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aus Boehncke Guillaume Duparc Monish Rajpal Stephen Sunderland
在上世紀80年代,Cray-2是世界上運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之一,價格約3000萬美元,重達2500公斤,耗電量195千瓦,還配置了900升的液體冷卻系統。如今,擁有同樣處理速度的蘋果手表,價格僅為500美元左右,重量僅30克,靠電池供電,配有心電圖傳感器,可連接互聯網,能夠撥打電話,還可以借助GPS隨時定位。實現這樣的發展花費了30年的時間,而現在科技發展速度急劇加快,未來可能只需要短短3年就能實現類似規模的飛躍式發展。
鑒于此,公司及領導層必須隨時把握發展脈搏,不斷做出調整和改變以求生存。
醫療行業在數字技術的應用方面要落后于其他行業,但這種情況正在迅速發生改變。私營企業和公營部門都在大力投資數字醫療,形成了第四波醫療技術革命的浪潮(圖1)。
資料來源:L.E.K.研究與分析;David Rowlands
在第四波醫療技術革命浪潮中,消費者對臉書、亞馬遜、微信和谷歌等技術領軍企業的期望越來越高,移動設備越來越普遍,應用程序、云計算、區塊鏈、數據分析、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等系列新的數字技術不斷發展。在這些技術支撐下,新的醫療產品和服務的主要目標可以歸納為六個方面:
●?更早和更好地進行診斷和分診
●?更有效地治療患者
●?治愈和管理疾病
●?壓平成本曲線,提高醫療系統效率
●?改善醫療服務和產品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鼓勵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
這些新的產品和服務通常能夠帶來多種好處。例如:技術能力的提高能夠讓患者在成本較低的護理環境中(例如:患者家中)享受醫療產品和服務,同時提高產品和服務的便利性和質量。
我們稱之為“醫療服務向下游轉移”,即從醫院轉移到診所和全科醫生,并最終轉移到患者,這種轉移有多種形式(圖2)。復雜的專科解決方案(例如:IBM的Watson腫瘤解決方案或RapidAI的卒中高級成像解決方案)讓非專科醫院也能夠使用人工智能助手為醫務人員提供先進的決策支持。而簡單的技術則能夠讓醫療服務更貼近患者。例如,Ada是一款遠程醫療服務聊天機器人,患者可以免費下載和使用。在這款應用的幫助下,脆弱或可能感染的患者不需要親自去診所或者預約全科醫生就能獲得健康狀況評估,繼而發現常見或者罕見疾病。中國的遠程醫療平臺平安好醫生已經擁有300萬月付費用戶,該平臺利用數字技術使得臨床醫生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這是傳統的醫療環境無法企及的。盡管不是所有的病癥或疾病都能夠通過遠程醫療來進行治療,但總體趨勢是非常明確的。
資料來源:L.E.K.研究與分析
全球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同時也越來越富裕,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這些因素的驅動下,2022年全球醫療行業規模預計將從2018年的8.5萬億美元增長到12萬億美元。大量沒有醫療行業經驗的公司也被巨大的市場潛力所吸引,正在大力投資數字醫療板塊,盡管這一板塊仍處于發展初期。
過去十年中,數字醫療初創企業投資經歷巨幅增長。美國風險投資總額從2011年的11億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74億美元;同時,交易的平均規模也從1200萬美元增長至1940萬美元(圖3)。2020年第三季度末,風險投資交易總額已經打破2018年紀錄。
注釋:僅包括美國 高于200萬美元的交易;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資料來源:Rock Health數據庫;L.E.K.研究與分析
藥企、醫療器械公司、保險公司以及醫療服務機構等傳統的醫療行業參與者面臨著初創公司的競爭,這種競爭仍在日益加劇。近年來,Teladoc(成立于2002年)和Livongo(成立于2008年)這兩家相對較新的公司進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兼并交易(180億美元)。PillPack,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網上藥店在2018年被亞馬遜以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Doctolib,一個成立于2013年的預約掛號和遠程醫療平臺僅在六年后就成為估值高達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
同時,許多科技巨頭,包括亞馬遜、谷歌、騰訊、螞蟻集團和蘋果公司都將醫療行業視為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擴張機會。用蘋果CEO蒂姆·庫克的話來說:“放眼未來,回顧過去,你會發現蘋果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醫療健康。”
傳統的醫療行業參與者對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的威脅感到擔憂,董事會和首席執行官們越來越多地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關注哪些方面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護我們的業務?我們的數字策略是否充分?我們如何才能在數字化程度評估中獲得高分?我們的數字化進程是否夠快?如何將我們的文化和業務最大程度地向數字化轉變?我們如何在員工中樹立數字思維模式?
為了幫助企業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制定了一個數字化卓越(DEX)戰略框架。
DEX戰略框架旨在幫助企業克服數字化進程中的相關挑戰。企業的管理層、董事會和投資人能夠利用該框架進行以下活動:
●?指導數字策略和商業案例的制定
●?審視企業制定的數字目標和側重點
●?評估自身的數字化程度(可通過L.E.K.的數字醫療指數工具進行)
●?評估并購機會時,為(買方和賣方)盡職調查提供重要補充
●?為長期的數字轉型提供支持
根據我們的經驗和調查,醫療企業要想實現數字卓越,必須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圖4):
資料來源:L.E.K.研究與分析
1. 再構想——制定數字策略
2. 再組織——建立數字化的組織
3. 再建設——建設現代化數字基礎設施
4. 再聚焦——持續關注客戶
5. 再創造——不斷更新商業模式
制定戰略時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從哪里入手”和“如何制勝”,這兩個問題可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和持續關注客戶得到解決。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配置”,企業可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組織變革來解決這一問題。
再構想。首先,企業必須在數字時代對自身的業務進行重新構想。大型科技公司已經開始將自己構想為醫療企業,傳統醫療企業也必須像他們一樣,量身定制數字愿景、數字戰略和具體的實施計劃。例如:傳統的藥企和醫療器械企業正在通過遠程醫療技術建立虛擬診所,而成熟的醫療服務企業正在通過復制其運營模式并設計相應的軟件來建立自身的“數字”業務。這樣一來,企業就可以在不需要額外實體基礎設施的情況下向全球擴張,就像Uber一樣:Uber創造的是一種全球服務體驗,其所需的“基礎設施”,即司機和車輛在本地就能獲得。
亞馬遜已經開始實施以醫療為重點的擴張策略。一個關鍵部分是通過提供藥品配送服務進入網上藥店領域,這是亞馬遜自身郵購模式的自然擴展。為了實施這一戰略,亞馬遜以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PillPack,打入了價值5000億美元的處方藥市場。
再組織。企業必須重組他們的業務,他們需要新的能力來驅動創新、推動數字化和文化的變革、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通常需要建立新的領導角色(例如:首席數字官或者首席體驗官)并實施新的工作方式:持續創新、設計思維、敏捷開發以及開發和運營的密切協調(devops)。研究表明,綜合使用這些方法可以使企業效率提高一倍,縮短上市時間,顯著提高服務和產品質量以及客戶滿意度,并極大地提高投資回報。
歐洲的生物制藥公司Polpharma創建了新的首席數字官的角色,并建立了“數字社區”和支持協作工具,以在公司內部實施新的工作方式。美國頂級醫療機構克利夫蘭診所已經開始進行敏捷轉型并采取了新的工作方式,例如:召集臨床醫生團隊建立社會契約,參加每兩周一次的回顧,作為團隊來規劃醫生的工作和可交付成果,并通過移動應用程序和無線物聯網應用程序為醫生團隊提供支持。
再建設。為了讓數字技術作用最大化,企業必須重新建設其運營和基礎設施,包括讓數字技術進一步標準化和自動化以及增強前臺和后臺的核心運營。同時,企業還必須通過一定數字基礎設施和促成因素來支持這些新范式,可能包括建立數據倉庫訓練人工智能、與數字機構合作、選擇開發者和云平臺(例如:蘋果、亞馬遜、谷歌、微軟、IBM)等。
Novant Health是一家美國的多州運營的醫院,它擁有廣泛的門診網絡,總共包括600多個醫療服務點,服務于500多萬名患者。該機構最近宣布將其Epic電子病歷系統轉移到其企業云基礎設施中,旨在增強業務靈活性,同時降低運營成本。
再聚焦。不管是B2C還是B2B模式的企業都必須將重點回到客戶體驗和數字服務,不斷消除痛點。要做到這點,企業必須建立數字化市場進入機制,并形成數據洞見。能以同等甚至更低價格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將是一個讓企業與眾不同的關鍵因素。許多公司正在采取的措施還包括培養數據分析能力、與數字機構合作、建立內部的設計中心等。
位于墨爾本的皇家兒童醫院是澳大利亞頂級的醫療中心之一,該醫院開發了一款移動應用程序(Okee in medical Imaging),旨在幫助兒童消除對核磁共振掃描的恐懼,最終為孩子和父母帶來了極佳的客戶體驗。
再創造。企業必須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讓他們能夠建立和參與新興數字生態系統(由企業、供應商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組成的網絡)。另外,企業還需要對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進行評估。企業可利用人群經濟(如將患者與其他患者或與醫務人員連接起來)、免費數據經濟(即為某一個客戶群體提供免費服務,費用由第三方支付)、智能經濟(如AI服務)或者訂閱經濟(即按月/年支付數字服務費用)。
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成立于1884年,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私立癌癥醫院。該中心與IBM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復制了其癌癥治療方法,形成了相應的數字解決方案。目前亞洲200多家醫院正在使用該軟件,醫院的業務足跡和數據采集得到了極大的擴展。澳洲航空(Qantas)與澳大利亞私人醫療保險公司NIB合作創建了一家醫療保險公司,該公司推出了一款可記錄用戶運動情況(例如:散步、跑步、騎車)的健康應用程序,憑借應用程序可記錄下活動獲得飛行常旅客積分。
騰訊(旗下微信擁有12億月度活躍用戶)已經對數字醫療領域的國內外企業進行了投資,并與丁香園、Babylon、醫聯和眾安保險等結盟。羅氏已公開宣布與醫療數據公司Flatiron、生物技術公司Syapse、醫療數據分析公司GNS Healthcare和醫療AI公司Owkin在人工智能領域展開合作。
對于剛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企業而言,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們目前的數字化程度如何”以及“我們接下來應該怎么做”。DEX框架能夠幫助企業領導者對其組織以及競爭者的能力進行評估。那么,這個框架模型實際如何操作?
為了評估數字卓越度,我們對客戶展開調研,并根據其在系列成功因素(例如:數字戰略、生態系統開發和組織)中的表現分為五類(圖5和圖6):
資料來源:L.E.K.研究與分析
注釋:*“藥企”包括醫藥外包公司,例如CRO;藥企和醫療器械的數據來自亞太受訪者資料來源:L.E.K.-Galen Growth 2019亞太地區數字就緒指數調研;世界經濟論壇報告;Galen Growth Asia;L.E.K.分析
●?傳統:重要的數字能力要么缺失要么不完善,數字化的舉措都是臨時且未經協調的,缺乏整體的數字策略。
●?初級:擁有基本的數字能力。
●?中級:在特定領域具備有效的數字能力。
●?高級:具備成熟的覆蓋廣泛的數字功能
●?領先:數字化程度最深,數字能力覆蓋整個公司,具備整體數字戰略,并能夠充分利用他們的數字產品和服務。
根據DEX調研目前收集到的數據,我們還沒有發現在數字醫療方面可評估為“高級”或“領先”的企業。藥企和醫療器械公司的評估結果很接近,平均水平在初級和中級之間(圖6)。
企業非常清楚他們必須盡快發展數字能力。變革的速度驚人,來自科技和其他行業的新進入者紛紛進入醫療領域,初創企業也在不斷開發創新的解決方案。私募股權公司也必須深入審視其投資組合公司,思考如何從數字角度快速推動價值增長,并在未來更好地退出。
企業應該盡快采取行動。研究表明,從收入或估值增長來看,數字領先者在2至3年內的表現要比落后者高出5到7倍。無論如何,股東、客戶以及最重要的患者都將從數字化進程中獲益。相比之下,推遲數字化進程的公司最終很可能會在未來醫療行業的競爭中被邊緣化。
* 作者Klaus Boehncke系L.E.K.慕尼黑分公司合伙人;Guillaume Duparc系L.E.K.倫敦分公司合伙人;Monish Rajpal系紐約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和合伙人;Stephen Sunderland系L.E.K.?上海分公司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