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佶 葉斌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所在地的江蘇省溧陽市公安局竹簀派出所,是公安部的一級派出所,現有民警16人,輔警40人。近年來,竹簀派出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以“鐵軍”精神為引領,不斷傳承和發展新時期“楓橋經驗”,堅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隊伍過得硬”,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2019年該所榮獲全省首批“學習楓橋經驗優秀派出所”,今年“七一”期間該所榮記公安部集體一等功。
堅持紅色傳承,擦亮“四鐵”品牌。70多年前,在竹簀這塊紅色土地上,陳毅、粟裕率領新四軍“鐵軍”,揮戈東進,浴血奮戰,創建了水西村江南指揮部。70多年過去,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鐵軍”血脈始終延續。在鐵軍精神引領下,2017年該所創新形成“鐵信念、鐵擔當、鐵素質、鐵紀律”黨建先鋒品牌,與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公安機關的“四個鐵一般”訓詞要求同根同源。所里設立《平“語”近人——總書記用典》學習區,深刻領悟總書記經典名句,從中獲得感悟,汲取力量,昂揚斗志;設立“紅廉書屋”閱覽室,以紅色熏陶和廉政教育為主題,經常開展讀書會、薦書會、品書會,推出“圖書漂流”計劃,豐富終身學習氛圍國;設立以“家”為主題的警營家文化園,打造集休息、觀影、茶道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活動室,溝通解決工作事宜,增進情感交流。同時,堅持“在歷史的發生地講歷史”,發揮轄區紅色教育資源優勢,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黨日活動,引導干警永葆政治本色。
深度挖掘溧陽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公安局長賴峰率領公安短槍班戰士在竹簀地區開展鋤奸、肅特、除霸的英雄事跡,傳承英模精神。竹簀派出所歷任所長充分發揮“頭雁”作用,堅持指揮在一線、工作在一線,帶頭處警、辦案、抓捕、走訪,形成一代傳一代,以上率下、身先士卒、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江蘇公安“十佳百優”刑警宋國平、全國公安機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績突出個人楊勇華、江蘇省優秀人民警察史建剛、常州公安最美警察王峰都是竹簀所長的杰出代表。組建黨齡30年的“老兵班”,充分發揮他們工作經驗豐富、群眾基礎扎實的優勢,開展社區走訪、信息登記、矛盾化解等基層基礎工作。組建青年民警“尖刀連”,沖鋒在巡邏處突、偵查研判、出差抓捕等艱苦一線。同時,設立榮譽陳列室,累計收藏獎牌50塊,錦旗45面,有效激發干警榮譽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大事,鄉村振興必須確保鄉村平安。堅持黨政牽頭,促發聯動,用“一盤棋”思想打破部門層級壁壘,融合開展基層平安治理工作。構建政府主導、公安牽頭,城管、消防、村委、企業、監獄武警聯動融合的基層特色共治模式。積極融入“百姓議事堂”自治模式,聚焦鄉鎮矛盾糾紛化解難現狀,創新成立溧陽首個以退休民警個人名字命名的“老陳調解室”,融合公安、信訪、司法、市監、城管、稅務等多部門以及村干部、網格員、志愿者、律師等力量,形成發現矛盾、商量辦法、化解矛盾的聯調機制。自成立以來,年均調解300余起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有效防止“民轉治”、“民轉刑”的發生,工作成效獲得部省級機關認可。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從扶貧幫困到鄉村振興,幾十年如一日,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宗旨,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網、大事不出所”為目標,推進警格、網格深度融合。同時,積極引導“水西先鋒志愿隊”“菁力量”“美鄰美里”等社會組織加入聯動宣傳,參與各類安全防范宣傳活動,有效增強群眾防范意識。針對竹簀地區留守兒童眾多的情況,成立以女民警主導的“燕子未成年人工作室”,聯合民政、婦聯等多部門共同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呵護未成年人成長。
在水西村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的一塊巨石上鐫刻著王必成將軍的一段話:“沒有水西村,就沒有茅山根據地,就沒有東進,就沒有蘇北根據地,也就沒有黃橋戰役的勝利。”竹簀派出所全體干警,人人都銘記這段話,人人都會背誦這段話。他們說,在抗日的烽火中,新四軍能在我們水西村站住腳,延續火種,打開局面,靠的就是一種信念和擔當。今天,我們作為根據地的傳人,必須以更強的政治擔當、更高的工作標準,更嚴的紀律作風,更實的工作舉措,全身心投入到鄉村振興的主戰場。
(責任編輯 姚定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