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亦馨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外科,安徽 蚌埠 233000)
目前,國內臨床上通常采用改良根治術對乳腺癌患者進行手術治療,而該病癥手術范圍較寬,對患者的上肢功能極易造成損傷,從而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不良影響[1].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綜合康復干預對預防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患肢淋巴水腫及促進肢體功能的效果.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收的5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8例.對照組年齡25~78歲,平均(54.2±2.9)歲,住院時間15~26 d,平均住院時間(22.3+0.5)d;研究組年齡27~76歲,平均(53.6±1.2)歲,住院時間17~25 d,平均住院時間(21.6+0.7)d.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皆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及家屬均自愿配合治療,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支持.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康復干預.具體干預方法:讓患者采用彈力袖套加按摩的方式進行鍛煉,并持續加大鍛煉力度.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實施綜合康復干預.具體干預方法如下:(1)上肢護理活動.用健側手將患者的上肢部位抬升至頭部上方位置并伸直,肩關節向前屈伸,活動度隔天提升15°~20°,如患者未使用引流管,應對患者的屈肘關節進行外展活動.(2)肘關節、手腕護理活動.手術后5~6 d,指導患者進行屈腕活動,并以手肘為支撐點進行內收、外展等活動,活動度為15°~20°.(3)肩關節護理活動.指導患者以肩關節作為支撐點,將其移動至上肢部位進行內收、外展等活動,活動度為20°~25°,要避免過度勞累.(4)患肢護理活動.患者平臥,其肩關節向外舒展15°~20°,肘關節彎曲至10°~15°,采用長枕將肢體墊高,其位置不得低于心臟位置.(5)心理護理.通過溝通、交流使患者以積極心態接受治療,增強治療信心.由于患者手術后體型會發生較大改變,再加上缺乏乳腺癌相關知識,容易產生焦躁、恐懼、緊張、抑郁等負面情緒,很難積極配合檢查.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深入了解患者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民族信仰等,并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如主動與患者溝通,時刻關心、體貼患者,向患者介紹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相關知識,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讓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等.醫患關系是影響護理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護理人員要積極傾聽患者的需求,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盡可能采取患者最易接受的方式進行護理.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時應注意方式方法,以免發生不必要的矛盾,通過真誠交流消除患者的顧慮.
(1)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患肢淋巴水腫程度.輕度:患肢水腫范圍僅在上臂部位;中度:患肢水腫范圍出現在前臂及手背部位;重度:患肢水腫范圍在整個上肢部位[2].
(2)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肢體功能.干預后在不同時間段使用Fugl-Meyer評分對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作出評價,采用百分制,評分越高,說明肢體功能改善情況越理想.
利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s)、計量資料(%)分別行t檢驗、χ2檢驗,以P<0.05為檢驗水準.
研究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實施綜合康復干預后患肢淋巴水腫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其重度評分(3.5±1.1)顯著低于對照組(5.6±1.8)(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患肢淋巴水腫程度對比(分,±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患肢淋巴水腫程度對比(分,±s)
注:a P<0.05為組內對比值,b P<0.05為干預后組間對比值.
組別 時間 輕度 中度 重度對照組干預前2.3±0.14.2±1.56.1±1.2干預后a 0.9±0.83.2±1.35.6±1.8研究組 干預前2.1±0.64.2±1.36.2±1.8干預后ab 0.5±0.81.3±1.83.5±1.1
研究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實施綜合康復干預后的肢體功能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肢體功能評分對比(分,±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肢體功能評分對比(分,±s)
組別 例數 干預前 干預7 d 干預14 d 干預21 d對照組2826.4±1.241.2±3.457.3±4.866.3±5.0研究組 2826.9±3.961.2±5.471.5±6.384.5±7.7 t /1.09517.1679.82010.858 P / >0.05 <0.05 <0.05 <0.05
目前,乳腺癌常采取乳腺癌根治術聯合術后化療進行診治,采用該方式治療后患者康復效果較好,但其缺陷在于手術聯合化療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會損害患者身心健康.患者術后早期肢體功能恢復訓練較為關鍵,而切除患者患側乳腺后,會影響患者上肢運動神經、血管等組織,同時切口造成的瘢痕會阻礙患側上肢活動,加上胸部包扎時間較長,也會導致患者康復訓練難度加大.
通過綜合康復干預,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能及時對患肢進行康復鍛煉,增加術區皮膚彈性,松解瘢痕,避免上肢活動受限,以減少感染發生,同時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以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進行綜合康復干預后,患肢淋巴水腫程度顯著減輕,其肢體功能也得到了有效恢復,這充分說明該護理模式可行.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進行綜合康復干預可有效預防患肢淋巴水腫發生,促進肢體功能恢復,其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