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經國務院批復,陜西安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安康高新區”)正式設立,這是秦巴山區唯一的國家高新區。
安康高新區地處重慶、成都、西安、武漢的幾何中心和輻射中心,是“西三角”的核心區,是關(關中)天(天水)經濟區、成(城都)渝(重慶)經濟區的輻射受益區,襄渝鐵路、陽安鐵路、西康鐵路等5條電氣化鐵路全線貫穿,京昆、包茂、十天等9條高速公路在此交會,漢江水運里程680公里,可通航百噸船舶。同時,安康還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悠久,資源豐富多樣,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近年來,安康高新區遵循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布局集中、產業聚集、用地集約、特色鮮明、規模適度、配套完善的要求,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成功打造出領跑秦巴綠色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型材料,帶動秦楚川渝的現代物流,技術含量高、競爭實力強的先進制造,彰顯秦巴地區特色、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富硒生物,要素完備、品位高端的現代服務。如今,安康高新區已經成為陜南產城融合的核心地標、中國西部投資興業的首選之地。

安康高新區
保護生態是安康最大的政治責任。在國家發展戰略定位中,安康是全國首批16個地級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單位之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漢江境內流長340公里,常年流量257億立方米,占丹江口水庫入庫水量的66%。做好守護秦嶺生態的忠誠衛士、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確保一江碧水長流,是安康最重大的政治責任之一,也是安康高新區在推進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遵循之一。
生態稟賦是安康最大的發展優勢。安康市森林覆蓋率65%,生物資源4612種,有“生物基因庫”“天然中藥材之鄉”等美譽;安康市54%的土壤達中硒以上水平,是全國富硒面積最大、富硒地層最厚、最適宜開發利用的天然有機富硒區之一。生態是未來最稀缺的資源,也是安康最寶貴的財富,依托生態資源創造經濟財富牽引全市發展,既是安康高新區發展出路所在,也是核心競爭優勢所在。
根據《陜西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安康全境可供開發區域僅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6.9%,主要集中在以安康高新區為核心的月河川道地區。安康高新區是安康市重點打造的創新創業示范區、高新產業聚集區和現代城市新區,必須堅持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新路,積極探索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協同推進的有效方式和路徑,更多將生態紅利和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實現城鄉因環境而美、群眾因生態而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安康高新區從2015年9月成功升級為國家高新區以來,5年的時間里,安康高新區發展增速年均保持20%以上,取得“成立5年升級國家高新區,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五連進’,市對區考核‘九連優’”的跨越,2020年綜合排名全國169家國家高新區第63位,全省7家國家高新區第3位。
安康高新區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彌補安康市工業短板作為強區興區的主攻方向,目前已經形成富硒食品、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型材料、先進制造、現代服務六大產業集群,釩氮合金、全釩液流儲能電池、鋰電池新能源正極材料等技術水平國際領先,正在向著打造“中國富硒產業基地、中國釩新材料與儲能示范基地”的目標邁進?!笆濉逼陂g,全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分別增長19.98%、23.65%、20%和18.79%,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倍,高新技術企業數占安康市80%以上,現有市場主體8500余家。
“十三五”期間,安康高新區把創新作為欠發達地區后發趕超最有效的路徑,已經形成集中國富硒產業研究院、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陜西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等11個國家級創新創業平臺,5個國家級重點研究平臺,16個省級研究中心,5個院士工作站,3個專家工作站于一體的創新支撐體系,2019年“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排名國家高新區第51位。搭建的“一委九中心”全生命周期營商環境服務機制在陜西省推廣,榮獲2020年全國“十佳優質營商環境產業園區”稱號,成為秦巴區域創新發展的示范高地。
安康市委、市政府立足百年大計、安康大事,乘勢空航高鐵時代機遇,作出依托安康高新區規劃建設新安康門戶區的重大決策部署,并明確:到2025年,新安康門戶區現代經濟體系初具雛形,在安康市引領帶動作用得到顯現;到2035年,優質寬松的發展環境和活躍高效的創新氛圍全面形成,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到21世紀中葉,成為陜南創新要素最活躍、聚集效應最突出、輻射帶動最強勁的核心增長極,成為“一帶一路”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和西部國際門戶樞紐。
今年以來,安康高新區始終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強區興區根本支撐,發揮高新區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橋梁轉換作用,加快彌補工業歷史短板,累計招商落地項目300余個,建成戰略新興產業廠房170萬平方米,轄區企業達4000余家,“五上”企業289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79家,以華銀科技、北醫大制藥、博創宏遠、軒意光電、萬達廣場等為代表的富硒生物、智能制造、新型材料、電子信息、現代服務等主導產業集群發展,形成了產城融合、產城互動的發展格局。
安康高新區今年加快推進總投資100億元的17個功能配套項目和19個商貿服務項目建設,建成運營高新萬象、財富中心、美豪R酒店等一批商業綜合體,富家河生態治理試驗段基本建成,高鐵站前廣場、常安友誼公園、櫻花園等項目全速推進,5條道路綠化長廊景觀效應突顯,富強機場、316國道、十字路口等關鍵區域綠化整體升級,奧特萊斯購物村、萬達商務中心等一批商貿項目年底前將全面運營,環境吸引力、商業集聚度全面提升。
根據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創新創業示范區、高新產業聚集區和現代城市新區”總體目標,堅定“創新驅動、規劃引領、基礎先行、產業支撐、招商為要”發展路徑,安康高新區深刻把握發展新階段新要求,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支撐能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引領高速度增長。
同時,安康高新區緊扣高新區“高”與“新”發展定位,構建了“小機構、扁平化、大服務”管理運行機制和“全員聘用、績效考核、薪酬激勵、優勝劣汰”人力資源體系,先后組建17個“國字號”平臺、18個省級研究中心、4個院士工作站,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0家,1個團隊獲評“三秦學者”創新戰略頂尖團隊。
著眼高質量發展的成色,安康高新區還加快謀劃了應用型研發機構、企業研發中心、“一帶一路”藍領工人培訓基地等創新載體建設,促進創新要素加快聚集,打造秦巴區域創新中心;秉持科技部對高新區的發展定位,依托科技創新引領帶動脫貧攻堅后續扶持發展和鄉村振興建設,打造鄉村振興中心;依托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自貿區協同創新區和中歐班列等載體,推進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一帶一路”外貿中心,為未來發展不斷賦能。
從貧困山區到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安康高新區經過數年的快速發展,在城郊荒野之地繪藍圖,用改革創新之舉尋出路,在新的5年里,定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