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先強,彭成江,黎啟高,梅洪江,高 昊
(1.德江縣科學技術服務中心,貴州德江 565200;2.德江武陵天麻農民專業合作社,貴州德江 565200)
天麻為蘭科天麻屬多年生食菌草本植物[1],在我國已有2 000 多年的用藥歷史,為我國傳統名貴中藥材,天麻以其塊莖入藥,主要有效成分是天麻素、天麻甙元。此外還有許多化學成分,在臨床上利用天麻開發的產品很多,據《本草綱目》記載,天麻有“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的功用[2]。隨著對天麻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有效成分和藥理作用不斷被發現,天麻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大,尤其是近年來天麻藥食同源工作的快速推進,市場需求量更是大幅提升,為此,規模化標準化高效種植天麻成為必然。
天麻作為一種異氧型草本植物,無根無葉、種子細小、無胚乳,只有進行有性繁殖時才能完成開花結果等過程。同時天麻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萌發菌和蜜環菌提供營養,種子萌發后形成的圓球莖、米麻及白麻必須有蜜環菌的侵入為其提供營養[3],這種特殊的共生關系,使天麻在人工栽培條件下很難被控制,在經歷多年的發展后,一些栽培上的技術難點也仍未解決。近年來很多專家對天麻的研究多側重于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栽培技術、藥理藥化等方面的分析[4],但對天麻的高產栽培研究較少,尤其是對紅稈天麻的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報道更是少見。為此,結合生產實踐開展紅稈天麻的高效栽培技術研究,以求找到紅稈天麻高產的路徑和方法。
試驗地點位于貴州省德江縣沙溪鄉舒家村武陵天麻農戶專業合作社基地,海拔1 100 m,年日照時數930.8 h,無霜期285 d;年降水量1 239 mm,降水量豐富霧日較多,氣候溫涼,土壤主要有砂壤、黃壤等。
1.2.1 供試天麻品種
供試品種為貴州省德江縣道地紅稈天麻,經人工有性繁殖產生的0 代種和無性栽培形成的1 代種。
1.2.2 供試栽培材料及處理
生產所用的萌發菌和蜜環菌統一在陜西省漢中市固定菌種生產企業采購,菌種質量優良,在6 月進行花粉種拌栽培,蒴果用量為15 顆/m2,萌發菌1 瓶/m2;栽培所用的菌材為青杠、榿木,采取大材+枝條的栽培方法,大材直徑6~12 cm,長30 cm,于8 月前完成菌材培養,每平方米用材量25 kg,每平方米蜜環菌2 瓶,菌材需提前7 d 砍并在陽光下晾曬,并按照固定菌床培養。
試驗分2 個方面。1)用花粉種子直接栽種,1 年半采收商品天麻;用0 代種和1 代種栽培,1 年后采收商品天麻。2)用不同樹種栽培天麻0 代種,1 年后采收。每種試驗均以1 m2為1 個小區單位,重復5 次,并統計平均產量。
試驗以1 m2為1 穴,栽培地選在緩坡的闊葉林,土壤為砂壤土,統一栽一層,穴深15~20 cm,用種量以花粉種15 顆/m2、每平方米0 代種和1 代種均為0.5 kg,用花粉種植,穴底需撒一層薄的樹葉,再用發好的菌材25 kg,后撒拌好種的萌發菌;用0 代種和1 代種時,要將種子擺放在育好菌材的兩側和兩端,后要蓋土壤,栽種結束均要在穴上蓋草,菌材統一順坡形擺放;另外,試驗中對不同樹種天麻也進行了比較,采取單一用青杠、榿木和用青杠榿木混搭,栽種時分別按一層和兩層的方法進行試驗,每平方米菌材用量為25 kg,種子為0 代種,每穴0.5 kg,栽培方法與上述相同。
1.5.1 不同天麻種子栽培
按照《德江天麻市級地方標準》要求,通過對1 m2的花粉種種植(1 年半)、0 代種和1 代種種植(1 年)的天麻產品進行稱量測產,并對單個天麻按重量進行分級(特級≥250 g、一級>150 g、二級≥100 g、三級≥50 g、四級<50 g),統計不同類別的天麻種子栽培所形成的產量及產品規格。
1.5.2 不同菌材栽培
采用青杠、榿木和青杠榿木搭配栽培天麻0 代種(每平方米用種量0.5 kg),并分別栽種一層和兩層,在1 年后采收天麻產品,對各種栽培方式分別測產1 m2,統計其單位面積的天麻產量。
從表1 可以看出,在同等栽培條件下,用天麻0 代種比花粉種子和1 代種栽培天麻,單產提高了33.3%~41.2%,而花粉種子與1 代種栽種的產量相當;另外,用天麻0代種栽種形成的商品天麻,產品規格等級較高,二級以上達26.4%,特級麻占到2.3%,明顯比花粉種子與1代種栽種產生的天麻高品質率高,值得大范圍推廣。

表1 天麻花粉種與0 代種和1 代種栽培對產量及規格的影響
從表2 可以看出,用25 kg/m2發好菌絲的青杠、榿木及青杠榿木搭配栽培天麻,無論采取一層或兩層的栽種方法,均表現出青杠榿木混栽比單一用青杠或榿木作菌材效果較好,單產提高8.5%~23.0%;在菌材種類相同時,采取一層菌材和兩層菌材栽培天麻,兩層菌材的栽培方式,天麻單產略高一點。

表2 不同菌材栽培天麻0 代種的產量比較
1)在栽培條件一致的情況下,用天麻零代種栽培,均比用花粉種子和一代種栽培天麻產量高,且產量較穩定,抗性優勢明顯,產出的天麻商品率也較高,生產上可以大面積推廣,反之,花粉種種植因拌種的均勻度難以控制,會造成萌發的天麻原球莖成堆且數量大,在1年半后采收存在營養供給不足時,米麻和白麻更多,商品麻少,另外,天麻一代種在栽培時,也會存在一定程度的種性退化和抗性減弱的問題。
2)通過采用不同的菌材和栽培方法,結果表明用青杠和榿木以1∶1 的比例搭配栽種,無論采取的方法是一層或兩層,其產量都比用單一樹種作菌材的產量高,而對于用一層或兩層的不同栽培方法,其產量的差異性不大。
3)對于天麻0 代種在生產上的更多優勢還有待深入研究,而對于不同菌材的栽培,用混合樹種搭配比單一樹種栽培產量要高[5],至于用多少種樹種混合及搭配比例才能獲得最佳效果,還需在以后的天麻研究工作中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