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開
(重慶市萬州食品藥品檢驗所,重慶 404000)
烤魚是一種重慶萬州的特色美食,在烤魚烹飪過程中,產生苯并[α]芘等多環芳烴物質,影響產品的質量安全[1]。苯并[α]芘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性[2-3]。我國國家標準GB 2762—2017中規定,熏、燒、烤肉類和熏、烤水產品中苯并[α]芘的含量不得>5 μg/kg[4]。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不同烹飪方法、不同碳烤時間、不同部位、不同貯藏時間烤魚中苯并[α]芘進行測定,以期對烤魚產品安全性提供數據支撐。
鮮魚自行烤(炸)制。環己烷、二氯甲烷、乙腈(色譜純):上海申博化工有限公司;SPE小柱(1 g,10 mL):迪馬科技有限公司;苯并[α]芘標準品:北京曼哈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液相色譜儀(帶熒光檢測器):安捷倫科技公司;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漩渦振蕩儀:德國海道爾夫有限公司;超聲波振蕩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離心機:德邦化工機械有限公司。
1.3.1 苯并[α]芘測定方法
準確稱取樣品4.00 g于50 mL離心管中,加入7.5 mL環己烷,超聲提取5 min,離心2 min,收集上清液于50 mL試管中,重提2次,合并提取液,用氮吹約3 mL,移取到活化SPE小柱上,準確加入6 mL正己烷淋洗小柱,加入10 mL二氯甲烷洗脫并收集洗脫液,氮氣吹至近干。吸取 1 mL乙腈復溶,渦旋混合,過0.22 μm濾膜,進行色譜分析。
1.3.2 加標方法
準確稱取經檢測不含苯并[α]芘魚肉樣品4.00 g,按1.3.1處理,進行加標回收實驗,實驗平行3次。
1.3.3 色譜條件
色譜柱: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水(88︰12)過膜,脫氣;流速:1.2 mL/min;激發波長:384 nm,發射波長:406 nm;柱溫:30 ℃;進樣量:10 μL。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得到苯并[α]芘標準圖譜,見圖1。實驗測得苯并芘標準溶液質量在1~50 ng/mL范圍內,其線性回歸方程為Y=61.31X+1.60,相關系數R=0.999 6, 線性較好,根據3倍信噪比(S/N)確定檢出限范圍 為0.33 μg/kg。

圖1 苯并[α]芘標樣色譜圖
通過對3個平行樣進行加標回收試驗,實驗結果見表1。回收率在81.0%~87.1%,相對標準偏差RSD是2.42%,回收率和精密度較好。

表1 苯并[α]芘加標實驗結果
采用碳烤、油炸兩種烹飪方式進行烤魚加工,加熱時間分別為15 min、20 min、25 min,加工后烤魚選用魚皮和魚肉進行苯并[α]芘測定,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碳烤魚皮樣品中,隨碳烤時間延長,苯并[α]芘含量由0.40 μg/kg增加到1.11 μg/kg,增幅約3倍;碳烤魚皮和魚肉中苯并[α]芘比較分析,同一加熱時間下,魚皮中檢出苯并[α]芘的含量明顯高于魚肉樣品,其中在油炸15 min的魚肉樣品中苯并[α]芘的含量低于檢出限。在20 min和25 min加熱樣品中,魚皮中苯并[α]芘含量均比魚肉樣品中高約2倍由此說明,在同一加熱方式,同樣加熱時間下,魚皮中含量高于魚肉;同時,碳烤樣品較油炸樣品苯并[α]芘明顯增高。這與BADRY提出采用炭火烤制對食品中多環芳烴生成的影響更顯著的結論相符[5]。

表2 不同烹飪方式下烤魚樣品中苯并[α]芘實驗結果(單位:μg/kg)
采用碳烤、油炸兩種烹飪方式,加熱20 min后拌料翻炒后,冷凍保藏。分別在10 d、20 d、30 d進行苯并[α]芘測定,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碳烤魚皮魚樣品中苯并[α]芘含量高于其他樣品組。在貯藏30 d時間內,各組樣品苯并[α]芘無明顯變化。

表3 不同貯藏時間烤魚中苯并[α]芘的含量比較(單位:μg/kg)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烤魚中苯并[α]芘的含量。實驗結果表明,在上述液相色譜條件下,苯并芘有較好的分離效果,在1~50 ng/mL范圍內,苯并芘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R=0.999 6,線性較好,根據3倍信噪比(S/N)確定檢出限為0.33 μg/kg。
通過測得烤魚中苯并[α]芘的測定,其含量在0~1.11 μg/kg,均低于GB 2762—2017限值。實驗表明,烤制烤魚皮中苯并[α]芘的含量高于油炸烤魚皮,兩種烹飪方式烤魚肉中苯并[α]芘的含量變化不大;魚皮中苯并[α]芘含量高于魚肉中含量;苯并[α]芘的含量隨放置天數的增加沒明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