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友 合肥工業大學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在工廠內預制承重構件,并在需要工程的現場進行連接而成的一種新型混凝土結構工程。目前,隨著建筑工程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建筑結構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工廠生產中,現場濕作業的有利條件很少,可以通過工廠車間連續完成幾個或所有程序。實現立體交叉作業,減少大量施工人員的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施工現場產生大量建筑垃圾污染環境。按照目前國家推進節能環保的政策,已成為環保建設的代表之一。符合國家提倡的綠色建筑、節能節材要求的可持續建設項目。在做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時,必須有良好的質量控制才能獲得建設工程的資格。建設單位要把握住每一個施工質量控制重點,避免施工項目中的質量隱患。

圖1
裝配式施工技術的出現給我國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可以滿足各類施工的要求,減少應用傳統技術的弊端,改進管理模式,加強系統管理。
第一,變化的種類非常多。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非常靈活,可以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行轉換,在施工前的早期設計階段就做好,裝配式技術靈活應用后,各種變化都是可能的?,F代社會對不同類型的建筑有不同的要求,而且隨著技術水平越來越高,這項技術的應用效益會越來越明顯。第二,現代功能的普及。預制混凝土技術比常規鋼筋混凝土具有更多的優勢,需要提前在墻體外側安裝保溫板,以實現冬暖夏涼的目的,可以更好地節約使用空調的成本,減少用戶的實際消費。建筑橫梁必須采用復合材料,既保證了建筑的穩定性,又增強了建筑的強度,減輕了自重,防震、防災、防火、隔音,大大提高了用戶的居住性能。第三,制造標準可以統一。傳統的建筑工程只靠現場施工來達到美觀和保持色彩的耐久性,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但裝配式建筑很容易做到。所有定制的產品都可以嚴格在性能和外觀上都受到控制。第四,縮短建設工期?,F澆工藝需要人員提前準備好建筑材料和場地,初期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大量工作,應通過裝配式施工技術取消煩瑣的技術應用過程。與原來的施工時間相比,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
在工程設計過程中,當采用新結構、新技術時,需要在設計圖紙及相關文件中機械地具體說明;要兼顧技術交流和實際工程的需要,避免因對新技術的不了解而造成施工安全風險。在設計過程中,設計結構的分解設計不合理,請嚴格審查設計的合理性,降低施工風險。明確設計文件的臨時支撐方式、臨時支撐點和支撐要求,保證構件和連接點的詳細設計。要深化外部保護裝置和設備的附著點設計,防止結構安全計算的意外刪除。在裝配式結構的生產過程中,預售產品的規格必須與零件的自重相匹配,防止構件鏈接斷裂,導致高空墜落。
裝配式組件的運輸和現場存儲存在風險且容易被忽視。應執行安全施工管理過程的以下方面:裝配式構件進入現場時的檢查和驗收,構件質量證書的詳細驗證,以及構件保護計劃的審查。設置專職指揮員指揮現場運輸車輛,通過控制現場運輸車輛的速度來預防車輛安全事故。卸載預制構件前,要檢查現場的卸載情況,及時排除構件松動等隱患。在涉及吊裝作業的區域,必須建立周界,防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區域。還要求裝配式建筑材料的支架結構,以確保滿足設計要求。預制件在現場存放時必須牢固固定,并控制堆放高度,防止零件滑動或傾覆。預制件的存放區必須隔離管理,不與其他物質混合,禁止無關人員擅自進入。
裝配式建筑對大型設備的要求較高,塔機型號的選擇尤為慎重,一般根據構件的平面布置距離和重量選擇合適的大型塔機型號。確保每個組件都能滿足吊裝要求的組件。對于裝配式高層建筑,塔式起重機的使用時間相對較長,一般來說,塔式起重機的交貨期應在兩年以內,避免塔式起重機因高強度而頻繁發生故障,并確保項目進度不受影響。在裝配式建筑中,塔吊等垂直運輸設備常用的大型設備準備特殊的安全計劃,以明確設備選型,數量,放置位置,地基處理,附壁,外接電源保護,防碰撞措施、維護等內容。裝配式結構施工吊裝需要垂直運輸量大、時間長、使用頻率高,需要加強大型設備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在傳統的建筑工程中,塔吊維護裝置關注較少。維修工作趨于正規,但機加工工程塔式起重機的使用率較高,尤其是鋼絲繩磨損嚴重,維修裝置除正常維修外還需對鋼絲繩進行檢查。如果發現任何問題,請及時更換。還應增加塔機維修頻率,技術人員定期對關鍵部位和安裝裝置進行檢查,至少每15d檢查一次,如有安全隱患,應及時糾正。為了塔機的安全使用,除了維修單位的日常維護外,還可以邀請龐大的設備專家團隊進行每月的復檢和發揮。加強監督的作用??紤]塔式起重機的結構強度和安全性,應通過對壁掛裝置進行校核,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一般將壁掛設置在現澆約束葉片構件的下三分之一處。需要對本層和上下層進行加固,加強加工。
外護架的設計,每個工程都需要有專門的公司進行設計和檢驗,外護架雖然是裝配式工程的臨時防護結構,但卻是保障高地安全的關鍵防護設施。外護架的要求比較嚴格,必須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在正常施工條件下不得出現超過允許要求的失穩和倒塌變形、傾斜、搖晃或扭轉。機架組裝完成后,首先進行負載測試,合格后即可使用。試驗載荷為300kg/m2,采用水泥編織袋內填砂法,如發現焊接裂紋或結構變形,禁止使用。
外掛架的吊裝必須在注漿強度達到要求后進行,車工必須先從吊架上打開車架連接螺栓,先打開上連接螺栓,然后再打開下連接螺栓。上層建筑內部,當開放式預制墻的備用孔達到一定高度時,專人指示起重機將框架緩慢下降,并將框架上的螺栓孔與備用螺栓對齊。預制墻,外框工人用安全帶和支架固定好結構,將掛在吊架上的螺釘和墊圈與備用孔對齊并擰緊螺栓。塔式起重機在外掛架完全安裝并穩定后才能自由移動,因此安裝架體后,只有在人力撤回后才能拆除吊鉤。
裝配式建筑的構件支撐包括斜墻支撐和樓板的三角形獨立支撐,支撐體系的選擇性還應根據工程特點和構件放置要求來確定。墻板的斜撐通常根據墻板的長度來設置,4m以內有2個通道,4m~6m有3個以上的通道,設置角度為45°~60°。通過計算得到的邊坡支護規范,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工程設置。斜撐的作用是臨時保護支撐,但也只是臨時保護,從斜撐的安裝到塔吊的卸載,吊裝工人必須保證墻板垂直在10mm以內,疊層板用三角形獨立支撐設置的重點是獨立支撐的間距要求,通常間距在1m以內,與構件側面的距離不大于0.5m。在架設三腳架支撐架過程中,必須調整上木梁的高度,以免層壓板受力不均而導致組件傾覆。

圖1
裝配式建筑的安全控制重點是吊裝構件。常用組件自重、組件塊數大。以裝配式住宅為例,裝配率在50%以上,裝配式住宅標準層的積木數量在100塊左右,每塊平均吊裝時間為15min,吊裝施工時間長,安全隱患大。起重工作人員一般為5名起重工和2名信號工(1個工作地點,1個元件裝載區)。信號工主要是協同溝通,起重組長先通過現場傳遞請求,信號員下達命令,塔機司機響應。當發生通信錯誤時,結果是不可預測的。尤其是在連接和掛鉤組件的過程中。所有人員必須高度集中,防止組件脫落和墜落造成人員傷亡。由于墻板構件的重量和對構件定位精度的嚴格要求,在吊裝過程中,由于鋼筋的偏差,墻板無法準確定位,構件長時間懸在空中時間。在架空空中,如果現場管理人員確定需要立即停止,則必須將組件移動到地板上的另一個區域。從墻板上取下掛鉤時,操作人員不得將預制構件的預制連桿作為攀爬工具。工作必須使用合格的標準梯子。取下掛鉤后,將掛鉤放置在組件的任一側。塔吊起吊吊鉤時,不得放在鐵桿上,以免吊鉤卡在鋼桿上,翻倒墻板。墻板的斜撐必須在預制構件和結構的連接處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拆除,以便拆除臨時固定斜拉桿和支腳。在現場是有必要的,因為在工作場所安裝大而密的斜撐可能會干擾其他工人的施工,并且可能會有一些工作不自覺地拆除墻壁而將墻壁翻倒。明確要求不得擅自拆卸,以便為所有團隊提供技術支撐。
裝配式建筑的安全管理相對集中,安全隱患比較突出,安全風險類型也大同小異。為做好裝配式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工作,總承包單位應首先組建電梯施工安全工作組,重點制定相應的裝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制定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加強班組人員安全技能公開,確保安全施工,降低安全隱患。外掛架等施工的全過程應有專職安全人員監督,在安全施工管控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施工規章制度進行控制。施工時及時處理一切安全隱患?,F場組裝工作必須符合安全工作要求,不采取任何保護措施。要加強行業安全防護措施,在高處工作時佩戴安全繩、安全帽等防護工具,并在兩側安裝防護圍欄和安全網。加強工程現場安全教育,開始實施安全技能,施工人員從自我安全保護開始,提高安全認識和掌握安全施工技能。
裝配式整體混凝土結構旨在可靠地連接預制混凝土結構,并在現場與后澆混凝土和水泥基灌漿材料一體成型。裝配式住宅是在建筑工地對預制構件進行吊裝、安裝和灌漿而成的一種建筑結構。目前,國家推廣的裝配式建筑在設計、施工、質量、安全等方面都處于發展探索階段,安全管理存在諸多缺陷和不足。對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規章制度,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風險管理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裝配式住宅項目的有效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