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成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迅速,電力需求不斷加大,我國在輸電線路建設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導致輸電線路規模不斷擴大,給輸電線路的運行和維護的安全埋下了隱患。有關部門必須重視輸電線路的作用,對輸電線路進行多方面監督,確保輸電線路運行達到相關的安全標準,同時導致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工作壓力逐漸增加,成為電力企業重點發展對象及工作的重心。文章重點分析了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的相關需求,并對輸電線路智能化維護工作的重點難點進行分析,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技術
中圖分類號:TM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1)10-0-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10.026
輸電線路檢修在電力系統運行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檢修程度直接影響電力系統運轉能力。由于輸電線路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復雜性,在施工及后期運轉試驗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造成嚴重威脅。很多線路由于年久失修,出現了嚴重的老化和損耗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很難被工作人員發現,影響檢修工作的順利進行。只有合理地運用智能化運行維護技術,才能保證相關電力企業快速、準確地判斷電路的故障并及時維修,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1 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需求
1.1 運行安全化
隨著電力系統的飛速發展,我國對輸電線路安全方面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對輸電線路進行智能化運行維護,緩解了輸電線路運行的安全問題。輸電線路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電網的安全運行起到決定性作用。一旦輸電線路出現故障或者運行不良,會對電網的安全性能造成直接影響。我國的輸電線路分布較廣,其所經過的地形多樣,線路也復雜多變,對輸電線路的安全管理存在很多問題,在管理過程中不僅要對曲折蜿蜒的地形進行分析,還要充分考慮氣候、地區因素等。
輸電線路本身存在設備嚴重老化的現象,對我國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產生了嚴重威脅。為切實提高輸電線路的安全性,避免輸電線路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要更新和改革傳統管理方法。智能化運行維護方式滿足了目前對輸電線路安全管理的各項需求,預測并排除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避免了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故障,提高輸電線路的安全性能。
1.2 電力行業信息化
隨著電力行業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信息化維護避免了輸電線路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所以,電力企業的相關部門必須重視電力行業的信息化,實現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的突破,積極研究輸電線路智能化維護技術的價值,在輸電線路維護技術實用性和安全性上實現突破。
1.3 維護智能化
輸電線路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這些數據是輸電線路運行狀況的重要表現,要想處理好有輸電線路的相關信息,借助互聯網智能化體系,確保數據處理過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利用智能化維護技術,實時監測和掌握輸電線路的運行狀況。在電網輸電線路的建設方面,由于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因此,必須在建設前進行合理規劃,運用科學的方法降低所用土地的比例,節約了土地資源,從而促進后續相關工程的及時進行[1]。
2 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技術的關鍵
2.1 計算機技術
目前來說,我國對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的主要實現方式是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多種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輸電線路。在實際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智能化運行維護技術能夠對線路運行過程中的各項數據進行收集并儲存,在需要時實現自動交換和對數據的處理功能。對不同處理單位的信息實現即時互換和交流,從而全面提高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系統的功能,保障輸電的質量和效率。如果輸電線路出現問題,也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問題,及時處理故障,最終完善輸電線路智能化管理體系。
2.2 衛星網絡通信技術
智能化輸電線路運行維護系統通過與衛星網絡的信息交換,能夠很好地傳遞電力系統的相關信息。與傳統的電力系統自動化建設相比,衛星網絡通信技術具有很強的優越性,是傳統電力系統自動化建設的創新與突破。由于該技術對輸電線路在運行過程中的數據進行定位和交換,因此它能夠實現對電力系統的實時監控,在信息傳遞中保證了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系統與衛星網絡通信技術的融合,實現了輸電線路遠距離數據的運輸以及對信息的自動化采集,降低人力和物力投入,構建全面可靠的信息交換網絡。目前,隨著衛星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有關網絡通信技術在工程應用方面的持續發展,促進信息平臺的構建。
2.3 智能化故障處理功能
我國的電網系統得到了快速發展,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加上目前電力系統設施的逐步完善,使得我國輸電線路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輸電線路的不斷擴展導致其結構趨向復雜化,其中大多是由于地形的多樣性而導致結構的不同。由于其專業性和復雜性較強,因此在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目前,我國對相關故障處理的機制仍然不能滿足需求,正是由于這方面的不足,在故障處理功能方面需要進行更新和突破[2]。對此,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以及智能化運營手段,利用其高效性、智能化的特點,完善輸電線路的故障處理功能,實現我國故障處理功能的突破和提高。
對于輸電線路故障,我國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切除故障元件和故障部分,但是這樣的操作方式會使我國的電力系統受到影響,所以,在處理系統故障時,常常需要改變電力系統結構。
但是,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其工作方式和系統結構越來越復雜,那么在處理故障時,就會很難兼顧各種特性,導致對某些故障的處理影響到整個電力系統的工作。例如,線路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安全故障,如果按照傳統的故障處理方法,就會切除自動處理設備的元件和線路,但是這會導致很多與之相關的結構和系統也出現故障或線路超載等情況,對我國輸電線路的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針對我國目前的情況,為保障線路運行故障處理不影響其他系統結構,應對輸電線路進行科學合理的智能化設計,聘用專業人員對此進行研究,確定輸電線路運檢的發展方向。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利用故障處理功能,及時全面收集并處理有關故障發生的原因和信息,通過自動分析和大數據搜索,尋找最佳處理方式[3]。
2.4 輸電線路維護的智能化技術
傳統的輸電線路維護方式是通過人工線路巡檢,但是由于我國輸電線路發展較快,其結構越來越復雜,覆蓋范圍也越來越廣。因此,這種傳統的方法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理資源,而且很難對輸電線路進行系統化的維護和檢查,智能化線路巡檢系統則很大程度地改善了這些問題。一方面,由于智能信息化在巡檢階段不需要太多的人力資源,可以安排更多人員在事故發生時進行維修和處理。另一方面,縮短了巡檢的周期,客觀上保持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可靠的數據避免了因數據存在誤差而導致出現問題。
相比于傳統的巡檢方式,由于采用計算機技術,智能化線路巡檢系統效率更高,實用性更好,滿足了我國輸電線路不斷發展的需求。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方式的使用既保障了數據的及時性和可靠性,通過實現相關數據的遠程運輸達到信息及時傳遞的效果[4]。
3 結語
智能化運輸電線路對我國電力系統具有積極的影響,不僅帶動電力系統朝著可持續化方向發展,而且提高了電力檢修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保障了我國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轉。電力企業相關部門要重視智能化運輸電線路的地位,實現工作重心的偏移,確保跟上輸電線路智能化發展的步伐。
除此之外,還要積極研究輸電線路智能化的價值,充分發揮衛星通信技術及線路維護技術,緊抓充電線路智能化發展帶來的機遇,將其優良的安全性和實用性作為未來發展規劃的重點對象,實現我國電力系統輸電運輸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強偉.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技術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6(42):224.
[2] 時常健.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技術研究[J/OL].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工程技術[2017-05-28].http://www.cqvip.com/QK/71995X/201704/epub1000000882196.html.
[3] 李道武.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技術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4(10):9-10.
[4] 許中興.輸電線路智能化運行維護技術研究[J].數字化用戶,201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