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 石文球



摘要:企業IT系統建設及應用積累了大量分散在不同系統的孤立數據,會導致數據資源利用的復雜度和管理的高難度。文章介紹了公路施工企業數據治理的建設實踐,針對性地設計了數據治理體系和數據倉庫架構,重點通過人力資源數據同步、業務指標分析和工程全景分析的應用研究,有效利用數據資源,挖掘數據價值,助力企業管理,為企業業務賦能提供了堅實的信息技術保障。
關鍵詞:數據治理;數據倉庫;挖掘數據;業務賦能
中圖分類號:U491文獻標識碼:ADOI:10.13282/j.cnki.wccst.2021.01.054
文章編號:1673-4874(2021)01-0201-05
0引言
我國的公路施工企業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通過技術、管理的改進實現了飛躍的發展。特別是近二十年,通過結合信息技術輔助企業管理,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西路橋集團”)作為廣西公路施工的領軍企業,實現工程施工、交通設計、技術研發、投資、房地產開發等多種業務綜合發展,資產總額超300億元。集團公司的信息化建設相對于其他同行起步較早,在2009年與金蝶軟件進行戰略合作后,建設了公路施工行業定制化的ERP產品,在后續的十多年中通過不停地建設完善,ERP管理已經涵蓋集團-分子公司-項目三級管理范圍,為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時代在發展,技術也在升級。企業的信息化已經經歷了單機時代、客戶/服務器時代、多層結構時代,現在已經發展到面向服務的時代。隨著廣西路橋集團業務不斷發展、信息化程度不斷提升,數據資源日益成為企業的戰略資源。如何促進數據資源的有效管理、加強數據資源的分析利用,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廣西路橋集團不斷加大在集團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先后建設了綜合項目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智能物料管理系統、安全管理系統、公路工程管理系統、勞務實名制管理系統等覆蓋集團主要業務的專業業務系統。隨著業務發展,系統之間的功能交互、數據交換日益頻繁,“信息孤島”問題也更加突出,如何有效地利用現有數據資源[1],進行全面數據治理規劃愈發緊迫。
為了配合廣西路橋集團的“兩條主線,一個中心”的集團信息化建設總體思路,除了做好兩條主線發展之外,數據中心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然而,數據中心的建設難度在于如何結合集團數據情況,形成主數據、主題數據、數據標準等數據資產,建立數據治理體系,通過數據應用研究以實現數據驅動業務發展、數據賦能業務的集團信息化發展策略。
1總體框架設計
企業信息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信息化建設會出現發展瓶頸,系統建設規模化后業務和數據會依賴于單一系統,現階段解除這種困境最有效的方式是實現業務和數據分離。數據資源作為信息化建設的核心資產,解決問題必須通過數據解耦,只有數據自主可控才能保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自主性[2];解決問題還須由上而下進行數據整體規劃,實現數據的盤、歸、治、用,依賴于企業有序地進行數據梳理、數據標準化、數據管理和數據應用。
1.1數據治理體系設計
數據治理體系主要分為五個部分:管理域、過程域、治理域、技術域、價值域,如圖1所示。
其中管理域主要工作是確定戰略、搭建組織、制定制度、明確規范。過程域主要工作為分析、設計、執行、評估,對治理過程進行明確,包括對數據責任主體、數據歸屬、模型關系等進行梳理。治理域主要工作是對治理范圍定義,一般分為業務數據治理和分析指標治理,前者重點在于業務數據治理,包括數據統一度量、規則制定、數據關聯分析、數據清洗作業開發、質量檢核等;后者重點在于多維度的數據指標分析及治理。技術域的主要工作在于數據架構設計、管控平臺搭建、治理工具應用。價值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數據服務、數據流通、數據洞察,前期重點在于數據服務、數據流通兩個方面,實現集團數據的整合、分發,支持跨部門、跨系統、跨業務的數據流轉,以及數據資產服務化;后期重點在于洞察用戶特征、行為習慣、深層挖掘企業數據需求。
組織責任體系是數據治理責任落地的保障,數據治理組織架構通過明確各角色職責,實行數據治理工作責任制,讓數據治理工作更好地融入數據日常使用和相關的工作中,從而推動數據運維自治的實現,如圖2所示。
數據標準梳理屬于數據治理體系中的過程域,按照分析-設計-執行-評估四個主要步驟執行。
(1)進行全面的調研、業務數據摸底,根據當前金蝶EAS系統、sHR系統、智能物料系統、安全管理系統、投資管理系統、公路工程管理系統、致遠OA系統等20多個核心業務進行系統調研。
(2)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管理規范,建立集團部門為責任主體的數據資源管理。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薪酬及勞動關系管理等數據;財務部負責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經濟核算等數據;安全部負責安全檢查、安全驗收、現場安全管理等數據;物資設備部負責物料、設備、周材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數據;經營策劃部負責投資項目、資金籌措、股權結構等數據;合同成本部負責各類合同,合同執行情況、各類成本數據;工程部負責工程基本情況、進度情況、質量檢查情況數據,等等。各部門在負責業務范圍內根據業務不同再進行主題劃分,形成權責明確的數據管理體系。
(3)根據現有業務形態,圍繞各個主題業務對象進行數據標準梳理,從信息分類、信息編碼、信息項、類別、長度、標準代碼、取值等幾方面對數據標準進行約束[3]。
(4)數據標準是數據質量的主要來源之一,數據責任主體明確數據標準后,針對系統數據進行質量規則檢驗,生成質量報告。
1.2數據倉庫架構設計
數據倉庫采用自上而下(inmon)及自下而上(kimball)兩種設計方法結合的方式,數據倉庫分層設計、數據集市拆分分別采用兩種設計方法。
數據倉庫根據集市層需求有選擇性地進行業務數據入倉實施,元數據平臺采集ODS層元數據信息進行管理,數據質量管理根據業務數據標準轉化為質量規則,進行數據質量檢核后生成質量報告。數據經過過濾清洗、質量檢核后形成標準數據流入DM集市層,根據不同業務部門、主題分類作為數據資產展示、服務化展示,在應用層對數據可視化服務、BI等提供數據支撐。數據倉庫將結合數據治理平臺打通廣西路橋集團數據資產的“盤、歸、治、用“全流程環節,支持不同業務融合、分析、應用,最終激活廣西路橋集團的數據資產,將數據變成可在整個廣西路橋集團業務線上流程的共享數據資產,真正將數據資產化、服務化[4],如圖3所示。
數據入倉后,形成集團公司的數據資產,通過資產管理平臺進行展示及應用,數據資產展示如圖4、圖5所示。
2應用研究
2.1人力資源數據同步
公路施工行業近年來存在著企業合并整合的情況[5],這種背景下,將會涉及不同信息系統整合,經常會出現在同一集團下同一業務存在不同分/子公司采用不同信息系統的情況。另外,即使是一直在同一集團下,由于前期沒有進行統一規劃,也會出現分/子公司在同一業務使用不同信息系統的問題。這就涉及如何對數據進行整合同步的問題。
集團公司作為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二級單位,上級單位采用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不同于本公司所采用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但是基于人力資源數據統一管理的要求,需要將公司的人力資源數據同步到上級單位進行統一管理,則需要對數據進行處理后上傳到上級單位。對于異構系統如何實現同步,可通過建立數據治理平臺、數據倉庫,使數據與業務分離,將數據傳送到上級單位而不影響業務。數據同步流程如圖6所示。
人力資源系統涉及組織、崗位、人員等基礎數據,直接更換人力資源系統將影響到公司的其他業務系統,對財務、合同、工程等具體業務將產生重大影響。通過數據倉庫建設,實現數據與業務分離,公司無須更換系統,通過數據對接實現業務數據的整合。這種方式減少了系統重復建設,合理利用有效數據資源,達到了降低成本的要求。
人力資源數據同步是數據共享方面的一個典型應用,企業通過數據倉庫實現數據共享,減少系統重復建設和數據交互的成本。隨著數據治理范圍越來越大,梳理的數據資源將越來越多,推動業務部門的積極使用,引導業務部門人員主動挖掘數據的業務價值[6],才能發揮數據治理工作的價值。
2.2業務指標分析
OLAP是數據倉庫系統的主要應用,支持復雜的分析操作,側重決策支持,并且提供直觀易懂的查詢結果[7]。OLAP是根據決策支持的需求從多角度對信息進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對信息進行不同維度的查詢和分析。
(1)業務指標分析則是利用OLAP工具針對特定指標要求進行聯機數據訪問與分析。根據集團公司財務、經營部門對宏觀指標數據的需求,本期對主要業務從集團公司和分/子公司層面進行指標分析。
(2)資金指標分析為集團公司提供資金總量余額,資金走勢、分/子公司余額排名、資金結構、資金明細等數據歸集和展示,為資金相關操作提供數據支撐。
(3)費用指標分析(見下頁圖7),可以掌握集團公司及下屬分/子公司在財務、管理費用方面的支出情況,可以據此數據作為決策依據,精進業務行為,改善業務狀況等。
(4)應收指標分析可通過初期應收掌握集團公司及下屬分子公司當期應收未收金額、已收回金額、期末應收余額等信息,可快速針對公司工程業務、項目回款進行調整。
(5)應付指標分析可通過初期應付掌握集團公司及下屬分子公司當期應付供應商款項金額,已經實際付款、期末應收余額、應付余額排名等信息,快速針對公司工程業務、項目進行調整。
(6)成本指標分析可通過產值、責任成本、實際成本、利潤等經營指標掌握集團公司及下屬分子的成本偏差,可針對性及時進行調整。
(7)合同分析可通過合同數量、合同總額、合同結算情況掌握集團公司及下屬分/子公司的合同指標數據。
(8)通過數據倉庫每天獲取財務及經營數據,形成財務、經營指標后,可以實時進行經營指標分析,判斷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效益、資產收益等宏觀指標數據。通過分析結果反饋,可以及時改善財務狀況、加速資金周轉、優化項目管控、優化資產結構等。后續將進一步深化數據的應用研究,在企業經營管理匯集的海量數據中發掘出數據的價值,讓決策者獲取第一手的財務、經營數據,為商業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2.3工程全景分析
工程項目進度分析、工程項目安全檢查合格率分析、物料出入庫分析等常見于工程項目管理分析中,通常這些數據依賴于業務管理系統。項目管理涉及各種不同業務,目前還沒有單一系統滿足集團公司項目管理的業務需求,導致項目管理數據分散到各個系統中,項目進度數據保存在進度管理系統、安全檢查數據保存在安全管理系統、物料管理數據保存在智能物料系統。通過數據治理工作,集團公司將項目現場管理的物料、財務、安全、質量、合同、成本、計量以及進度等數據匯集到數據倉庫,形成了工程項目數據的資源池[8]。
公路施工企業管理問題的核心是工程項目管理,大型施工企業每年會有成百上千個工程項目同時施工,如何有效地管理數量龐大的工程項目是企業管理的難題。目前集團公司采用集團-分/子公司-項目三級管理模式,集團公司統籌,分/子公司管理,工程項目管理三者缺一不可,而其中最基礎的工作就是實現項目管理。集團公司建設了數據倉庫,如何利用數據治理工作來助力項目管理是數據工作的重點之一,工程全景分析就是助力項目管理的一種有效方式,目的是打造一個項目層面全角度的分析查詢工具,實現為管理者展示項目財務、物料、安全、質量、合同、成本、計量以及進度數據,及時便捷查詢單項目的全景信息,如圖8所示。
與業務指標分析不同,工程全景分析以單個工程為主體,進行多維度的數據關聯分析,通過工程主數據實施,數據倉庫的數據清洗、加工[9],實現在同一視圖查看工程基本信息、進度、物料、合同、財務、成本、安全、質量、產值、計量等相關信息,節省跨系統、跨部門的協調、技術對接的時間以及人力成本,避免同一工程信息出口不一致、不準確、不及時的問題[10]。
信息獲取的時效性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通過工程全景分析及時反映工程項目實際執行情況,實現項目管理者實時掌握項目基本情況,分/子公司經營管理者實時檢查項目建設情況,集團公司經營管理者實時獲取決策支持基礎數據。
集團公司日常經營的數據資產是一項無形資產,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數據資產的有效利用,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企業整體效益。
3結語
建立廣西路橋集團特色的數據倉庫和數據治理體系,實現數據全生命周期和系統化管理是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11]。數據治理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規劃階段就必須從整體著手,全盤考慮,分步實施,綜合考慮流程、技術以及人員等各個要素,謀求整體利益的最大化。通過平臺化建設模式,深層發掘數據價值。數據治理是“下水道工程”,干的是“臟活累活”,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工作,通過數據治理可實現數據資源整合與有效利用[12],結合信息化技術,可以減少勞動力、資本的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數據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將為企業業務賦能、創新賦能,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謝治菊,許文朔.數據驅動、交通變革與智慧治理[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113-120.
[2]吳信東,董丙冰,堵新政,等.數據治理技術[J].軟件學報,2019(9):2830-2856.
[3]唐毅.高速公路大數據建設與應用的現狀、痛點及思考[J].中國交通信息化,2020(6):18-23,15.
[4]劉凱.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中的數據治理策略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9(10):105-107.
[5]秦曙光,吳文茂,梁暉,等.高速公路大數據資產管理平臺的研究與設計[J].西部交通科技,2018(8):194-196.
[6]郝志杰,李莉,榮娟.數據治理在解決“一張表”問題中的實踐[J].實驗室建設與科學管理,2019(12):261- 265,307.
[7]鄭海川,張浩.基于數據倉庫的工業企業能源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自動化儀表,2018(8):43-46.
[8]黃樂,劉佳進,黃志剛.大數據時代下平臺數據資產價值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50-54.
[9]宋旭東,閆曉嵐,劉曉冰,等.數據倉庫ETL元模型設計[J].計算機仿真,2010(9):106-108,119.
[10]趙宏斌,白開峰,崔丙鋒,等.基于DAMT的企業級數據倉庫建設關鍵路徑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6):634-638.
[11]李國和,馮崢,王卓瑜,等.數據資產管理體系研究[J].電信科學,2019(2):105-112.
[12]鄭力源,周海煒.企業大數據能力:研究綜述與未來展望[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15):15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