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電力、煤炭供需持續偏緊,多種因素導致近期一些地方出現拉閘限電,給正常經濟運行和居民生活帶來影響。針對今冬明春能源保供一些熱點話題,在近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有關部門和企業介紹了相關情況。
能源供應有保障嗎?
“今冬明春能源供應是能夠得到保障的。”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表示,煤炭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近期供需形勢的需要,山西、內蒙古、陜西等相關地區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推動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盡快釋放先進產能,加快已核準且基本建成的露天煤礦投產達產,促進停產整改的煤礦依法依規整改、盡早恢復生產。他說:“我們將在保障國內能源供應的同時,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p>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介紹:“近日,煤炭日產量已經穩定在1120萬t以上,比國慶節前增加了80萬t,創了今年2月份以來的新高。從重點產煤地區來看,晉陜蒙日均產煤量已經超過800 萬t,發揮了大省大礦作用?!?/p>
國務院國資委財管運行局負責人劉紹娓說,國資委緊急研究制定了今冬明春能源供應保障專項獎懲辦法,把保供工作作為相關央企主要考核指標,對作出特殊貢獻的企業予以考核獎勵,對工作不力、造成保供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并嚴肅追責。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市場營銷部主任李明說,即將進入冬季,電力需求將進一步增長??傮w來看,這一期間還是處于緊平衡狀態。國家電網將強化優質服務,及時響應客戶訴求,回應社會關切,堅決守住大電網安全和民生用電底線。
居民用電、民生用氣價格會漲嗎?
當日吹風會上,趙辰昕表示,居民用電量占全部用電量的15%左右,民生用氣占全部用氣的比例不到50%,這些民生用電和用氣全額保障沒有問題。
那么,居民用電、民生用氣價格會漲嗎?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介紹,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通知,部署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電量的上網電價,有序放開工商業用戶用電價格,擴大市場交易電價的上下浮動范圍,保持居民、農業、公益性事業用電價格穩定。他說:“居民、農業、公益性事業用電仍然是由電網企業保障供應,還是執行目前價格水平不變?!?/p>
趙辰昕表示,針對近期國際氣價大幅上漲的嚴峻形勢,多措并舉切實保障北方地區取暖用氣需要,其中包括督促各地和相關企業嚴格執行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政策,保持取暖等民生用氣價格基本穩定。
如何確保煤礦安全擴能增產?
“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監局高度重視煤炭安全保供工作,多次研究落實措施,充分發揮具備增產潛力煤礦的作用?!眹业V山安監局安全基礎司司長孫慶國表示,目前已審核976處煤礦,本著特殊時期特事特辦、適當放開、嚴守底線的原則,逐礦進行安全條件審核。其中有153處煤礦符合安全保供條件,大約增加產能2.2億t/a,預計四季度可增加煤炭產量5500萬t,平均日增產達到60萬t。
“但是,緊急擴能必須是有序、有度擴能?!睂O慶國說,堅決不允許自行其是、一哄而上,更不允許以保供名義放松安全標準、突破安全底線,把安全的礦井擴成不安全的礦井,把低風險的礦井擴成高風險的礦井,從而給礦工生命安全帶來風險。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全力做好今冬明春電力和煤炭供應的決策部署,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袁野日前帶隊赴內蒙古寶日希勒礦區調研督導,實地了解國家能源集團寶日希勒一號露天礦、中國大唐謝爾塔拉露天礦煤炭增產增供情況及亟需解決的困難,督導企業盡快釋放先進煤炭產能。
袁野強調,中央企業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能源供應、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要求,增強打好保供攻堅戰的緊迫感,在保障安全生產和符合環保要求的前提下,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要盡快釋放產能,已核準且基本建成的露天煤礦要加快投產達產,尤其是內蒙古等西北地區煤礦要克服冬季土方剝離帶來的車輛、人員、物資、備品備件及油料保障困難,細化極寒特殊條件下安全生產和發運保障方面的應急預案;要壓實壓緊責任,將今冬明春能源保供任務納入考核,對工作不力、造成保供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并嚴肅追責;要牢記初心使命,勇擔保供責任,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應、保民生,充分發揮中央企業關鍵時期“頂得上”“頂得住”的“頂梁柱”作用。
近日,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了9 項煤炭領域國家標準,涉及煤層氣開發、煤炭資源勘查評價等領域。
此次發布實施的煤炭領域國家標準中,《煤層氣含量測定方法》《煤層氣井壓裂作業導則》《煤層氣井排采工程設計規范》《煤層氣鉆完井設計指南》《煤層氣井分層控壓合層排采技術規范》等5 項標準,將為我國低階煤煤層氣地質勘探與資源潛力評價和開發提供指導,優化我國復雜地質條件地區煤層氣開發技術方案,推動煤層氣資源開采利用的最大化。
《煤的鏡質體隨機反射率自動測定圖像分析法》《選煤廠次生煤泥量的測定方法》《焦炭堆積密度小容器測定方法》等3項方法標準,為煤炭資源評價、商品煤質量監管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
《煤炭質量分級 第2部分:硫分》對于科學評價煤炭資源中的硫分、指導煤炭生產和加工利用有著重要意義。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要求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將在煤礦智能化、碳中和碳達峰、綠色開發等關鍵領域,加強標準化工作,完善標準化體系,不斷提升產業標準化水平,促進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
2021 年10 月16 日,第三十屆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京召開。
會上公布了獲獎人員名單,共有206 名在能源科技和教育戰線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學生獲得獎勵。
其中,延長石油集團副總經理、礦業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范京道,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總工程師、煤炭科學研究總院(中央研究院)院長張彥祿等4 人獲“2021 年度孫越崎能源大獎”;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所屬中國煤科太原研院張小峰、中煤科工開采研究院張金虎、煤科總院開采與沖擊地壓研究院李海濤等20 人獲得“2021 年度孫越崎青年科學技術獎”;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蔚波、慕杰等174人獲得“孫越崎優秀學生獎”;8人獲得家鄉教育獎。
本屆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能源大獎4名(煤炭行業2名)、青年科技獎20名(煤炭行業10名)。
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于1992 年10 月由朱學范、錢偉長等20 位科技界知名人士倡議設立,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基金所設的能源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批準的正式獎項,分別為孫越崎能源大獎、青年科技獎、優秀學生獎、家鄉教育獎,該獎項為推動我國能源領域科技創新做出了重大貢獻。

2021年度“孫越崎能源大獎”煤炭行業獲獎名單

2021年度“孫越崎青年科學技術獎”煤炭行業獲獎名單
2021年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1%,比2020年同期上升0.4個百分點。
分三大門類看,三季度,采礦業產能利用率為76.0%,比2020 年同期上升2.1 個百分點;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7.3%,上升0.1 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產能利用率為75.3%,上升2.5個百分點。
分主要行業看,三季度,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4.2%,食品制造業為74.2%,紡織業為79.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為77.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為70.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77.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79.6%,通用設備制造業為80.9%,專用設備制造業為78.9%,汽車制造業為70.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為81.0%,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80.8%。
從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近日召開的能源保供政策吹風會上了解到,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眼下正全力做好能源保供工作,持續增加全區煤炭產量,超額落實煤炭外運保供任務。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蔣蘭梅表示,內蒙古采取了一系列能源保供舉措,包括多部門協調推進煤礦采礦權、林草、用地、產能置換、環評等手續辦理,加快煤礦竣工驗收,推進具有增產潛力的煤礦產能核增;內蒙古還承擔著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等18個?。▍^、市)、5300萬t煤炭保供任務,目前已由鄂爾多斯市40家煤炭企業落實,實際簽訂合同量達5364萬t,超額落實保供任務。
10 月初,全區煤炭日產量增至300 萬t 以上,10 月9 日達到327 萬t,主產地鄂爾多斯市達到234 萬t,均為今年以來最高水平。在國家發改委、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等部門的支持下,內蒙古先后三批核增煤礦產能1.38 億t。
蔣蘭梅強調,內蒙古加強能源保供的同時,始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決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努力挖掘具備核增潛力的煤礦,釋放合法優質產能,并緊盯煤礦的安全監管,確保在安全的前提下增產增供。
為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帶動作用,提升煤礦智能化基礎能力、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和煤炭穩定供應能力,經黑龍江省政府同意,2021-2023 年,黑龍江省級財政每年安排煤礦安全及智能化改造補助資金3 億元(其中煤礦智能化改造補助資金2億元)。為規范資金使用,黑龍江省財政廳與省發改委、省煤管局聯合制定了《黑龍江省煤礦安全改造及智能化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并會同省煤管局組織開展了2021 年煤礦安全改造及智能化改造項目申報、審核、專家評審等工作。
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經黑龍江省政府同意,黑龍江省財政廳已于8 月底前將2021 年省級煤礦智能化改造補助資金2 億元全部下達省龍煤集團,重點支持省級智能化示范煤礦及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項目建設。據測算,省級補助資金可帶動企業自籌資金4.7 億元,用于煤礦智能化改造項目建設。項目實施后,可使智能采煤工作面單產提高50%以上、人員減少50%以上,煤礦回采工效提高100%以上,并將有效釋放煤炭安全產能、提升黑龍江省煤炭保供能力,為城鄉居民住上暖屋子提供有力保障。
2021 年10 月14 日,世界鋼鐵協會表示,全球鋼鐵需求2021年預計將增長4.5%,達到18.55億t,而此前預期為增長5.8%。
世界鋼鐵協會預計,2022 年全球鋼鐵需求將增長2.2%,達到18.96 億t,低于此前2.7%的增長預期。
中國鋼鐵消費約占全球鋼鐵消費的一半,現預計中國2021 年的鋼鐵需求將下降1%,而不是增長3%。受房地產持續低迷以及環保政策等因素影響,2022年中國鋼鐵需求預計也不會增長。
與中國相反,2021年發達國家的鋼鐵需求預計將增長12.2%,2022年將增長4.3%。
世界鋼鐵協會總干事埃德溫·巴松(Edwin Basson)表示,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已導致部分鋼廠減產,目前能源短缺雖未對鋼鐵需求產生重大影響,但未來有可能會影響。
我國鐵礦行業首個數字礦山聯合創新中心近日在鞍鋼礦業公司正式成立。該中心將匯聚國內相關行業和企業的一流研發力量,系統解決發展戰略、產業規劃布局等影響鐵礦行業及其數字化發展的重大問題,推動現代工程技術和前沿引領技術的融合創新,加速建立可推廣的智能生產、智能管理、智能服務新模式,推進企業走智能化、綠色化和高效化發展道路。
作為數字礦山聯合創新中心的發起單位,鞍鋼礦業公司是我國鐵礦行業具有完整產業鏈的龍頭企業。2021 年以來,該公司系統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瞄準建設世界級鐵礦資源開發企業,把管控智能化作為建設世界級礦山的重要抓手,按照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要求,打造智慧礦山,先后形成了智慧人本管理、智慧生產執行、智慧設備管控等三大系統平臺,獲得“中國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等稱號。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等6 家國內頂級科研院所、高校和信息與通信技術企業作為該中心成員單位,將充分發揮在各自領域的技術、研發、裝備等優勢,把握深部開采、智能采礦、高效選礦、綠色低碳等重點研發方向,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做好課題研究、項目建設、產業數字化等層面工作,立足解決智慧礦山建設的難點技術問題,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全力推動智慧礦山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