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久事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供稿

隨著本市進一步加快公交深化改革步伐,久事公交大力推進“智慧公交”建設,全面提高新能源公交車維護保障質量與效率。切實有效提升公交營運車輛搶修、維修效率,最大程度降低對道路交通的影響,9月9日,久事公交集團網格化就近維修項目正式啟動,久事公交集團網格化維修集中調度中心揭牌,通過“區域化包干、網格化管理”,實現對7600輛公交車搶修統一調度的全網運行。久事公交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必偉,久事公交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王洪剛,市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林幼輝,市道路清障施救牽引協會秘書長楚劍萍等出席啟動儀式。
2018年10月,久事公交集團智慧機務保障中心成立,探索通過智能技術手段,為公交車輛運營提供快速、安全的后勤保障服務體系。
智慧機務保障中心成立后,隨即推出“就近搶修”舉措,各公交運營公司拋錨車輛離本公司修理車間較遠,或在本公司搶修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向搶修中心提出需求,搶修中心協調拋錨車輛附近的修理車間進行協助搶修。
此次推出的網格化就近維修項目,徹底打破5家公交運營公司和1家巴士客修公司原來的“5+1”維修模式,實現集團維修資源共享、場站互通、就近進場進行修理,進一步減少維修時間,迅速恢復運營。前期的試運營發現,網格化就近維修,平均搶修用時在46.5分鐘,效率提升了40%以上。
新成立的久事公交集團網格化維修集中調度中心具備“道路運輸經營”資質,配置12輛清障牽引車、22輛路救車、12個路救服務點、81名專業搶修人員,對集團下屬區域劃分了12個搶修區域、10個日間牽引區域、7個夜間牽引區域、9個重點區域駐站點。

要求以“安全第一、快速處置”為原則,實行“三個優先”。即就近修理優先、中心城區道路優先,中途拋錨優先,在搶修過程中做到3分鐘響應、10分鐘出車,確保搶修工作提速增效。在試運行階段中,協修執行率同比提高10%。搶修里程節約率為67%,同比提高5%。
在“集中搶修”的基礎上,久事公交集團將改進新能源車搶修作業方式,以牽引為主、現場修理為輔,減少二次出車,把對道路交通擁堵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加強員工培訓,不斷提高維修工綜合素質,完善績效分配標準,向一線技術工人中的技術骨干、生產骨干傾斜,試點首席技師、關鍵技術崗位評聘制度,建立崗位能力考評機制,通過績效分配調動維修工學習新技術、新技能的積極性,滿足新一輪公交改革對人才的需求。

久事公交集團近日啟動了對733輛“黑金剛”新能源車型安全扶手加裝工作?!昂诮饎偂笔墙陙硪M的一款由高科技打造的新能源車,車身烏黑锃亮。加裝這項安全防護后,將有助于減少急剎車造成的沖擊,保障乘客和營運安全。加裝工作預計于10月底前完成。
在巴士五公司寶楊路停車場修理車間,一輛508路(Z0A-543)公交車正在進行技改。這是連接浦東港城和寶山吳淞的過隧道定班公交線路,長度約16公里,正常行駛單程在45分鐘左右。
這一次“技改”有三點,一是在前車廂通道處(子母座)加裝防撞立柱扶手一處,二是在車廂后五人座區域加裝防撞立扶手兩處,三是加裝帶型吊環五個。在車輛急剎車時,車尾部的過道很容易讓乘客失去平衡,加裝扶手后,將減少急剎車造成的沖擊,降低車廂內客傷發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