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剛看市
盡管近期動力煤保供的措施和力度不斷加大,主要產地煤炭產量的釋放程度也有所加快,但是從未來一段時期動力煤的消費趨勢看,短期內北方港口的現貨動力煤價格仍將得到支撐,部分主要因素分析如下:
第一,“冷凍”及其預期對現貨煤價帶來支撐。從10 月14 日開始的4 天內,2021 年下半年以來最強冷空氣將橫掃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給多地帶來“斷崖式降溫”,此次冷空氣過程具有影響時間長、覆蓋范圍廣、降溫劇烈等特點,局地降溫幅度超12℃。為了應對冷空氣的影響,我國東北部分地區已經提前啟動了供暖模式。目前來看,2021年冬季電力和動力煤消費高峰期將持續更長時間,而且2021年冬季出現“寒冬”,寒冬提前到來的可能性比較大,冬季取暖用電負荷、發電供熱用煤的消費峰值和消費總量都將明顯提高,不僅會增加發電企業的電煤補庫壓力,也將促使2021 年冬季用電、用煤的增長水平高于往年,給動力煤保供帶來更大壓力。
第二,非發電企業的動力煤采購難度加大。綜合各方面信息,因為原煤產量和鐵路煤炭運力需要逐漸釋放,晉陜蒙三省(區)煤炭生產企業保供(主要是發電企業和發電供熱企業)的動力煤資源有些基于既有存量,為了確保和提高保供效果,不得不削減對于非發電企業的動力煤供應,將用于發電和供熱之外的動力煤需求推向了現貨市場,增加了現貨動力煤的需求總量,從而對現貨煤價產生推高作用。
第三,電價上調等措施將刺激電煤消費增加。10月5日,銀保監會印發《關于服務煤電行業正常生產和商品市場有序流通 保障經濟平穩運行有關事項的通知》,主要內容是:要保障煤電、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生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要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全力做好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金融服務工作,滿足能源電力供應合理資金需求,積極支持煤炭主產區和重點煤炭企業增加電煤供應,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10月1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核心內容是允許燃煤機組的上網電價上調20%,而且高耗能企業的電價上調幅度上不封頂。
上述這些包括提高電價在內的支持鼓勵燃煤機組出力等一系列措施,將改善燃煤機組的虧損局面,刺激燃煤機組發電量的提高,支持電煤消費增加。
第四,水電產量衰減對火電產量形成支持。按照歷史慣例(見附圖1),每年的水電產量都會從10月下旬開始大幅衰減,在社會用電需求增加的形勢下,將提高社會用電需求對火電的依賴程度,進一步促使火電產量和電煤消費量的增加。
第五,2021年以來國際市場上天然氣價格的漲幅更大。據悉,與2021年前期價格低點相比,到10月上旬,國際市場上的天然氣價格的漲幅更加驚人,這將促使國內燃氣發電、燃氣供熱向燃煤方式轉移,從而變相推高2021年冬季動力煤的消費數量。

2021年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能源產品中,除原煤生產略有下降外,油、氣、電均保持增長。以2019 年9 月份為基期,原煤生產2 年平均增速下降,原油生產增長平穩,天然氣、電力生產增長較快。
原煤生產略有下降。9月份,生產原煤3.3億t,同比下降0.9%,比2019年同期下降1.8%,2年平均下降0.9%,日均產量為1114萬t。進口煤炭3288萬t,同比增長76%。1-9月份,生產原煤29.3億t,同比增長3.7%,比2019 年同期增長3.6%,2 年平均增長1.8%;進口煤炭23040萬t,同比下降3.6%。
港口煤炭綜合交易價格上漲。9月24日,秦皇島港5500kcal/kg、5000kcal/kg、4500kcal/kg動力煤綜合交易價格分別為1079元/t、980元/t和857元/t,比8月27日分別上漲194元/t、182元/t和151元/t。
原油生產略有加快,加工量繼續下降。9月份,生產原油1661萬t,同比增長3.2%,增速比8月份加快0.9 個百分點,比2019 年同期增長5.7%,2 年平均增長2.8%,日均產量55.4萬t;加工原油5607萬t,同比下降2.6%,降幅比8 月份擴大0.4 個百分點,比2019年同期下降1.3%,2年平均下降0.7%,日均加工186.9 萬t。1-9月份,生產原油14984萬t,同比增長2.5%,比2019 年同期增長4.3%,2 年平均增長2.1%;加工原油52687萬t,同比增長6.2%,比2019年同期增長9.4%,2年平均增長4.6%。
原油進口降幅擴大,國際原油價格有所上漲。9月份,進口原油4105萬t,同比下降15.3%,降幅比8月份擴大9.1個百分點。1-9月份,進口原油38740萬t,同比下降6.8%。9月30日,布倫特原油現貨離岸價格為77.81美元/桶,比8月31日上漲5.9%。
天然氣生產增速有所放緩。9 月份,生產天然氣157 億m3,同比增長7.1%,增速比8 月份回落4.2個百分點,比2019 年同期增長15.2%,2年平均增長7.3%,日均產量5.2 億m3。1-9 月份,生產天然氣1518 億m3,同比增長10.4%,比2019 年同期增長20%,2年平均增長9.6%。
天然氣進口保持較快增長。9 月份,進口天然氣1062 萬t,同比增長22.7%,增速比8 月份加快10.5個百分點。1-9月份,進口天然氣8985萬t,同比增長22.2%。
電力生產有所加快。9 月份,發電6751 億kWh,同比增長4.9%,增速比8 月份加快4.7 個百分點,比2019 年同期增長10.5%,2 年平均增長5.1%,日均發電225 億kWh。1-9 月份,發電60721 億kWh,同比增長10.7%,比2019 年同期增長11.6%,2 年平均增長5.7%。
分品種來看,9 月份,火電、風電增速加快,核電、太陽能發電增速放緩,水電降幅收窄。其中,火電同比增長5.7%,以2019年9月份為基期,2年平均增長2.9%;水電下降0.3%,2年平均增長10.6%;核電增長4.3%,2 年平均增長5.8%;風電增長19.7%,2 年平均增長15.4%;太陽能發電增長4.5%,2 年平均增長4.3%。
海關總署10 月13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 年9 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為3288.3 萬t,較2020 年同期的1867.6萬t增加1420.7萬t、增長76.07%。較8月份的2805.2萬t增加483.1萬t、增長17.22%。
9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額為391320萬美元,同比增長233.66%,環比增長25.76%。據此推算煤炭進口單價為119.0美元/t,同比上漲56.21美元/t,環比上漲8.08美元/t。
2021 年1-9 月份,全國煤炭進口量為23039.6萬t,同比下降3.6%,降幅較前8個月收窄6.7個百分點;累計進口金額為2104900 萬美元,同比增長26.1%。
國家統計局10 月14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 月上旬全國煤炭價格穩中有漲。各煤種具體價格變化情況如下:
無煙煤(洗中塊,揮發分≤8%)價格為1930元/t,較上期上漲215.6元/t,漲幅12.6%。
普通混煤(山西粉煤與塊煤的混合煤,熱值4500kcal/kg)價格為1138元/t,較上期上漲94.3元/t,漲幅9%。
山西大混(質量較好的混煤,熱值5000kcal/kg)價格為1336.9元/t,較上期上漲132.8元/t,漲幅11%。
山西優混(優質的混煤,熱值5500kcal/kg)價格為1398.3 元/t,較上期上漲128.3 元/t,漲幅10.1%。
大同混煤(大同產混煤,熱值5800kcal/kg)價格為1414.2元/t,較上期上漲125.1元/t,漲幅9.7%。
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價格為4100 元/t,與上期持平。
上述數據顯示,10 月上旬全國煉焦煤價格走穩;動力煤價格漲幅持續收窄,但仍然較為明顯;無煙煤價格漲幅再次擴大。
此外,10月上旬全國焦炭(二級冶金焦)價格為4086元/t,與上期持平。
隨著煤炭等能源供應趨緊,當前安徽全省各地煤礦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原煤。截至9 月底,安徽省累計生產原煤8260.3 萬t,同比增加137 萬t、增長1.68%,創近年來新高。
在抓生產的同時,安全也沒有放松。2021年以來,安徽省煤礦生產與安全取得雙突破。截至9 月底,安徽省已實現連續安全生產335天,安全生產周期取得歷史新突破。1-9月份,全省各級層面共排查安全問題3949條,制定整改制度措施4489條。全省煤礦實現綜采機械化率100%、煤巷綜掘機械化率95.8%,較“十二五”時期分別增長4%、22.8%。推動創建智能化煤礦7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累計75個。
美國: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1-8 月份,美國煤炭產量為3.49億t,同比增加2644.99萬t、增長8.2%。其中,8月份煤炭產量為4710.47萬t,同比增長9.3%。
俄羅斯:俄羅斯聯邦能源部數據顯示,1-8月份,俄羅斯煤炭產量為2.82億t,同比增加2243萬t、增長8.6%。其中,8月份煤炭產量為3497.69萬t,同比增加244.9萬t、增長7.5%。
印度:印度煤炭部最新數據顯示,1-8 月份,印度煤炭產量為5.3 億t,同比增加2500 萬t、增長5%。其中,8 月份煤炭產量為5733 萬t,同比增加1166萬t、增長25.5%。
蒙古國:蒙古國家統計辦數據顯示,1-8月份,蒙古國煤炭產量為1140.89萬t,同比減少379.2萬t、下降24.95%。其中,8月份煤炭產量為109.7萬t,同比下降72.4%。
日本: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1-8 月份,日本煤炭進口量為1.2 億t,同比增加404.4 萬t、增長3.5%。其中,8 月份煤炭進口量為1633.8 萬t,同比增長25.1%。
韓國:韓國海關數據顯示,1-8 月份,韓國煤炭進口量為8206.9 萬t,同比增加145.5 萬t、增長1.8%。其中,8 月份煤炭進口量為1103.5 萬t,同比增長10.8%。
越南:越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 月份,越南煤炭產量為3368.1 萬t,同比下降0.8%。其中,8月份煤炭產量為396.84萬t,同比增長19.1%。
波蘭:波蘭中央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份,波蘭煤炭產量為7032.6萬t,同比增加413.1萬t、增長6.2%。8月份煤炭產量為908.8萬t,同比增長8.2%。
泰國:泰國海關數據顯示,1-8月份,泰國煤炭進口量為1659.8 萬t,同比增加62 萬t、增長3.9%。其中,8月份煤炭進口量為227.3萬t,同比下降0.8%。
烏克蘭:烏克蘭能源部數據顯示,1-8 月份,烏克蘭煤炭產量為1968 萬t,同比增長6.2%。其中,8月份煤炭產量為202萬t,同比下降27%。
南非:南非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8 月份,南非煤炭出口量為4087.7萬t,同比減少586.2萬t、下降12.5%。其中,8 月份煤炭出口量為493.1 萬t,同比下降19.6%。
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國家經濟部統計委員會數據顯示,1-8 月份,哈薩克斯坦煤炭產量為7182.25 萬t,同比基本持平,微增0.1%。其中,8 月份煤炭產量為905.6萬t,同比增長3.7%。
全力以赴增產保供。據CCTD 中國煤炭市場網監測的數據顯示,10 月份以來,鄂爾多斯日均產量達219萬t,月環比增加11萬t/日,較9月份日均增加25萬t。隨著供暖季臨近,保供力度不斷加碼,截至10 月10 日,鄂爾多斯全市正常生產煤礦229 座,產能超過6.5 億t/a。單日最高產量達到234.2 萬t,創年內新高。
終端耗煤環比繼續下降,但同比仍然較高。10月份以來,日均耗煤月環比降幅30萬t,居民用電需求明顯下降,工業限電情況較多,有效緩解了電廠等終端的壓力。據CCTD 中國煤炭市場網監測的數據顯示,10 月份以來內陸17 省終端日均耗煤量達286 萬t,月環比下降34 萬t/日;而沿海8 省終端日均耗煤180 萬t,月環比減少31 萬t/日。但受南方氣溫偏高、北方氣溫驟降等因素影響,居民用煤用電再次增加,耗煤量較2020年增幅仍然明顯。同時終端庫存量有一定程度增加,但是增幅斜率不及往年。
北方港口庫存低位反彈。據CCTD 中國煤炭市場網監測的數據,10 月9 日,北方九港庫存量為1912.6萬t,較9月底增加155.2萬t,庫存止跌主要是因為國慶長假期間港口調出量減少。
供應方面,隨著一系列增產保供政策落地,產地和坑口的供應均穩步增加。需求方面,目前北方氣溫較常年明顯偏低,偏低幅度在3~4℃,居民取暖用煤用電需求或較往年提前。綜合來看,煤炭市場后市將面臨供需兩旺的局面。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9月份,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鐵礦石,下同)進口量為8.4億t,同比下降3%。
1-9 月份,全國鐵礦石進口額為1508.3 億美元,同比增長76%。據此測算,1-9月份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均價為179.1 美元/t,同比增長88.3%。
9 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9561.1 萬t,同比下降11.9%,環比下降1.9%;進口額為169.6億美元,同比增長41.1%,環比下降16.2%。據此測算,9月份我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均價為177.4美元/t,同比增長60.2%,環比下降14.5%。
近期,新疆鐵路部門全力展開今冬明春發電供暖用煤運輸保供專項行動,抓好煤炭、金屬礦石、化工、石油、鋼鐵、化肥等大宗及民生物資運輸,單日裝車數持續增長。10 月13 日,單日裝車達10725 車,創歷史新高,10 月份日均運輸電煤1712 車達11 萬t。
進入7月份以來,企業進入用電高峰時段,新疆鐵路部門主動擔當國企責任,加強與各地政府、廠礦企業及相關部門的動態聯系,實行“一企一策”,排摸了解上下游企業的產量、庫存、用量等情況,精細化制定運輸方案,按照“一廠一案”精準供給,保證應裝盡裝應運盡運。
既要裝得了,還要跑得快。新疆鐵路部門進一步優化運輸組織流程。按照“優先配空、優先裝車、優先掛運、優先卸車”的電煤保供原則,實行精準調度指揮,在車源保證和減少運輸中間環節上下功夫,大力開行綠色環保的敞頂箱煤炭循環專列和“點對點”一站直達列車,充分釋放運輸潛能。
新疆煤炭資源豐富,是河西走廊、西南地區的主要電煤來源地。新疆鐵路部門以“保重點、保民生、保效率”為導向,積極推動哈密淖毛湖等地疆煤外運。
哈密貨運中心落實煤炭板塊項目負責,每周與河西走廊14 家電廠對接,精準掌握企業庫存量、日銷量情況,依托電廠電煤庫存預警機制,對庫存低于7天的電廠供熱企業,嚴格落實“一對一”服務,在計劃提報、貨位保障、配空組織和取送掛運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及時組織增加庫存,打通電煤保供服務“最后一公里”。目前,哈密發往疆外的煤炭貨物列車每天達到22列。
在抓好煤炭運輸的同時,新疆鐵路部門結合金屬礦石及糧食等農副產品運輸需求,科學配置運力資源,暢通重點物資運輸通道。
烏魯木齊貨運中心及時對接客戶,動態掌握富蘊站等站點金屬礦石運輸情況,精準確定每日發貨運量,加大運力傾斜和裝車組織力度,盯控好車輛的配空、對位、裝卸車、掛運等關鍵環節,保障每日的裝車計劃落實,實現運量穩定增長。
2021 年以來,新疆鐵路部門完成貨運發送量1.44 億t,同比增長5.6%。其中,僅10 月份日均運輸電煤1712 車達11 萬t,保證了大宗及民生物資穩定供應。
本報告期(9 月29 日至10 月12 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848元/t,環比上漲96元/t。
從環渤海6 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計算結果看,本報告期,24 個規格品價格全部上漲,漲幅為70~100元/t。
近日,大型煤企調價窗口疊加市場價格一路飆升,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實現跳漲。
近期適逢月度調價節點,受市場價格持續攀高影響,大型煤企長協價格出現適當上浮,這也是造成本期綜合價格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據測算,10月份大型煤企5500kcal/kg 年長協價格為754 元/t,環比上漲77 元/t;5000kcal/kg 年長協價格為685 元/t,環比上漲70 元/t,遠低于市場價逾2 倍。大型煤企價格依舊對市場保供穩價起到“壓艙石”作用,對穩定市場價格和市場情緒均起到重要作用。
國慶假期期間,山西、陜西洪澇災害,疊加近期內蒙古、黑龍江和陜西接連發生安全事故,受限范圍地區煤礦停產情況較普遍,煤炭主產地生產和外運均受到一定程度影響,近10日大秦線日均運量跌至100萬t/天,較節前降低20萬t/天,地銷及東北地區運輸同樣受限。供給端的不確定性引發了終端的恐慌心理,加快采購進度的同時也放寬了價格的接受度,促成市場價格短期飆升。
然而,隨著主產地降雨影響消除,停產煤礦基本恢復生產,加之假期期間秦皇島港整體處于凈調入狀態,秦唐滄合計庫存已增至1900 萬t 左右,煤炭供應緊張得到一定緩解。同時,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保障能源安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是“六保”的重要內容,即優先保障民生、推動有潛力的煤礦釋放產能、支撐煤電企業增加電力供應等,為今冬明春電力、煤炭供應做好部署。
10月1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電力企業運營的緊張現狀,緩解市場電力供應的壓力,也將對電力分配起到優化作用。
沿海航運市場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本報告期(2021年9月29日至2021年10月12日),海運煤炭運價指數先揚后抑。截至10 月12 日,運價指數收于1320.92 點,與9 月28 日相比,上行247.32 點,環比上行23.04%。
具體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2021 年10 月12日與2021年9月28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萬t 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67.1 元/t,環比上行15.1 元/t;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 萬t 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52.9元/t,環比上行14.8元/t;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54.9元/t,環比上行14.8元/t。
南方天氣轉涼,日耗下降,沿海電廠借機補庫,存煤量得到增加。進入寒冬時節,使用市場煤的水泥、化工等部分高耗能行業實行錯峰生產,將減少市場煤采購。此外,大秦線將恢復正常運輸、山西省將恢復生產、內蒙古增產進度加快,促使社會庫存量回升。寒冬時節,市場緊張局面會逐步緩解,從大缺口向緊平衡、再到基本平衡轉化,煤價有高位回落可能。
1.冬儲補庫壓力依然很大
煤礦加大長協保供力度后,市場煤供應量減少;而建材、化工等非電用戶采購積極,坑口地銷價格上漲仍未停歇,間接支撐了港口煤價。雖然目前市場邊際供需已有改觀,電廠庫存小漲,但長協保供造成市場煤短缺、大秦線檢修、主產地水災剛剛恢復等原因,支撐10月中下旬市場保持活躍。
增產正在加快進行中,相關保供會議頻繁召開,煤炭供應進一步向發電供熱企業傾斜,努力實現長協煤100%覆蓋。產地增產文件陸續發布,四季度增量力度再加大。內蒙古列入核增潛力煤礦72處,核增產能將超9800萬t/a。隨著各項增產措施的落實,內蒙古全區煤炭產量顯著增加。10月初,全區煤炭日產量增至300萬t以上,10月9日達到327萬t,主產地鄂爾多斯市達到234萬t,均為2021年以來最高水平。保供力度進一步加大,達到2020年冬季保供水平。但需求淡季不淡,疊加補庫剛需、需求好于供應,現貨煤價格再度大幅上漲。電力供應形勢緊張下,全國多地發布限電限產通知,東北地區民用電甚至出現拉閘。終端庫存維持低位運行,繼續去庫后開始出現壘庫現象,但全社會存煤量較往年同期仍然偏低,冬儲補庫壓力依然很大。
2.煤價漲勢將逐漸趨緩
終端用戶在10 月份抓緊采購。國家層面出臺多項保供增產措施,但部分產能受國內主產地強降雨影響,加之大秦線秋檢,市場供應仍處于偏緊狀態。而近日北方地區遭遇冷空氣襲擊,東北地區即將供暖、居民用電需求預期增加,都將繼續支撐產地市場和動力煤的需求。
近日,內蒙古、山西、陜西三省(區)持續加大保供力度,對增產保供煤礦“開綠燈”。盡管上游新增產能正陸續釋放,但在大秦線檢修期間,以及下游終端用戶仍在積極補庫的情況下,供需緊張仍在支撐市場煤價高位運行。11月份開始,上級保供增產增運措施逐步發力,后續煤炭供應增量增加,點對點完成進度加快;疊加大秦線恢復運輸,供應將有所改善,供需緊張逐漸緩解。此外,要在晉陜蒙地區選取一批條件好的煤礦列為冬季重點應急保供煤礦,在四季度用煤高峰期階段性釋放產能。寒冬時節,高耗能行業錯峰生產,非電行業對市場煤采購數量減少,會影響市場走向。11 月份,煤價漲勢將趨緩。
3.市場煤價很可能出現回調
東北地區即將供暖,開展強勢補庫,加之增產保供政策分解到礦,部分煤礦產量雖有增加,但都供應固定電廠用戶,有部分煤礦削減市場煤銷量增加保供,造成市場煤貨源緊張。目前,煤礦、站臺及港口維持在低庫存,各終端用戶及貿易用戶采購仍比較積極。需求端,雖然民用電需求量有所回落,但“金九銀十”用煤旺季,工業用電需求不弱,帶動整體日耗雖有回落,但依舊相對高位;疊加北方部分地區即將進入供暖季,枯水期即將到來,替代作用減弱下,繼續拉升火電負荷,電煤需求預期向好。從拉煤用戶來看,主要為建材、化工等非電行業以及煤炭貿易商,而真正的火電廠采購非常少。也正是這些非電行業的積極采購以及貿易商的積極囤貨,才促使此輪煤價超預期上漲。但是,煤價過高、成本壓力增大,非電行業可能會出現無力購買,被迫停產、限產的現象。此外,冬季高耗能企業錯峰生產或受限電影響,水泥等行業關停或減產會減少市場煤的采購;而電廠又有價格低廉的長協煤打底,補庫壓力不大,不愿采購高價煤。最重要的是,10月底大秦線恢復正常運輸,疊加產能和保供資源釋放加快,電廠庫存會得到強力補充。那么,等到電廠庫存得到提升之后,高位的市場煤價很有可能出現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