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龍
遞雨聲
迷糊中
窗外一直都在沙沙下雨
還沒來得及買傘,恍惚中
是頂一片樹葉往地鐵站趕
北京第一夜
初秋的薄涼漫卷
我把從湖南帶來的被子下意識
裹得更緊了些
于晨光中打開窗
高大的白楊樹還在窗外遞雨聲
從二樓開始
到三樓
到租住的四樓
到五樓
繼續往上遞
一樹不斷往上遞的雨聲
浸透了我的北京第一夜
為母親拍照
從10號線呼家樓站到國貿站
轉乘1號線到天安門東站下
把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
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
還有母親并不知道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又拍了一遍
頭頂的天空與大興村的一樣藍
與前天和昨天早晚來拍的
完全又是另一番景象
弟弟明天從邵東回大興村
我一并發給了他
一再叮囑要給母親好好看看
母親已經用她的老人機
給我打了三個電話
說好想來北京看看
屋里事多,又怕暈車
先拍幾張照回來看看
分早中晚三次來
每一張都拍得很清楚
發的也是原圖
六十年的心愿
我且先替母親了卻一半
北京的秋天
相比于小吊梨湯、大益膳房
甚至湖南大廈
更喜歡這家無名小店
這里的面餅水餃米線蓋飯
都是十二元到二十八元之間
卻樣樣吃得飽,而且
來第三次就不用提醒自然加辣
空中飄蕩的話題也都是
送了幾單擠地鐵好累
明天再去談之類
沒多少渲染只放了油和鹽
關鍵是方便
在住處與單位之間
旁邊還有個團結湖公園
吃飽之后出小店門
北京的秋天真的美
白楊高聳入云
云上藍天如鏡
與草樹兄北京約
在大興村聚過
在聯合村聚過
在邵東經常聚
在長沙一年也要聚幾回
兩個邵東人
今晚約在北京聚
雖然是第一次
其實只是地點不同
飯放在我常去的無名小店吃
遺憾人多有點兒吵
話就搬到旁邊的團結湖公園說
十點閉園,現在七點
今晚要讓兩口標準的邵東話
把北京十三點八萬平方米的
團結湖公園好好逛個遍
門前桂花落
門前桂花
第一天開始落
從來閑不住的人
更忙了
兩棵樹下鋪開的白布
柔軟、遼闊、微瀾
石頭稍稍用力摁住了風
每一朵金黃都可以不擇時段
不加猶豫
自由降落
要為四十五歲在北京漂的大兒子
收集一個桂花枕頭
從來閑不住的人更忙了
門前桂花第一天開始落
就只盼
秋月無邊
秋日晴好
北京你早
應該還來得及
從呼家樓地鐵站左轉到
一家燈火通明的早餐店
點了一籠包子一碗豆漿十二元
“你這早餐真早啊!”
“早餐就是要早嘛!”
他
如果
一直是
在大興村
怎么能見到
凌晨四點北京
萬家燈火的樣子
暫 停
北京CBD朝陽北路邊
一輛車前擋風玻璃上的黃葉
比其余的車
都要多些
一輛五座的車
靠在槐樹下
每一個座位上都沒有人
只滿載五種或無數種沉寂
至少已經一夜
又有幾片輕輕落下
不斷加重于一輛五座的越野車
但是最多也就七天的樣子
我也要趕地鐵
匆匆多看的幾眼
全給了北京CBD車潮涌中
一輛五座湘A牌照的越野車
土茶的療效
一個湖南人到北京
這種說法明顯太大了
準確說是一個大興村人到北京
要長住一段時間
邵東的友人特意送他手工土茶
說是對水土不服有很好的療效
到北京的第一天
他就泡了喝
所以將近一個月來
雖然沒有任何不適。但他
還不能肯定這就是土茶的功勞
盡管土茶泡出來不夠清澈
可是,若間一二十天不喝土茶
他又做不到
北京湖南菜炒得最好的人
邵東友人一家
第一次來北京
決定要用十天看遍
第七天
一定要來我的出租屋
吃餐我親手做的飯菜
青辣椒炒肉、白菜板炒剁辣椒
紅辣椒炒荷包蛋萵筍片、碎萵筍葉開湯
四大碗端上小方桌
一個站一個蹲兩個坐
一片從窗戶進屋遲到的月光在一旁看著
“終于在北京找到了
湖南菜炒得最好的人!”
一個比一個更高的贊美聲
一直沒停
雖然過于夸張。但是
到哪里我都最懂湖南菜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