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航 孫昊兵
摘要:傳統的英美文學一直占據英語文學主流,并宣揚英美文化霸權意識。伴隨非英美國家英語文學的興起,強烈沖擊了傳統英美英語文學的主流地位,并在多元文化語境中,敢于突破大國中心主義,對英美英語文學和非英美英語文學,建構了一個批評范式,通過批評與研究,形成一種世界文化共生格局。
關鍵詞:多元文化語境;英語文學批評;建構
長期以來,英語文學一直是英美文學占有主流地位,但因其在繼承與發展過程中,卻是出現了“文化混雜性”。不管是從歷史的視角,還是從傳統的視角,亦或是從發展的視角,將英語文學放在多元文化語境下,去看待英語文學,它的文化疆界確實成為一種應該的解決問題。也正是因為要破解這樣的問題,才構建了多元文化語境中的英語文學批評模式。
一、多元文化語境中英語文學作品的跨界
可以說,自上世紀以來,全球的英語文學的發展成就,僅從創作的角度來看,卻是呈現了一種多元拓展的發展走向。這種輔助走向,在嚴重沖擊著英美文學長期占據的主流地位。有很多作家,他們以相對開放的視野和相對開闊的胸襟,在審視弱勢文化對主流文化構建所形成的影響。
英語文學的發展,呈現了由傳統英美文學向非英美地域英語文學方向發展;很多的少數族裔作家開始登上世界英語文壇,與主流的白人英語作家實施英語文學創作抗衡等特征。上世紀伊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南非等國家的后殖民英語文學,逐漸亮相世界英語文壇。在這種輔助態勢下,在當今的英語文學領域,相對更經典的英語文學作品,未必是來自英美,而是來自英美以外的前英殖民地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作家,用他們相對獨特的民族文化身份,創作了讓世界都矚目的英語文學作品。比如,出生在加勒比地區,后來又移民到英國的印度族裔文學家維.蘇.奈保爾,他創作的英語文學作品,先后獲得了英國“布克圖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南非的英語作家約翰.庫切,他的英語文學作品,同樣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由此可見,英美以外國家的英語文學創作,獲得了巨大發展成就,這在說明,如今世界的非英美國家的英語文學創作,聲音趨向漸強,正在沖擊英美英語文學主流地位,開始出現文化邊界的“跨界”。
上世紀以來,世界文學中的族裔英語文學,已經開始了不同的交互感知,出現了異質文化之間的有力對話。在具體的英語文學作品中,描述的內容也絕非是英美的傳統文化,而在詮釋他者的文化,并顯現了英語傳統文化與文學形象疆界的突破。有些非英美國家的英語文學作品,在顯現強勁的魅力,吸引很多讀者在審視美國文學與文化。著名文學批評家杰伊曾經說,美國的文學已經終結,它們那種一直反映美國民眾傳統文化理念的文學,已經被多元文化的文學創作所取而代之。當然,又不能做全盤的否認,非英美英語文學作家的英語文學創作,因受英美主流文化因素的影響,還帶有一定英美傳統英語文學文化的影子或烙印,但他們通過自己文學作品的創作,傳遞吶喊民族文化的聲音,才是最強音。在英文文學創作中,這些非英美國家的英語文學創作,畢竟給英美傳統英語文學創作,帶來了強烈沖擊。
二、多元文化語境中英語文學批評的建構
如今英語文學創作已然突破了英美國家“疆域”,相對英語文學批評,同樣需要打破邊界限制,要對英文文學批評的主流地位,進行一種解構。這種解構,是要將傳統的英美主流英語文學與非主流的英語文學,放在同一個批評的范疇,并運用對話批評、文化批評、新歷史主義和后殖民主義等相關批評理論,建構一個能夠針對融合并存、共同繁榮、互相依存和互相影響的文學批評體系,是一項重要任務性工作。
從現實的視角出發,現代的英語文學批評,同樣也在走向一種多元化。比如像對后殖民英語文學的探討與研究,已經走進了一些教授或學生的探討與研究視野,在歐美一些國家的知名大學中,例如像美國的哈弗大學,它們就開設了“全球想象中的文學”等課程。這就在說明,世界文學出現的百花齊放景象,對世界文學界,確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非英美英語文學作家的興起,他們創作的英語文學作品,同樣成為了一些學者的研究對象。兩名著名的美國教授,即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和杰爾斯.格恩,共同主編了《重畫疆界:英美文學研究的變革》,是一部相對經典的研究英美文學的著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與理論意義。尤其是他們提出的要將英美主流文學與非主流英語文學放在同一個范疇之內,利用對話批評、文化批評、新歷史主義和后殖民主義等相關批評理論,建構一個能夠針對融合并存、共同繁榮、互相依存和互相影響的文學批評行為等觀點,已經在英語文學批評領域,達成了一定的共識。
在多元文化語境中英語文學批評的建構中,運用相對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批評理論,則是顯得尤為重要。使用跨界研究方法,是一種必然,因其符合英美主流文學與非主流英語文學放在同一個范疇之內的批評觀點。以后殖民理論進行批評,還要敢于觸動大國中心主義,根植民族文化,從民族被殖民的歷史中,審視或批評曾經受到的殖民文化影響,并需要重點批評文化霸權方面的問題,以相對開闊的批評視角,開展英文文學批評,用以促進多元文化語境中的英語文學批評進程。運用新歷史主義理論批評英語文學,需要將文學與文化進行聯系,并堅決強調文學隸屬于文化的觀點。同時,還要體現英語文學本身,就應該超越它的自身自治領域,并融入到其他各種文化文本當中,不能單成單一而有文化霸權式的獨特文學體系。以對話批評理論批評英語文學,需要倡導一種多元文化語境,依靠對話中的沖突或交鋒,促使人們的評價與思考,進而體現對英語文學批評的價值。
結束語
英語文學創作和英語文學批評,都已經進入到了一個世界性的多元拓展新時期,可以預測,對英語文學的批評,也將進入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多元共生階段。這個階段所要反映的特點,是沒有什么主流,而只有運用多種對話,并進行互相競爭,還要體現雜糅共生和彼此實施對話溝通。在推進的文化全球化和國際化進程中,構建的多元化語境下的英語文學批評范式,必將開闊相應的批評視野或思路,有助于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的建設速度。
參考文獻
[1]王丹丹.淺談多元文化語境下英語文學的研究與拓展[J].休閑,2019(8).
[2]劉麗娜.多元文化語境下的華裔美國文學話語流變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6).
[3]王景惠,宋平.多元文化語境下博士生英語教學模式探索--以新科學家英語演講與寫作課程為例[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5).
浙江海洋大學 316000