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激發山鄉的活力,真正實現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重慶市武隆區喀斯特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通過規劃引領,構建布局合理、多樣化發展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和多業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集中力量積極打造武隆區鄉村旅游示范點。
在這期間,該公司通過邀請專業團隊規劃,引進創新性、吸引性,豐富景區、景點業態,促進鄉村旅游有序、差異化發展,為鄉村注入發展活力。此外,還通過專業的運營模式,創新運營理念,助力鄉村長效健康發展。
2020年,武隆區喀斯特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接待游客29.73萬人次,綜合收入726萬元。
因地制宜煥發新活力落后鄉村成了叢林探險勝地
20世紀90年代初期,武隆區仙女山開始旅游開發,當地百姓也因此吃上了旅游飯。
距離仙女山僅18公里的武隆萬峰自然風光得天獨厚,其中“萬峰林海”更是遠近聞名,這里的村民也期盼著家鄉能夠發展旅游,帶動大伙發家致富。
但萬峰景雖美,卻山丘眾多,森林覆蓋率高達70%,產業發展較難,當地村民的生活也相對艱難。

2019年,萬峰迎來了轉機。武隆區喀斯特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投入450萬元,保峰村、巖峰村集體經濟組織分別以50萬元、30萬元入股,200戶村民以土林田地入股,成立了武隆區吶溪溝鄉村旅游股份合作社。
村里要發展鄉村旅游,村民們喜出望外,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不過,發展什么項目卻讓大家伙犯愁。
“為了尋找合適的鄉村旅游項目,我們邀請了專業的設計團隊前來考察。”喀斯特惠隆鄉村旅游公司總經理陳波說,“經過專業的評估,我們發現萬峰良好的原生態和險要的地理環境為打造叢林探險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因此,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決定因地制宜,打造一個叢林探險的游樂項目,類似于一個小型的奧陶紀。
前衛專業的創意模式尋求美麗鄉村發展新路徑
不過,從村里開始發展鄉村旅游開始,各種質疑聲就沒有斷過。
“修好了會有人來耍嗎?”“得不得花冤枉錢?”……
的確,修建游樂項目的花費并不便宜。其中,“泡泡屋”是質疑聲最多的一個項目。
“泡泡屋”是一種新型的創意民宿,通常修在戶外,可以讓居住者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一個泡泡屋的成本就是30萬,總共建了13個。”巖峰村村支部書記劉小平說,“在大多數村民眼里,錢要用在刀刃上,這種大投入沒有必要?能不能有回報?成為他們心中的疑惑。”
“其實,我們也考慮到了村民的擔憂,但我們做了詳細的市場調研。”陳波說,萬峰擁有美麗的山水,我們希望最大限度地把最原生態的自然風光展現在游客面前,另一方面,很多城里人也愿意來鄉村感受最純粹的自然風光。
為了打消村民們的顧慮,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通過各種院壩會,向村民們傳遞項目理念,打消他們的顧慮。
最終,萬峰吶溪原鄉的叢林探險的游樂項目順利完成,共有泡泡屋、水上樂園、飛越叢林、七星陣等15個體驗娛樂項目,最大限度地滿足游客的叢林探險需求。
先進運營理念助力鄉村長效健康發展
如何激發山區的活力,實現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這是近年來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一直在思考并逐步實現的課題。
“我們既要深入挖掘梳理傳統文化脈絡和文化資源,抓好文化傳承和保護,又要加強創新和策劃,打造新興文化資源,找準結合點,推動文旅融合向縱深發展。”陳波這樣說。
萬峰吶溪原鄉只是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打造鄉村旅游示范點的一個縮影。此外,該公司還完成了后坪天池苗寨概念規劃方案、滄溝鄉大田古村落鄉村旅游示范點項目總體規劃等10個鄉村旅游示范點規劃。
和萬峰吶溪原鄉一樣,這些鄉村旅游示范點的打造,充分結合了當地獨有的文化、地理等優勢資源,引進專業的設計團隊規劃設計,讓鄉村產生了由內而外的蛻變。
不過,在陳波看來,鄉村旅游不僅要有先進的規劃,還得有專業的管理、運營理念,這樣才能讓鄉村旅游實現長效發展、良性發展。
后坪鄉曾經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2018年,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投入300萬元,后坪苗寨44戶農戶以寨田土林房10年經營權入股,成立了苗情鄉村旅游股份合作社,共同打造天池苗寨民宿精品。
民宿經營,解決了當地一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為了讓民宿獲得長久的生命力,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對村民開展專業化培訓,保證民宿服務質量。同時,當地還推出長桌宴、酸湯魚、燒烤等傳統苗族美食。此外,該公司借助互聯網,積極在網上宣傳推廣天池苗寨。
多措并舉,多樣化的運營模式助力后坪鄉發展。2020年,到古寨游覽的游客絡繹不絕,天池苗寨民宿實現住宿收入100多萬元、餐飲收入200多萬元。
轉型升級連點成片穩固長效發展鄉村旅游
邵娟是萬峰本地人,以前她常常在閑暇時望著萬峰山丘對面的飛拉達,回憶小時候在山下的吶溪溝抓螃蟹的事兒。
不過,現在這樣的閑暇時間越來越少了。
去年,村里發展鄉村旅游,邵娟開起了農家樂,來光顧的游客越來越多。
扎著馬尾、穿著一件橙色短袖,邵娟衣服上繡著她農家樂的名字——“禹鑫飯店”。這件衣服是她專門找店鋪定制的,橙色顯眼,當食客多的時候,一眼就能看到她。

“特別是周末,人特別多。”邵娟記得,去年夏天最火爆的時候一天有30桌人吃飯,“每個月收入就有兩三萬。”
現在,邵娟最大的愿望就是鄉村旅游能夠繼續發展,因為只有村子發展好了,她的生意才會越來越好。
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也同樣在思考如何讓更多的游客走進來、留下來,如何豐富鄉村旅游的新形態,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為實現這些目標,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對現有的鄉村旅游點進行提檔升級。比如吶溪原鄉鄉村旅游示范點,未來將由周圍的三個村增加到五個村,進一步擴大輻射范圍。
此外,這些景點還將串聯成線。
“比如吶溪原鄉距離大田濕地人家只有27公里,未來將兩個地方串聯成線,游客可以提前一天到大田濕地人家賞荷花、漂流,傍晚就能直接到吶溪原鄉的‘泡泡屋’住上一晚,近距離感受大自然。這樣,游玩的內容更豐富多彩,游客也愿意留下來。”陳波解釋道。
未來,惠隆鄉村旅游有限公司將拓展鄉村旅游鏈條,豐富鄉村旅游形態,建立長效、穩固的鄉村旅游發展機制,以點帶面,真正實現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