凈化氣中CO組分比原先高出4%~5%,CO體積流量平均增加400 m3/h,H2體積流量平均增加150 m3/h,產量、回收率明顯提高,成本明顯下降,工藝運行更加穩定。目前,公司新建一套采用CO專用銅吸附劑提純CO的更大規模PSA裝置,一次投產成功并取得良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