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嬋娟
大抵沒有人會不喜歡一朵蓮花。
據說它出生在一億多年以前,那時候地球上氣候惡劣,它與少數生命力極其頑強的野生植物生活在這個貧瘠的星球上。最早的人類留意到它,目的是為了吃?!八挐梢呀撸瓷従蚺骸?,蓮藕與蓮子,我們的祖先與我們,從遠古到如今,大抵始終鐘情它給予我們的那份清香與甘甜。
蓮花的美麗首次征服了一個雄主,被從荒野移居到宮殿,大概是在公元前473年。戰敗的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送來了佳人西施,也許是為了慰藉佳人的思鄉之情,吳王將紅色的野蓮花移栽到他的離宮,給佳人修筑了“玩花池”。
離宮與玩花池隨著王朝覆滅,消失于沖天的硝煙與連綿的戰火。而那株蓮花,依然安靜,沉默,純潔,香妙,經風沐雨。
六朝時, 與蓮花有關的“采蓮”風靡一時。妙齡的女子,蕩著小船,活潑熱鬧又多情地采蓮,看采蓮的人們絡繹不絕,將整個江南的靈氣與風流都賦予在這古老浪漫的事情之上。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這是無論在何時想起都會心生柔軟的句子,如同這首《西洲曲》的末尾寫的:“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p>
青蓮居士的“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寫著在廣闊無邊的水面上,荷花競相綻放,是他揮筆而就的壯觀和美麗。他也寫明麗活潑的《采蓮曲》:“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鼻啻耗晟?,她是荷塘里最嬌艷、最可人的那一朵,岸上騎著紫騮的公子是誰家的兒郎,那樣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他們清流似的目光在空中相接,她便藏入荷葉中羞紅了臉。
讀著這樣的詩句,回到女子素手采蓮的時代,便會有許多美麗的句子同歌聲一樣響起來:“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薄傲馊~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笨偸沁@樣的純真、浪漫、樸素而又多情。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边@盛大的美景與青蓮居士有得一拼,同樣是楊萬里,他的“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更是清新可愛,有一種熨帖自然的天真。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是易安居士的嬌憨。
“ 菡萏香連十頃陂, 小姑貪戲采蓮遲。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边@是黃甫松筆下的純潔無邪。
因著這些詩句,我們似乎可以穿越千年,看到那些美麗綻放的蓮花,認識那些晶瑩可愛的女子。
這一朵蓮花,它是相思,是風景,是童年,是惆悵,是情傷,也是周敦頤的君子。
“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濂溪先生知蓮的美麗,更懂蓮的靈魂。
白駒過隙,歲月紅塵,愿你有這蓮花做伴,有這蓮花開在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